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曹楊手繪彩蛋歷史悠久,傳承手藝大有可為”
口述人:
英自海,普陀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曹楊非遺工作室負責人。畢業后作為最后一批知青,1977年被分配到上海市崇明紅星農場工作,"手繪彩蛋"技藝也是從農場小企業工藝品廠開始涉足的(當時專職繪制彩蛋出口歐美)。后來自辦工藝美術品廠,從事"手繪彩蛋"推廣至今。
口述實錄:
“曹楊手繪彩蛋歷史悠久,傳承手藝大有可為”
我從小喜愛畫畫,小學讀書時候老師用的粉筆頭,我都把它撿起來帶在口袋里,放學了用粉筆去畫畫、涂鴉。中學時也繼續保持了畫畫這個愛好。
畢業以后工作分配到崇明農場。到農場干了一年農活后,廠里面辦了一個連隊企業,巧合的是,這個連隊企業恰恰跟繪畫有關系。
因為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蘇州的民間藝人開始大批量繪制彩蛋出口到歐美國家。很快,這門技藝被引入上海,我所在的連隊企業也需要為德國復活節提供大量彩蛋。當時,自幼喜歡繪畫、有國畫基礎的我就被招進去畫彩蛋,我的手繪彩蛋手藝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英自海工作照
1982年,我頂替回上海花邊商標廠工作,工作單位就在曹楊地區。工作了幾年以后,我就從單位辭職了,因為自己有這門手繪彩蛋手藝,就打算做個體戶。1986年,我自辦工藝美術品廠,從事手繪彩蛋推廣至今已有30多年了。
計劃做個體戶的同時,就決定將工作單位放在曹楊新村。一方面,我從小就在曹楊生長,對曹楊的環境也很熟;另一方面,在80年代期間,曹楊新村也有彩蛋廠,我可以經常跟廠里面的工作人員交流。
最重要的一點是,曹楊新村分配給我一個傳承、展示手繪彩蛋手藝的工作室,給了我許多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機會。
因為,當時的曹楊新村是全市第一個也是唯一設外事辦的街道,有很多直接接觸國際的機會,我的作品也作為曹楊的禮物贈送給國際友人。
2009年,我受到前新加坡總統納丹接見,彩蛋作品被納丹收藏;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我的彩蛋作品《世博熊貓》獲得“百年世博藝術精品”獎;2013年,我的手繪彩蛋制作技藝被列為普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英自海的手繪彩蛋作品
事實上,在申請非遺的過程中,曹楊新村就給了我很大的支持。為了保護這門手藝,我的手繪彩蛋保護基地就設在曹楊村史館的樓上,后來又將工作室搬到了曹楊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去。
我就在自己的工作室內成立了定期的彩蛋培訓班,教感興趣的上班族和白領畫彩蛋。有時候應學校的邀請,把非遺帶進周邊學校的課堂,我想慢慢把非遺的概念傳給他們,把這門手藝傳下去。合作時間最長的是朝春中心小學,合作了五年多了,每周都有一節彩蛋課進學校。我也有學校里的學生,從一開始就堅持到現在,畢業了也仍然沒有放棄。
搬到文化中心之后,我也給曹楊的老社區和老年人帶來一些活動,讓他們學到更多手藝。
十五年前都是老外喜歡,十五年后欣賞彩蛋的國人越來越多。這對手藝人來說是大好事。認可的人多了,手繪彩蛋的前景會更好。
非遺需要傳承、需要宣傳,在普及的過程中,我也會注意苗子,有好苗子的話就會定向性的培養。比如剛剛說到的堅持了好幾年的學生,一個是他自己感興趣,還有一個是也有一定的天賦。實際上這門手藝是貴在堅持,我主要培養下一代對手繪彩蛋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傳承下來。
作為手藝人的我,選擇通過彩蛋作品表現我自己對曹楊的印象,同時來祝賀曹楊新村建成70周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