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漁看長江|到長江入海口,看“上海答卷”
從“禁漁退捕”到“轉產就業”,從“生產銹帶”到“生態繡帶”,從“休養生息”到“生生不息”,十年禁漁,滾滾長江水見證了兩岸生態轉型發展之路。
長江禁漁看長江口,長江口禁漁看上海。長江口禁漁是長江十年禁漁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12月21日-22日,“綠水青山踏歌行——十年禁漁看長江”網上主題宣傳上海站來到位于長江入海口的崇明地區實地采訪調研。
“水陸空天”一體管控
上海率先建成長江禁捕智能系統
在長興島公務碼頭,凜冽的寒風中,可以看到幾艘漁政船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準備工作。
這是由一座固定碼頭、三座浮碼頭組成的項目,占用岸線長度200米。2021年3月啟用研究,12月底主體結構完工,實現了當年謀劃、當年啟動、當年完工。2022年6月通過完工驗收,2023年3月通過竣工驗收,并于當年正式投入試運營。
漁政船正在長江入海口巡邏。人民網記者 鄔迪攝
“在上海建碼頭非常不容易。”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執法總隊總隊長夏龍平感慨道,“長興島岸線,對上海來說,是非常緊缺的稀有資源,整體只有800米,專門拿出200米來建公務碼頭基地,說明了上海對禁漁工作的重視,可以說長江禁漁為我們的執法工作提供了很重要的支撐。”
夏龍平說,在此之前,漁政執法船大多需要“寄人籬下”,現在終于有了自己的“家”。
“長江口禁漁是長江十年禁漁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國家全面啟動長江十年禁漁以后,上海市長江禁漁管理區域從原有的1100平方公里,擴展到3200平方公里,加上長江口非法捕撈以大馬力快艇和低、慢、小船筏在夜間活動為主,原有的執法裝備和技術能力已經不能適應現實要求,執法監管壓力很大。”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執法總隊副總隊長、上海漁港監督局局長劉健介紹道。
長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統。上海市農業農村委供圖
由此,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對標“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在全國率先建成長江禁捕智能管控系統,同時制定出臺配套長江禁捕執法機制,上海長江口3200平方公里水域實現了智能發現、智能告警、綜合研判、指揮調度、屬地監管、及時查處和信息共享的智能閉環。系統于今年5月通過驗收,并接入了上海市城運中心監管平臺。
劉健現場進行了演示,系統整合集成了公安、海事等部門和沿江各區的存量信息資源,新建116個感知點位,實現對長江禁漁管理區域3200平方公里、450公里沿江岸線“水、陸、空、天”一體化管控。
系統投入運行以來,實戰效果顯著。劉健特別提到,2022年5月,該系統精準鎖定滬蘇交界江蘇水域內流竄大馬力快艇,通過系統信息共享,協同長航公安南通分局成功破獲非法捕撈鰻苗案件,抓獲嫌疑人若干,形成強大震懾。
守護好“長江的微笑”
講好長江大保護的故事
今年4月底,有群眾報警稱,在崇明區陳家鎮護鱘路一號丁壩灘涂發現一條大魚扭動著尾巴,疑似擱淺。
經初步判斷,這應該是一條江豚。為防止江豚受傷,民警趕緊與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聯系,請求參與救助。
研究中心的專家團隊確定這條長77厘米的大魚就是江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長江的“微笑天使”。專家判斷,這條江豚還沒有滿月,應該是和“江豚媽媽”走散了。小江豚出生后要由母江豚哺育一段時間,所以大家決定等潮水漲起來后立即將其放生。
研究中心的專家正在救助江豚。研究中心供圖
據專家介紹,長江江豚是世界上唯一現存的淡水江豚,是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的旗艦物種和長江淡水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指標,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2500萬年。長江十年禁漁以來,江豚數量開始止跌回升。根據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的2022年全流域長江江豚科學考察,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為1249頭。
“江豚還是要就近放歸到它的棲息地,能夠提高與母江豚匯合的概率,也可能與江豚群體匯合,這樣可以提高成活率。”研究中心資源監測科科長吳建輝介紹道。
吳建輝所在的研究中心,前身叫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2019年更名為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
“從名字的變化,就能看出保護的概念、內容更加廣泛,現在主要以保護長江流域珍稀瀕危的水生生物為主。”研究中心主任顧士連表示,以中華鱘為例,近幾年沒有發現自然繁殖現象,如果再不加以保護,就很有可能滅絕。
顧士連介紹,長江口是中華鱘唯一的“幼兒園”,特有的“待產房”,又是重要的“產后護理場所”,是中華鱘生命周期中數量最集中、棲息時間最長,又最易受到侵害的天然集中棲息場所。
生命長江館蓄養的稀有品種。人民網記者 唐小麗攝
在研究中心的生命長江館可以看到,這里蓄養了數尾中華鱘、胭脂魚等稀有品種。經過馴化以后,它們將被放流,回歸長江。
今年6月6日“全國放魚日”,上海市珍稀瀕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口舉行。活動現場,向長江口水域放流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30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20000尾。
這一活動已連續舉辦20多年,成為上海市的一張綠色生態名片。放流活動更是上海貫徹長江大保護指示精神,落實長江“十年禁捕”生態策略的具體實踐。
漁民上岸成立“護江人”志愿隊
“捕”魚村變身“保”漁村
堡漁村,位于崇明區堡鎮港南水閘西首,緊鄰長江,是一個以捕撈業為主的專業漁民村。
先說村子所在的堡鎮,一張口“堡(bǎo)鎮”,便暴露了你是外地人的事實,當地人習慣念作“堡(bǔ)鎮”,而堡漁村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捕”漁村。
的確,村如其名。
“1966年以前,這里的漁民都以船為家。到1966年,出現了陸上定居戶,漁民在陸地上蓋起了房子,逐漸形成規模。1984年底改建為行政村,改名為堡漁村。那時候村里有60多條長江漁船,1000多名漁民。”堡漁村黨支部副書記徐劍忠向記者介紹了村子的歷史。
“護江人”志愿者正在巡江凈灘。堡漁村供圖
2018年開始,堡漁村積極響應“長江大保護”號召,由“捕魚人”轉身成為“護江人”,還成立了“護江人”志愿隊,定期巡查長江出海情況。
如今,走進堡漁村,還能看到一座“漁業文化館”,這里展示著漁鄉生活、老物件、漁民故事,還原了堡漁村的漁業發展史。
“漁業文化館”里陳列的老物件。人民網記者 唐小麗攝
崇明沐昕社區公益服務中心負責人張楠,從小在堡漁村長大,已經成為大城市白領的她,卻在2018年選擇了返鄉,召集村里的年輕人,發起“漁益季”村居自治項目。
“村里‘上岸’的漁民很多,他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除了捕魚并沒有太多其他的技能。”張楠說,為了讓大家重拾信心,會組織漁民進社區、進學校,進行漁家文化宣傳推廣,讓生態保護進一步深入人心。
漁民上岸,給長江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這么多年,我從來沒在江里看到跳出水面的魚。去年秋天,我到江邊散步,看到魚群游過,還有魚會躥出水面,現在這樣的場景就越來越常見了。”徐劍忠說,長江禁漁之后,生態越來越好,江里的魚兒也越來越多,這是肉眼可見的。“所以,現在村民都習慣自稱‘保’漁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