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長征鎮:社區、青年,如何實現治理與融入的雙向奔赴?
深冬的上海,位于普陀區長征鎮的馨越公寓黨群陣地里,暖意洋洋。
近年來,馨越公寓所在的馨越河灣居民區黨支部聚焦青年人才需求和生活方式,依托區域化黨建聯建平臺盤活樓道空間,打造了“XIN里巷第一灣區”。租住在這里青年人希望更好融入這座城市、與左鄰右舍相知相熟,更積極投身社區公益,還為社區治理貢獻著青春智慧。
今年,長征鎮圍繞“半馬蘇河”濱河黨建品牌建設,借助“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行動市級項目,聚焦人才服務,正積極探索將馨越公寓打造成為滬漂青年的立足“第一站”和騰飛“加油站”。
一個社區,一群青年,如何實現治理與融入的雙向奔赴?
從旁觀,到參與
馨越公寓,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大的公租房社區,這個社區容納有4000多戶超過7000名居民,青年租戶占比80%以上。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們選擇了馨越公寓作為立足上海的“第一站”。
在馨越公寓,青年租戶中本科學歷占比50%以上,碩士學歷占比近30%,4%的住戶擁有博士學歷,這些群體是社區治理的最大人才庫。但公租房往往有“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特點,租戶流動性比較大,參與活動人群不穩定,對租住的社區缺乏歸屬感、認同感。
面對“流水”的青年,馨越公寓所在的馨越河灣居民區黨支部采用“一核多元、縱橫聯動、同心多層”工作法,以黨建引領鑄就“鐵打的營盤”。
大為與小鮑是在馨越公寓的一次“七夕交友”活動上認識的,作為那次活動主持人的大為順利加到了小鮑的微信。就此結緣后,兩人最終于今年步入婚姻的殿堂。夫妻二人不再僅僅是馨越公寓的年輕租戶,他們還成為了社區里的運動達人和治理骨干。
長期以來,馨越公寓有很多的線上群組,大為就是乒乓球群、滑板群、騎行群等微信群的管理員,在工作時間之外,他熱衷于同公寓的小伙伴們一同運動,并熱心于參加社區活動,積極為馨越的社區治理建言獻策。今年,馨越公寓的社區活動室進行了整修,騰出了大量的空余空間,在每月的青年議事廳例會上,大為就提出,是不是可以將社區活動室的空余空間打造為乒乓球室呢?
目前公寓里有兩張公共乒乓球臺,但擺放在地下車庫的空置處,活動環境不是很好。這個提議得到了與會青年們的一致贊同,社區黨總支書記也正式將這個想法納入到了社區活動室整修方案中。目前,社區活動室內已經打造了兩間乒乓球室,由以大為牽頭的社區乒乓球興趣團隊負責日常維護,還制訂了使用規范。
目前,不止馨越公寓,隔壁上河灣小區也有乒乓球愛好者加入了乒乓球室的日常使用維護中來。
小鮑也是社區的運動達人,她喜歡舞蹈、瑜伽等活動,但家里的空間太小,她希望可以利用社區舞蹈房的空間,但難免時間上會與別人沖突。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知道后,鼓勵她在本人運動的時候可以帶動其他青年一起參與,這樣就可以算是社區內的公益瑜伽課,在使用社區舞蹈房時有較高的優先級。在書記和大為的鼓勵下,小鮑勇敢的邁出了這一步。現在已經形成了每周固定周三、周六兩次組織活動,每次發在微信群內的接龍報名都是瞬間滿員。
從旁觀者到參與者,大為與小鮑的故事是長征鎮不斷探索創新公租房青年工作模式,實現青年成長與社區治理的一個縮影。
滬上首家公租房黨群服務站——“XIN里巷”落地后,并以此為平臺充分發揮“第二梯隊”優勢,不斷鼓勵引導青年們參與社區建設,成立了功能型團組織“馨越公寓團工委”,由青年骨干組成“馨”青年議事廳,為社區青年自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一方面,實現共商議事,尊重青年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性,抓住青年的共同語言,以“志緣、業緣、趣緣”為紐帶,放大共同志向、相近專業、相似興趣的群體號召力,通過有形和無形的交流互動平臺,傾聽青年聲音,充分收集社情民意。
