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積分釋放大能量,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
上海閔行區馬橋鎮探索形成符合實際的鄉村治理積分制新路徑
從“一旁看”轉向“一起干”,從“要我整治”變為“我要整治”,在創建鄉村治理積分制示范基地的上海閔行區馬橋鎮,將鄉村治理各項事務轉化為量化指標,探索形成符合馬橋發展實際的鄉村治理積分制新路徑。“小積分”兌出了村民的幸福感,打通了鄉村治理的“神經末梢”,激活了鄉村治理的“一池春水”,構建起村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 主要做法
(一)從村民切身利益問題著手,民房租賃引入獎懲考核機制
馬橋鎮現有9個行政村,其中3個是保留保護村。對村民而言,民房租賃是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規范民房租賃管理關乎他們的切身利益。馬橋鎮以積分制管理為基礎,堅持依法依規、公平公正、陽光透明,嚴格執行六項機制舉措(一張負面清單、一份管理公約、一份租賃合同、一個信息系統、一項考核辦法、一項獎勵措施),確保規范民房租賃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同時,緊扣“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廣泛宣傳動員—引導村民自治”四個環節,為規范民房租賃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了重要基礎。
前期,馬橋鎮先后召開30多次座談會,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入手,查找問題根源。同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規范民房租賃管理的工作任務、責任分工、時間節點等。各村開展摸底排查,聘請專業測繪機構對民房及室內分隔情況、出租和自用情況、房間數量、房間面積等信息進行全面測繪和調查。鎮相關職能部門分工協作,研究制定民房租賃合同登記備案操作細則和示范合同版本等配套文件,建立民房租賃管理信息系統,適時組織聯合執法和集中整治,全力推進規范民房租賃管理工作。
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各村結合實際,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制定了本村的管理公約、考核辦法、獎懲細則等,公布安全隱患、環境衛生、租賃行為3項考核內容及12項嚴禁行為;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由村民代表大會投票表決,將整治要求轉化為村民的自覺行動和自治行為,建立村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規范,引導村民共同參與、相互監督、相互評議。推進過程中,各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網格長、村民組長、村民代表、承租人代表等,成立民房租賃管理工作檢查考核評定小組,對村內民房每月進行一次集中檢查考核。網格巡查員每月進行房屋全覆蓋巡查,將情況通過PDA上傳至鎮人房信息管理系統,按月將房屋租賃考核情況進行公示公開,并將考核結果劃分為優秀(95分以上)、良好(90-94分)、合格(80-89分)三個檔次,分別給予相應獎勵;對在日常巡查中發現有嚴禁行為,并逾期未整改的,視為“一票否決”,自當月起連續6個月不享受房屋租賃考核獎,并扣發其他福利。
積分制在規范民房租賃管理中的實施推進取得了良好成效,原先出租屋私拉電線、違法搭建、宅前屋后亂堆物等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確保了民房租賃的安全規范有序,為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提供了保障。
(二)創新探索喚醒鄉村治理新風尚,“一村一方案”護航積分制落地
嘗到了積分制在規范民房租賃管理工作中的“甜頭”,馬橋鎮逐步將積分制應用到消除安全隱患、人居環境、志愿者服務、文明新風戶評選、美麗鄉村長效管理等各個方面,各村在鄉村治理中因地制宜不斷創新,形成各具特色的亮點。
彭渡村制定了《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志愿者獎勵辦法》,將志愿者服務時長轉化為積分,志愿者每參加1小時志愿服務,可積1分,積分可累加,1積分可兌換價值1元的獎品,被評為優秀志愿者的一次性獎勵50積分,激發了村民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旗忠村組織開展“文明新風戶評選”活動,將消防安全、村風民俗、鄰里關系、和諧家庭等作為評選要素,每月評定一次。根據每月評定結果,年平均得分在90分(含)以上且無“否決指標”的,即可評為年度“文明新風戶”,可享受獎勵。活動的開展營造了崇德向善、文明和諧的氛圍,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注入了“源頭活水”。金星村以積分制為契機,全力推進架空線整治,理順了村域內的“蜘蛛網”,啃下了人居環境治理的這塊“硬骨頭”,有效提升了宜居安全指數。2021年5月19日,閔行區農村地區架空線整治會議在金星村召開,全區各村紛紛前來學習參觀金星村的整治成果。
此外,同心村、民主村、彭渡村、旗忠村、友好村、金星村、俞塘村也陸續發布人居環境積分制管理實施方案,形成“一村一方案”,組織專門力量,將積分制管理不斷完善并落到實處,加強積分制在鄉村治理過程中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喚醒鄉村治理新風尚。
■ 實踐成效
“實行積分制后,村里的風氣變好了,環境更優美了,鄰里關系也更和諧了……”“換到了紙巾、大米、香皂,很實用,沒想到做志愿者還有這些福利……”這些聲音,是村民對實施鄉村治理積分制最直接、最真實的感受。實施積分制,不僅是一種物質獎勵,更是一種精神嘉獎,為無形的村規民約賦予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價值,村民既是鄉村治理的參與者,更是最大受益者,激活了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積分制推動移風易俗,改善了農村陋習。原先公共區域亂拉的晾衣繩、宅前屋后隨意堆放的稻草和務農工具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齊劃一的庭院、花園、菜園。2022年復核“美麗庭院”評比中,村民們爭相出謀劃策、躍躍欲試。村民按戶內人口分配自留地,鄉土情結得以釋放,杜絕了無序耕種荒地的現象。同時,同心村、民主村、彭渡村共同劃撥預留一塊自留地供村民使用,其中同心村打造“紅色菜園”,招募并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志愿者等參與耕種,繼承和弘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優良傳統。實施積分制之后,家家戶戶統一至村民之家等固定場所辦理紅白喜事,有固定場所和專業團隊,杜絕了鋪張浪費,喜事新辦、節儉養德。
積分制提升村容村貌,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結合美麗鄉村、鄉村振興建設,對7個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建立環境治理長效機制。實現道路全面硬化,垃圾站全覆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獲評“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改造標準化公廁,基本消除重污染河道和劣V類水體,成為全市首批河長制標準化街鎮之一。
積分制助力疫情防控,提升居民安全感。目前,金星、同心、民主、彭渡村已完成租賃合同備案,并將數據實時錄入鎮人房信息管理系統。疫情防控期間,依托人房信息管理系統,各村能實時查找每戶居家人員信息,排摸居家人數及身份,為確定核酸采樣人數、梳理弱勢人群提供了極大幫助。此外,啟用民房智能化管理系統后,轄區治安案件明顯下降,治安形勢大大改善,安全隱患大幅減少,2021年馬橋鎮居民平安感滿意度指數躍升至全區第一。
積分制把紛繁復雜的村級事務標準化、具象化,讓鄉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將農村基層治理由“村里事”變成“家家事”,由“任務命令”轉為“激勵引導”,有助于提升鄉村治理的精細化、科學化、透明化、規范化水平,也為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2019年,旗忠村獲評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2019年和2020年,同心村和民主村先后獲評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