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感軟糯的上海“八月香”大米將上市,打造都市農業“稻+”模式
13日上午,“八月香”優質特早熟節水抗旱稻在上海金山區廊下鎮開鐮,并舉行了八月香論壇。據介紹,這個系列的節水抗旱稻包含“八月香”“滬旱16(八月粳)”“雪花粳”3個品種,均由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選育。這些水稻可與生菜高效輪作,并形成了米漿、米酒、面膜護膚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在政府部門支持下,以節水抗旱稻為基礎的都市農業“稻+”模式正在上海及周邊地區推廣。
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副主任劉毅介紹,水稻育種在新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三次飛躍,第一次是半矮化育種掀起綠色革命,第二次是利用雜交優勢培育超級稻,第三次是培育綠色超級稻。節水抗旱稻屬于綠色超級稻,如果新增種植面積1億畝,可減少200億噸生產用水,并減少200億公斤碳排放。
八月香論壇在上海金山區廊下鎮舉行。
作為節水抗旱稻領域的領軍科學家,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羅利軍帶領團隊,培育出了特早熟優質節水抗旱稻“八月香”系列品種。2020年,常規秈型“八月香”在金山廊下首次亮相,當年在廊下南陸村種植200畝,拉開了“滬郊第一鐮”的豐收景象。2021年,在上海市農業農村委的支持下,這一新品種走出節水抗旱稻試驗田,走進上海浩豐果蔬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稻菜輪作高效生產模式得到了大面積推廣應用。由于節水抗旱稻可實現旱種旱管,前期不需要水淹田,在種稻前可先種一茬生菜,待生菜收獲后可直接播種節水抗旱稻,從而實現“生菜+稻+生菜”的高效輪作模式。與傳統水稻種植相比,稻菜輪作大幅提高了經濟效益,為都市農業“稻+”模式開辟了新路徑。
為了滿足上海市民對稻米軟糯口味的需求,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繼續加強優質育種,培育出粳型“八月香”系列品種“滬旱16”和“雪花粳”。其中,“雪花粳”品種的田間表現十分優秀,在灌漿期連日40攝氏度左右的超高溫影響下,結實率依然超過90%,平均畝產超過450公斤。而且與大多數粳米相比,其口感更軟糯,十分貼近上海消費市場。
今天舉行的八月香論壇上,記者和其他與會者品嘗了“雪花粳”,果然口感像糯米一樣,而且回味香甜,令人嘖嘖贊嘆。
八月香論壇與會者品嘗“雪花粳”大米。
目前,“八月香”系列品種已在上海多地種植。在金山漕涇水庫村,上海煜海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試種“滬旱16”成功后,開展了稻谷種植、稻米銷售、稻菜輪作、機覆膜綠色栽培等技術科普教學,在金山推廣新品種。在閔行浦江東風村,上海谷杰糧食專業合作社在新復墾的耕地上種植“滬旱16”,取得了超出預期的良好種植效果。在浦東新場鎮祝橋村,上海蓓佳果蔬專業合作社嘗試種植了30畝“滬旱16”,盡管新品種的畝產量不如常規水稻,但其節水、節肥、節藥幅度遠遠高于產量差值。浦東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跟蹤調查發現,“滬旱16”的施氮量較常規水稻平均減少11公斤/畝,且病蟲害較少,可大幅降低農藥使用量,減排生態效應顯著。
八月香簽約儀式在上海金山區廊下鎮舉行。
這一系列節水抗旱稻品種還在外省市推廣,江蘇無錫、山東臨沂、江西南昌等地已開展試種示范,均長勢良好。劉毅表示,以節水抗旱稻為基礎的都市農業“稻+”模式今后將進一步增效擴面,助力提高我國糧食種植的土地利用效率和農田產值;與此同時,還要開發以節水抗旱稻為原料的米漿、米酒、面膜護膚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把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稻”路越走越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