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破百億,營收超千億,“科技之城”基本建成,閔行這個高新區20歲啦!
2022年,恰逢紫竹高新區成立20周年。20年間,從荒蕪到繁榮,紫竹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科技園區創新發展之路,在浦江第一灣畔13平方公里土地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以政府、民營企業和大學共建的創新體制機制,結出累累碩果:年財政總收入突破百億元,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升至第九位,一座集聚15萬高素質人群、生機勃勃的科技城已從藍圖變成現實,紫竹正成為上海乃至國家重要的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自主創新主陣地,建園時“給我二十年,給你一座科技城”的承諾已然兌現。
大批知名高科技企業總部入駐
20年稅收破百億、營收超千億
2001年9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下發《關于同意建設上海紫竹科學園區的批復》,上海紫竹科學園區正式成立;2002年6月25日,園區奠基,動工建設;2011年6月15日,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自2012年納入科技部國家高新區評價體系以來,紫竹高新區從最初的綜合排名第28,逐年上升至2020年度的全國第11名,再到2021年全國綜合排名躍居全國第九,實現了10年“九連跳”。
這是一座筑造承載創新創業希望的“夢想之城”。以“鉑金產業服務”、創新機制體制和綠色生態環境為優勢,紫竹高新區以信息軟件、數字視聽、生命科學、智能制造、航空電子、新能源與新材料等6大類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吸引了一大批以微軟、英特爾、可口可樂、印孚瑟斯、中國商飛、中廣核集團等為代表的國內外知名高科技企業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入駐。
在國家高新區中綜合排名第九
建園以來,高新區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平穩增長,集聚企業數量超過6000家,累計吸引內資注冊資本820億元,外資投資總額85億美元,外資注冊資本62億美元;企業繳納稅金超過100億元,完成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畝均稅收產出477萬元,畝均營業收入5121萬元,畝均利潤總額1079萬元,均位列國家級高新區前列,已成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創新策源能力高度匯聚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這也是一座創新策源能力匯聚的“科創之城”。作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要承載區,20年間紫竹高新區不斷致力于創新策源能力匯聚,建立起以紫竹創業孵化器、紫竹創業中心、小苗基金為核心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打造1.2萬平方米規模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設立資金規模1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基金,搭建“紫竹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信息平臺”,以“孵化+投資”模式提升孵化能級,釋放科創活力。
據了解,截至目前園區已累計培育和孵化700余家小微科技型企業,培育海內外上市企業9家、獨角獸及潛在獨角獸企業5家、市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含培育)28家、高新技術企業450家;累計投資企業近100家,所投企業存活率100%,投資滿兩年企業再融資率超過90%,帶動社會資本投資金額超過100億元。
創新創業生態不斷完善
此外,高新區積極打造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園區,擁有申請專利61500件,專利授權35600件,發明專利申請占比80.6%,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31萬件,占全市的7.5%;創新搭建企業試驗(儀器)設備和實驗室共享平臺,累計向800家企業提供儀器共享服務超萬次,為企業節約設備采購成本超億元,營造 “共享、共贏、共生”理念營造創新氛圍。
功能完備、宜居宜業
打造產城交融的“一生之城”
這還是鑄就城市功能完備的“一生之城”。20年來,高新區外部交通日益通達,先后迎來了虹梅南路高架通車,軌交5號線、15號線建成通車、軌交23號線項目順利開工等。隨著基礎交通條件的提升,紫竹高新區的配套住宅——蘭香湖國際社區和青年家園(人才公寓)、商業設施——紫葉廣場和萬怡酒店、休閑旅游——蘭香湖和浦江第一灣公園等配套項目也相繼建成。
功能不斷完備,產城逐漸交融
此外,高新區積極打造全鏈條的教育配套體系,依托華東師大教育資源優勢以及海外優質高校合作辦學模式,建設以基礎教育園區和國際教育園區,涵蓋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到國際教育,與上海交通大學和華東師范大學兩所知名高校一同形成了接軌世界的產學研集聚區,將高新區打造成為一座產城融合的“一生之城”。
未來,紫竹將繼續以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需求為導向,堅持生態、人文、科技發展理念,堅持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為把高新區建設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園區不懈努力;同時始終外抓招商引資,內抓營商環境,持續推進高水平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構建“鉑金產業服務體系”,促進新興產業集聚,深化產學研合作,通過創新服務激發科創活力,打造創新策源高地,傾力建設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承載區。站在新起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高質量發展中體現“高新”作為與擔當,在上海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進程中,篤行不怠,臻于至善,開啟紫竹發展新篇章。
(來源:今日閔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