天天av影院免费看,99久久精品无码一,AV综合色无码不卡,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非凡十年 | “長壽康寧”的長寧區,以“幸福養老”繪就最美“夕陽紅”!

2022年10月09日10:51 |
小字號

2011年底,長寧區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占戶籍總人口的24.3%;截至2021年底,這一比例增長為39.5%。10年來,長寧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養老服務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素有“長壽康寧”美譽的長寧區,在養老服務方面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精”的蓬勃發展,托起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2005年,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構建“9073”養老服務格局,即3%的老年人接受機構養老服務,7%老年人可得到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區養老服務,90%的老年人在家以自助或家庭成員照顧為主,自主選擇各類社會服務資源。以此為目標,至“十一五”末,長寧初步探索形成了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和家庭養老相結合的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

2011年以來,長寧進入了推進新一輪“幸福養老”指標體系建設和“老年友好型城區”試點創建的重要階段,圍繞“努力使老年人在長寧享受幸福養老”這一主線,全區老齡工作以老年人的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區域為老服務體系發展,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質量。

機構養老:

保基本與多樣化服務并存

長寧路250號,一幢磚紅色的建筑拔地而起,歷時3年多時間施工改造的上海長寧萬宏悅馨養老院將在年內開業運營。院區總建筑面積達到6135平方米,包含了長者家園、認知癥照護專區、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等7棟綜合服務樓宇,可為60周歲及以上老人提供中短期托養照護、認知癥專業照護及長住型綜合照護等機構養老服務。

這是自2012年以來,長寧區新建的第9家養老機構。上海頤養第二敬老院、上海頤養第三敬老院、上海萬宏悅馨第一養老院、上海萬宏悅馨第二養老院、上海金福第三養老院、上海金福第四養老院、上海逸仙西郊頤養院、上海人壽堂頤養院……養老機構不僅數量增加了,所提供的專業服務也更加多樣,滿足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多樣需求。

10年前,長寧區共有養老機構35家、養老床位4561張;如今,在運營中的養老機構達到了39家,養老床位總數6398張。“基本形成了區域上‘東、中、西均衡布局’,定位上‘保基本與多樣化服務并存’,投入上‘民營資本與政府投入互補’的均衡發展格局。”區民政局副局長沈海燕表示。

十年來,長寧在養老機構的結構布局方面,持續推進保基本床位、護理型床位和認知障礙照護床位的改建;在服務效能方面,通過養老院和護理院整合設置、內設醫療機構和簽約服務三種方式,實現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全覆蓋。

2018年以來,通過新建或存量改建的方式,長寧區有10家養老機構設立了以“記憶家園”為品牌的認知癥照護專區,并建設認知癥床位315張。

一方面,患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可以在院內進行針對性的認知訓練和康復計劃,延緩病程的發展;另一方面,認知癥照護專區通過沉浸式、互動式的多場景空間打造,為老人們重建了“記憶中的美好家園”。

住在養老院里的老人,多有定期就醫、配藥的需求,打通“醫養結合”渠道,老人在院區內就可以解決常見病、慢性病的診療需求,并且省去了外出就診的折騰。“養老院的設施越來越完善,讓我們在這里越來越舒服。有了護理院后,治病、康復、養老都有相應的專業區域,方便多了。而且醫生、護士24小時都在,有突發狀況可以及時得到救治,安心多了。”住在西郊協和頤養院的薛爺爺說道。

除了在養老院里設立護理院,為老人提供專業正規的醫療服務外,以家庭醫生為核心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接就近的養老機構,為養老機構的老人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也是“醫養結合”的一種類型。

2015年8月,程家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與長寧區社會福利院展開合作,成為區內首家試點單位,為福利院的老人們提供便利的醫療服務。

對于民政部門來說,守住39家養老機構的安全底線,日常綜合監管壓力不小。今年,依托全區“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的“兩張網”建設,區民政局打造的“數字民政”管理平臺上線,其中首先啟用的“養老機構監管”模塊讓39家養老機構“一屏監管”成為看得見、有跡循的現實。

全區養老機構分布及其地址、床位數等信息在轄區地圖中一目了然,其頤養指數(包括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滿意度測評等服務內容也皆已覆蓋。區民政局局長沈昕介紹,“不僅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使監管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有跡可循,倒逼養老機構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檢查,提前排除風險和隱患。”

社區養老:

夯實社區“嵌入式”養老體系

上海中心城區寸土寸金,老年人高度集聚且想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養老意愿強烈。為此,以長者照護之家和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主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更適合多數老年人家庭。

2013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印發,首次從國家層面部署推動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這一年被業界稱為中國養老服務業“元年”,長寧區也迎來了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的十年“黃金期”。

