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帶團建促社建,打造“青春社區”樣板間
上海楊浦區長海路街道推動青年社群完成自組織自運行“蝶變”
盛世御瓏灣是上海楊浦區長海路街道下轄的居民區,小區建于2011年,占地面積207084.39平方米,由10棟樓22個單元組成,是一個高檔商品房小區。多年來,長海路街道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黨建帶團建促社建,不斷推進新時代城市基層治理工作,圍繞居民在文化活動、居住環境、應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培育孵化青年社群,成功打造盛世御瓏灣“青春社區”樣板間,為社區治理注入青春活力、貢獻青春智慧、閃耀青春光芒。
■ 主要做法
以陣地為抓手,打造集群化空間。針對活動空間受限、資源落地困難等現實困境,街道協調小區物業、業委會,從公建配套用房中,騰出近百平方米的空間,用于“青春社區”的陣地建設,在功能區劃分、設計效果呈現、設備添置等方面進行合理規劃,打造“青春社區”的活動陣地,形成黨建引領下的“睦鄰會客廳”。
以趣緣為紐帶,激活青春之細胞。盛世御瓏灣小區常住青年人口達到三分之二,為激發青年業主參與社區治理的動能,居民區黨總支通過聯系凝聚一批熱心社區事務的青年,全面了解社區青年基本情況,收集青年訴求、摸清團青底數、掌握青年動向。在此基礎上,以需求為導向,以趣緣為紐帶,孵化青年社群,比如乒乓球小組、自駕游小組、棋牌小組、美食小組、夜跑隊、跳舞小組、瑜伽小組等,擴大團青工作“朋友圈”,讓有才能和活力的青年打開心門、走出家門、加入社群、融進社區,切實感受社區溫度,逐步提升社區幸福感和歸屬感。
以項目為載體,強化共同體意識。一次兩次“快餐式”的社區活動,難以真正推動個體實現對社區文化的認同,在街道指導下,居民區黨總支通過精心設計的具有穩定、廣泛、多層次、立體式特點的項目化“青春社區”活動,培育和增強社區群體記憶。從親子活動、志愿服務、協商議事、影視賞析、讀書分享等最能培育社區文化認同的五類項目著手,帶領社區青年骨干建立起“1+12+4”社區盛世嘉年華主題文化活動體系。“1”即每年舉辦1次大型社區綜合文化活動——“盛世嘉年華”中秋國慶聯歡會;“12”即確定12個主題文化月,做到“一月一主題,月月有新意”;“4”即打造4支社區文化團隊:社區睦鄰議事團、知識分享講師團、文藝體育社團、社區讀書會。如今,“盛世嘉年華”品牌的識別度愈發顯著,居民對其認同感也不斷提升。
以機制為保障,提升共治永續性。制度與機制是營造“青春社區”、確保社區治理行穩致遠的壓艙石。當社區青年在不同的興趣社群中逐漸熟絡,從“生粉”變成“熟面”時,青年黨員骨干順勢組建盛世御瓏灣“青春社區聯誼會”,建立社區青年社群的核心議事機構,設立盛世灣青春社區聯誼會執行委員會并作為常設機構,打造線下實體“青春社區”陣地,制定聯誼會管理章程。聯誼會倡導青年深度參與業委會治理,努力為業委會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為社區功能提升貢獻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目前,小區兩屆業委會成員中,有4人來自聯誼會。
以激勵為驅動,優化資源配置率。街道積極從縱深、橫向兩個維度,整合優質資源,推動資源下沉至社區,以“資源”為激勵,進一步提升青春社區的營造動力,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產出效能。縱向上,通過對接團區委,推動“課后不一YOUNG”等項目入駐,豐富社區青少年課后生活。橫向上,積極推動“青春社區”項目通過街道社區自治辦推薦,申報區級“十佳”睦鄰項目。
■ 實踐成效
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意愿得到加強。青年業主作為聯誼會和業委會的紐帶,把聯誼會“青春智囊”作用輻射進業委會,推動了小區落地窗安全問題、樓棟外立面廣告隱患消除、建筑垃圾堆放清運、公共景觀實用化微更新、引入物業服務專業化力量等焦點議題的解決。與此同時,聯誼會通過組建社區青少年外圍自治組織——“社區小雷鋒”青少年志愿活動團體,使青少年逐漸成為社區治理的后備力量。2022年暑假,小區6名大學生回到社區,積極響應號召,參與社區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特別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展現了青年的責任擔當。
自治能力得到提升,紓解社區應急管理壓力。在大上海保衛戰中,盛世灣青春社區聯誼會青年黨員向社區報到,發起“搶單式”志愿者招募行動,組建了“核酸檢測組”“物資轉運組”“醫療幫扶組”等服務隊伍,會同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公司建立抗疫四方協調機制,出臺了《每日疫情播報機制》《小區團購規范》《疫情期間外購物資門崗管理暫行規定》等規章制度,有力保障社區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此外,還與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聯合舉辦線上故事分享會,豐富了社區文化,促進了鄰里互動,留下了身邊美好,點燃了社區溫情。
社區治理經驗得到有效總結。聯誼會依托小區里的高校青年教授、企事業青年等人群的專業能力,及時總結提煉青春社區營造的有益方法、處理社區公共事務的成功經驗。聯誼會在社區黨組織引領下,全面復盤總結應對楊浦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的生動實踐,形成《社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調查及方案優化》調研報告,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
形成了一定的虹吸效應。隨著“青春社區”在社區治理方面的正向作用日漸突顯,得到了媒體、轄區企業、高校的關注,復旦大學等高校青年學生把社區作為開展實踐活動、進行課題研究的“實驗室”,同時又推動社區人文環境營造,形成了美美與共的良好互動局面。灣灣心理大講堂、科普課堂、棋藝社等成為了年輕家長和青少年兒童最為喜愛和期待的公益活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