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av影院免费看,99久久精品无码一,AV综合色无码不卡,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非凡十年·奮進浦東】打造“大城養老”浦東樣板,新區不斷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年10月12日11:23 |
小字號

養老服務是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與社會和諧穩定。截至2021年底,浦東新區戶籍人口321.1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05.32萬人,占總人口的32.8%。

面對人口深度老齡化的形勢,浦東新區加快推進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初步構建了體系化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大城養老”浦東樣板,讓“養老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提高機構老人幸福指數

位于康橋鎮拯安路55號的康橋敬老院,建院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盡管占地面積不大、建筑看上去也略顯陳舊,但卻有著“長壽敬老院”的稱號——院內居住的百余位老人,平均年齡達到了90歲,百歲老人有4個,其中最高壽的老人103歲。

院長張國榮2010年來到康橋敬老院任職,帶來了“住進康橋敬老院,愛心相伴到永遠”的服務宗旨。“這些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在我看來,如何服務好每一位老人,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是老齡工作者應該不斷學習、研究的課題。”他說。

這也是新區各家養老機構學習、研究的課題。新區民政部門數據顯示,全區養老機構現有170家(含長者照護中心29家),其中包括公辦養老機構107家,社會辦養老機構63家,養老機構床位從2015年底的25090張增加到了2021年底的31708張。

為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新區民政部門實施了“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服務質量檢測和等級評定。全區有四級養老機構4家,三級養老機構27家,二級養老機構19家、一級養老機構17家。

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體現在硬件軟件等多方面。雖然比不上新建養老院,但康橋敬老院的各類硬件設施也十分齊備。張國榮告訴記者,在民政部門支持下,敬老院在2015年進行了改造升級,刷新了墻體、更新了電梯、增加了空調,還對內部的活動室等功能區進行了調整。

而讓老人和家屬選擇康橋敬老院的更主要原因,還在于院內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2016年,家住附近的倪正義將九旬老母親張金妹送到了康橋敬老院。“當時,她跟我說,聽到住進敬老院的隔壁老鄰居說過得很不錯,所以她也想來。”倪正義是家中長子,在與兄弟姐妹商量后,一起到康橋敬老院實地進行了考察,隨后決定遵從老母親的意愿。

事實證明,老母親的選擇沒有錯。“入院快7年了,母親一次感冒都沒得過,身體精神都挺好的,院里的護理員對她都很好,有些事情做得比我們子女都到位。”倪正義告訴記者,“有一次,母親突發低血糖,護理員很專業,馬上泡了糖水給她喝,還叫來醫務人員測血壓血糖。要是等他們通知我們再叫120,可能老人就昏迷了。”

張國榮告訴記者,除了基礎的服務,敬老院還從2014年開始探索康復服務,邀請專業人士前來為護理員提供培訓,進而作為護理人員的“基本功”來提升為老服務。“老人年紀大了,或是因為腦梗等原因,身體機能逐漸萎縮,通過一些康復,我們也希望能夠盡量改善老人的生活狀態,提高他們的幸福指數。”張國榮說。

社區老人的“第二個家”

除了機構養老,社區養老也是養老服務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新區民政部門落實《浦東新區養老設施布局專項規劃》,按照總床位數不低于戶籍老人的3.1%,保基本床位數不低于戶籍老人的2%,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按照不低于每千人40平方米的標準配置,重點推進“東西南北中”項目,形成了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齊頭并進且協調發展的態勢。

截至目前,新區已有62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實現了街鎮全覆蓋。各個街鎮還不斷探索創新,打造了一批社區為老服務示范樣本。兼具長者照護、日間照料、助餐等功能疊加設置的多功能樞紐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已經成為“家門口”養老服務的明星。

在寸土寸金的陸家嘴,鑲嵌在社區內的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是不少社區老人的“第二個家”。為滿足社區老人原居養老的需求,陸家嘴街道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方式,以嵌入式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為抓手,打造了社區內的高品質養老服務供應鏈。

陸家嘴街道社區服務辦副主任薛麗娜告訴記者,街道從2016年開始在養老服務領域進行探索升級,在整體的社區為老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分成梅園、嶗山和濱江三個片區,根據不同片區的特點和老人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為老服務。

位于嶗山五村555號的陸家嘴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政府存量資產改造而成的為老服務空間,聚合了助餐、助浴、助洗等為老服務,以及日間照顧、長者照護、健康管理、醫療服務等功能,實現醫養、康養相結合,讓不同年齡段、不同健康層級的老人享受到一站式養老服務。

今年68歲的楊小妹就住在嶗山五村,平時走上幾步就能到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老年人呆在家里,接觸不到什么人,也沒什么事情做。到這里來就不一樣了,他們經常組織一些健康講座、插花活動,感覺生活很豐富。”她說。

醫養結合,也是陸家嘴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一個特點,社區衛生中心嶗山分站點與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就在同一幢樓。綜合為老服務主任胡琰介紹,中心除了與分站點聯動為老人提供日常所需的醫療配藥服務外,還每周定期邀請社區衛生中心的醫生前來為老人義診或做講座。“我們這有特色的就是康復理療,每周四都會有專業醫生前來為老人服務。”

而在老年人口密度較高的梅園片區,陸家嘴首家社區長者食堂成為社區老人解決日常就餐需求的好去處。長者食堂還運用了智慧助餐系統,將智慧應用和金融科技落地到場景中,給老人帶來方便的同時,通過科技手段分析數據,為下一步滿足社區老人需求提供技術支撐。

“養老是一種生活方式”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新區60歲以上戶籍人口占總戶籍人口的22%。截至2021年年底,這一比例已經上升至32.8%。作為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養老服務事關人民群眾的福祉、也事關城市溫度。

多年來,浦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從落實規劃布局、加大政策支持、提升服務質量、優化運營管理等方面入手,著力推動養老服務提質增量、增能、增效。

“幾年來,我們在養老機構的床位建設、營運管理,在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的加密,包括國資進入養老行業和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浦東新區民政局副局長莊大軍說。

在他看來,養老服務正從基礎的保底功能,逐漸向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供給轉變。“養老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同的老年人需要多元化的養老服務,包括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等。”他說,“我們整體系推進養老服務工作,讓老年人進機構有高質量、溫馨的照護,在社區有觸手可及的服務,在家也有原居安養的環境。”

為老服務永遠在路上。新區民政部表示,將繼續推動養老服務均衡化、優質化發展,建成與社會主義國際化大都市相適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引領區相協調的養老服務體系,打造符合實際、富有特色的“大城養老”浦東樣板,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浦東發布)

(責編:陳晨、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