早上8點,家住虹一小區的汪奶奶只要下樓走2分鐘,就能到達虹橋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先做個晨檢,再跟著老師做做操,然后去功能室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喜歡寫毛筆字的就去書法室,喜歡喝茶談天的可以去茶室或者露天陽臺,環境老好了。做什么事都有伴兒,大家互相說得上話。”汪奶奶說道。

中午,老人們就在中心內設的社區長者食堂享用熱氣騰騰、營養美味的老年餐。老人們表示,“這里就在家門口,非常方便,幾乎每天都會過來。”此外,中心還會定期開設手機課、攝影課、蛋糕課等等,讓老人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記者在虹橋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看到,老人們都是充滿活力地享受著幸福的晚年生活。

十年來,長寧已經建成并投用了14家這樣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做到了十個街鎮全覆蓋。同時,還建有16家規模相對小的“長者照護之家”,讓老年人在享受專業的養老服務的同時,又能不脫離熟悉的社區環境。

老年人在社區養老,其實可以享有豐富的養老政策和資源,但廣大老年人往往不熟悉、不了解,信息不對稱。2020年7月,上海市發文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居村養老顧問點覆蓋率達50%、2021年底達到80%、2022年底實現全覆蓋。而長寧區在2020年就率先在全市實現了全覆蓋的目標。

以“社區養老顧問”為試點,長寧區編印了《“幸福養老”地圖》,發布《幸福養老便民手冊》和《養老顧問手冊》,推出了“養老服務包”,建立區級養老顧問團隊,鏈接養老資源、參謀養老方式,為老年人提供政策和養老服務信息咨詢、服務申請、緊急救援等服務,打通養老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長寧區已建成街鎮級顧問點10家、居村級顧問點187家、專業機構級顧問點11家和區級金牌顧問點1家,共有養老顧問255名。

2019年,長寧區在全市率先上線首個區級智慧養老大數據平臺,以大數據為依托,實現養老政策資源、產品和需求精準對接。老人只要撥打962899或22199999熱線,或在“長寧智慧養老”微信公眾號上就可以咨詢、查詢身邊的養老服務資源。

近年來,長寧區更是力爭“養老顧問”向“養老管家”轉變,開發和推介適合不同老年人特點的“養老服務包”,解決老人的個性化服務需求。

對于老人來說,吃飯用餐無疑是基本生活的剛需。十年來,為老助餐場所在長寧10個街鎮“落地生根”,老年人“家門口”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目前,長寧區為老助餐服務網絡已涵蓋16家社區長者食堂、79個老年助餐點和9家長者餐桌。有特殊需求的老人,還有配送專員將老年餐送上門。

此外,2019年正式啟動的“康復輔具社區租賃試點”項目也陸續實現了長寧10個街鎮全覆蓋,讓有需要的老年人和殘障、傷病人士在“家門口”就可以租到適合自己的輔具,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還可以享受政府補貼。

家住北新涇街道的祝老伯(化名)患有輕度骨關節炎,醫生告訴他需要做關節置換手術,膝關節支具可以暫時緩解疼痛。然而一個膝關節支具售價高達12800元,而且手術之后就用不到了,祝老伯覺得“沒必要買”。

在街道慈善超市里的康復輔具租賃專區,祝老伯一眼就看到了膝關節支具,試戴上以后走兩步,和醫生介紹的效果一樣。工作人員當場算了一筆賬,每個膝關節支具租期6個月,一期租賃費2400元,享受補貼之后,祝老伯每個月只要付200元的租金。祝老伯爽快地填寫申請單,完成租賃手續,他直言“輕松多了!”

居家養老:

硬件軟件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如何讓老年人在家中安全養老?長寧的答案是探索從居家到小區到街區全覆蓋的適老化改造體系,從老年宜居環境的建設和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兩方面,全力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2012年,上海開始對低保等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室適老化改造項目。“當時,長寧每年為200戶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家庭免費進行適老化改造,每戶改造是1萬元的打包套餐,改什么、怎么改,全都是統一的。”區養老服務發展中心適老化改造項目負責人表示,一方面,適老化改造的內容不能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選擇;另一方面,覆蓋到的老年人群相對龐大的老年人口基數,還是有限。

直到2020年,適老化改造才啟動了市場化運作之路。按照玄關、衛生間、廚房、客廳、臥室、陽臺、過道七大生活場景進行分類,多達60余項產品與服務,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組合搭配,政府給予一定比例的改造補貼。

獨居老人張爺爺腿腳不靈便,在申請了市場化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后,僅僅20天,家中就煥然一新:寬敞的淋浴區取代了老舊的浴缸,還增設了扶手;地面無高低差并采用防滑處理,張爺爺坐著輪椅也可以很方便進出;廚房內嵌照明燈,一下子讓整個空間亮堂起來,增制適老櫥柜,移走了擋在窗戶上的抽油煙機,廚房空氣流通更順暢,看上去也更寬敞……