從參與,到融入
五湖四海的青年們,如何在一個租賃社區內找到認同?盤活資源十分重要。
馨越公寓作為“滬漂”青年第一站,是他們了解上海、融入上海的“窗口”。 居民區黨總支積極探索社區與集體租賃單位的區域化黨團共建,廣泛發動社區青年黨團員主動到社區報到,成功將兒童醫院、華師大、設計院等社會資源引入社區,嘗試讓窗口作用最大程度的發揮。
來自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院的租住青年毛巖自身的工作就與社區有關,她曾經參與了其他居民區社區花園的建設,今年入住馨越公寓以后,也想結合自身所長,在馨越公寓打造一個屬于年輕人的社區花園,這個想法也順利成為了青年議事廳例會上的議題,得到了與會青年骨干的熱烈討論,但因資金場地等原因,“社區花園”一時還不能啟動。
社區黨組織書記看到毛巖有些失落,會后主動與她交流,了解到除了社區花園,毛巖還在推廣兒童的自然探究課,這種課程也可以在社區開展,于是書記邀請毛巖也來馨越公寓開展一次社區兒童的自然探究公益課。今年7月,在新落成的30號樓架空層活動空間,毛巖和同事一起開展了名為“一小時自然時光”的馨越公寓課程首發會,課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1、取自然名,通過疊羅漢游戲互相認識;2、植物對對碰游戲,組成CP;3、紙戲劇,了解課程概況。課程得到了兒童和家長們熱烈歡迎。
喜歡別人稱呼自己為“好耶”的郝昱凝是一位從內蒙來到上海打拼的建筑師,雖然是“滬漂”,但他自嘲從事建筑這種夕陽行業,實在是漂不起來,叫“滬沉”還差不多。作為今年馨越公寓開“馨”青年 · Talk Show活動的參賽選手之一,他結合自身滬漂經歷和租房體驗的吐槽得到了引發了場下觀眾的深深共鳴,而來自大家的肯定也激發了他參與更多社區活動和社區事務的熱情。在馨越公寓今年的社區微更新項目“30號樓架空層空間打造”過程中,他積極參與方案設計,并結合自身所長,對挑高較高的架空層上層空間提出了更適合的改造建議,這些建議最終落地社區。
“馨悅Talk秀”和系列青年沙龍等活動,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們對工作生活的獨到想法和對社會現狀的新穎見解,對于社區生活和社區治理的思考。趁熱打鐵,社區黨組織發掘社區內部資源,提供展示平臺?,F在已經有上化院檢測中心支持的家庭綠植用土知識科普、上海杉達護理學院教師組織的中醫防疫香囊公益售賣、上海城市規劃院職工的自然教育公益課等內容落地社區。下一步除了在既有成果的基礎上將內容相對固定化、品牌化,成為與對應單位的長期合作項目,馨越還將繼續挖掘社區住戶的相關資源,不斷拓展展示途徑,同時擴大社區活動影響力,讓住戶與社區的資源互惠走上正反饋、雙促進的快車道。
在黨建引領、團建賦能下,社區愛心義診、公益集市、社區志愿“益”小時等活動吸引了眾多馨越青年積極參與,形成了以志愿公益為主、親子文體興趣社團為補充的馨越青年參與社區自治共治的新風尚。
長征鎮積極探索社區自治共治新模式,構建人才管理新體系,出實招、用實勁,讓青年們從每一件具體實事中感受到自治共治帶來的社區品質的提升,為推動普陀區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人才”動能。
未來,長征鎮將繼續圍繞“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讓馨越公寓真正成為租戶青年可以“安身”更可以“安心”的家,助力“滬漂”青年不再“漂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