“家里更安全、更方便了,有政府擔保施工資質,還補貼一定的費用,這種事情想都不敢想。現在適老化改造,讓我享受到了政府的好政策。”張爺爺說道。

適老化改造怎么改、改造好以后什么樣、要找誰改造,這些對于老年人都是“問題”。借助“物業+養老”的模式,長寧在新華路街道和華陽路街道建設了4個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樣板房,讓老人對于適老化改造項目的效果一目了然。

2021年,長寧區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覆蓋所有街鎮。同年5月,虹橋街道率先推出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實景展廳,不僅介紹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的具體實施流程,展示種類豐富的適老產品和改造前后對照圖片,還完完整整地呈現了改造后的生活場景,便于老人直觀體驗。

據統計,2012年至2022年8月底,長寧區累計為1906戶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

針對居家養老中老人容易遇到的摔倒、生活不便等難題,長寧區還從2018年起為5000戶獨居老人家庭免費安裝“居家安全三件套”。煙霧感應報警器、紅外告警器以及智能穿戴手環,成為時刻陪伴在老人身邊的“保護神”。

居家養老的老人,不愿住養老院,但想享受養老機構的專業服務,有沒有可能呢?

2020年,長寧在江蘇路街道和天山路街道開展家庭照護床位試點,依托有資質的養老服務機構,將專業照護服務延伸至老年人家中。

陳阿婆是烈士遺屬,原本長期照顧她的兒子去世了,責任落在了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女兒身上。“我也力不從心,我媽媽之前生病入住了重癥監護室,現在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雖然有一周五次的長護險服務,但還是不夠。”陳阿婆女兒表示,“家庭照護床位”推出后,很多服務內容都很“實用”。離家15分鐘以內的金福養老院的護理人員每天上門2次,每次1小時,提供晨間護理、協助老人整理床鋪、定期翻曬被褥、協助老人餐前或餐后服藥等18項服務內容。

2021年,家庭照護床位試點已擴大至長寧所有街鎮,惠及越來越多的老人家庭。

十年前,年紀大的老人大多“躲”在家人,不愿出門“惹麻煩”,但其實老年人也有著強烈的社交需求。2012年起,專為高齡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務的“老伙伴”計劃誕生,通過“小老人”結對關愛“老老人”,為80歲以上的高齡獨居老人提供預防失能、健康科普、精神慰藉等服務。

華陽路街道項目負責人王建銘本身也是一名“老伙伴”計劃志愿者,她清晰地記得10年前結對的一名張阿姨(化名)。“每次去她家,她只開個門縫,然后就讓我們走,生怕我們騙她,連續上門了十幾次都這樣。后來我就通過‘檔案’了解到她的情況,主動給她買買菜、拿拿快遞;她喜歡跳舞,小區里有舞蹈活動,我就主動告訴她,想辦法把她帶出門……慢慢地,張阿姨才‘打開心扉’。后來每次上門,她都要跟我聊1個多小時,我們成了無話不說的‘老閨蜜’。”王建銘說道。

“老伙伴”計劃剛開始時,社區里老年人很多,但做志愿者的“小老人”卻不多,這是與現在最明顯的區別。通過十年來的扎實服務、貼心關愛,“老伙伴”計劃效果顯著,不僅高齡老人對此贊不絕口,更有越來越多回歸社區的低齡老人加入擔任志愿者。?

2022年,“老伙伴”計劃實施整整十年,長寧以醫、護、康、養為服務特色,深入推進,為高齡老人提供健康、情感、快樂、支持、有溫度的專業服務。

政策扶持:

為養老服務發展保駕護航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十年來,長寧養老服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區民政局協同相關部門緊鑼密鼓出臺相關配套政策,為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2017年起,長寧每年為所有年滿60周歲的戶籍老人,免費贈送一份“銀發無憂”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

“感謝區政府為我們投保,讓我們普通老百姓實實在在地享受政府為民辦實事的紅利,感受到黨和政府對我們老年人的關愛……”一名不慎骨折的老人得到保險理賠后,向區政府寫了一封感謝信。

作為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保障,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對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養老護理員是養老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是指從事老年人生活照料、護理服務的人員。2019年,長寧區首次舉辦區養老服務行業立功競賽(上海市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長寧區選拔賽),以賽促學,既檢驗養老人才隊伍建設,也有效提升養老服務技能水平。

2021年6月,長寧區民政局與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寧支行、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上海萬宏養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四方合作協議,成立全市首個區級養老服務專項基金,為長寧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引入“活水”、注入動能。

區民政局局長沈昕表示,“推進養老服務從有到優,從基礎性的‘老有所養’到高品質的‘老有頤養’,需要多元協同。養老服務專項基金將助力長寧養老工作跑出新的加速度。”

在此背景下,每年將有一批養老創新項目在長寧落地。2021年9月,長寧成功入選國家智能社會治理養老特色實驗基地的國家級試點,正是合作成果的體現。

(來源:上海長寧)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