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擎畫了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報告提出,到2035年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科技強國的總體目標。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付" />

天天av影院免费看,99久久精品无码一,AV综合色无码不卡,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中國企業講述中國故事|一路領跑國際市場的機器人公司,掌門人“煉”的什么內功?

記者 龔莎
2022年12月07日16:01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黨的二十大擎畫了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報告提出,到2035年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科技強國的總體目標。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付于行、見于效。隨著中國經濟的逐步壯大,越來越多的中國科創企業活躍于國際舞臺之上,成為展現中國國家形象的重要名片。? ?

為展示中國企業敢為先鋒、創新突破的探索精神,從11月開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與人民網上海頻道開辟專欄,報道中國科創企業的發展故事,挖掘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共享經濟等領域的中國企業案例,共話中國科創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2016年,人工智能迎來大爆發的紅利期。正如李通所說,自己趕上了“好時代”,成了行業里第一波乘勢而上的“守株”人。

試錯與錨定

“選擇機器人方向完全是興趣使然。”早在中學時期,李通就展現出了極強的動手能力,大學七年理論知識的學習,為他之后在機器人產業化領域搶占先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008年,李通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順利進入微軟,成了一名技術員。本可頂著世界五百強企業光環躺平的他,兩年后毅然決然選擇了跳出自己的舒適區,與機器人“并肩作戰”,李通說:“我一直夢想改變世界。”

同年,上海閘北老區一個一室兩廳70平米的毛坯房里,李通和3個合伙人湊了20萬啟動資金,創立了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此,團隊開始探索機器人產業化應用的各個方向。

然而,彼時的機器人市場還是一片空白,“去工商注冊的時候,人家都搞不清我們到底是做什么的,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頂著各種未知的壓力,李通的“四人小組”成了這條新賽道上的“孤勇者”,實現了從無到有,從0到1。

“教育機器人、創客機器人、各種項目都嘗試過,但只夠勉強養活自己。”經歷了三年的試錯與探索,李通最終瞄準了服務型配送機器人這個賽道。“機械的事交給機器人,讓人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李通希望,以后的機器人,不再是實驗室里的高端設備,而是與老百姓生活融為一體的,能切實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的“幫手”。

擴張與錘煉

2013年,擎朗智能旗下的軌道服務機器人“小朗”問世,邁出了人工智能賦能餐飲業的第一步。一次很偶然的機會,云啟資本在商場里“邂逅”了送餐機器人“小朗”,立馬投資了李通的公司。他篤信,自己的機會來了。

“當時的人工智能產業正處于大爆發時期,正是因為大環境的影響,才能遇見‘伯樂’。”2016年,擎朗智能發布了明星產品送餐機器人“peanut”,完成了云啟、松禾3000萬的A輪融資。

拿到了投資,解決了錢的問題,可量產后的機器人要怎么“走出去”?“還是那句話,這么新的玩意兒,你能賣給誰?”這一頭的李通一籌莫展,另一頭正加速擴張的海底撈,也在積極探索如何為過重的人工成本“減負”。

“我們的產品,更多以租賃的形式對外出租,這比養人便宜得多。”除了價格優勢,李通還從其他幾方面,深入剖析了客戶的具體問題,“餐廳的傳菜員,每天負責的工作,高頻且重復,老板也不會因為你傳菜傳得好給你加錢。”既沒難度,也無法實現自我價值,可替代性強,晉升機會小等多方面因素,直接導致這一工種具有極強的流動性。“很多工人上午拿了錢,下午就跑了,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與海底撈的相互成就,成了業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開啟了送餐機器人的“擴張”之路。“發展進入快車道是大勢所趨。”李通直言,公司成長迅速借了時代的東風。

然而,送餐機器人的確能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但餐廳復雜的環境和顧客多元的訴求,對機器人也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相較工業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送餐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十分復雜,要求更高,這也促使我們不斷地進行技術更新與改良。”

不止餐飲業,李通的機器人“帝國”還將觸角伸向了醫療、酒店等各個行業。在服務機器人領域,擎朗一路領跑全球市場。

資本是逐利的,擴張不是目的,商業價值的體現才是終點。“資本市場從來不缺從‘0到1’,難的是在‘1’后面加‘0’。”李通說。

“很多高科技的創業企業在把產品推出后,在市場化過程中受阻,不是他們的產品不成功,而是在市場化過程中,對整個市場的判斷,市場資源的利用以及對消費者的理解不夠。”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張維炯認為,擎朗智能的服務機器人是很新且極富技術含量的產品,但這樣的產品在市場化過程當中,也會碰到一些問題,“首先,它能否給客戶帶來價值和產品本身價位的高低。其次是產品需要亮點,也需要考慮生產成本和市場需求量的動態平衡;更重要的是,在產品市場化過程中,需要好的推廣團隊解決渠道等問題,這關系到整個公司的運營模式。”

求穩與茍住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經濟的衰退,餐飲行業首當其沖,最先應聲倒地,一并攪亂的,還有李通的商業布局。

“利用機器人無接觸的特性,我們研發了醫療消殺機器人,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支援了許多消殺機器人去往一線,為支持抗疫出自己的一份力。”在消殺機器人屢獲戰功后,擎朗接二連三地受到資本的眷顧,完成了幾次數億級融資。

2021年,面對大環境的各種不確定性,投資市場遇冷,李通選擇了戰略調整。

“2022年上海本輪疫情發生之后,中國消費市場斷崖式下跌,擎朗快速調整,縮減了國內市場投入,快速增加了海外市場投入。疫情期間,海外市場增加了200人。 戰略調整、業務重組可能會帶來部分人員流失,但人員流失并不代表公司發展減速。”李通毫不遮掩地表示,2022年,擎朗智能的業務量仍以近兩倍的增速逆勢上行。“面對大量的不確定因素,企業的韌性,直接體現在其抗風險能力的大小,深耕周期短,且回報率高的項目,只是換種思路做企業。”

在李通看來,戰略調整后的部分業務收縮是一種求穩。“調整方向去到更有潛力的市場,收縮盈利受限的業務,就是求穩。求穩能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在特殊環境下,往往是‘剩’者為王。”

浸淫科技領域多年,李通深知,資本是驅動科技創新的原動力,是帶動整個產業提質升級的“無形大手”。而在資本退場后,企業的自我“造血”功能成了續命的關鍵。

目前,擎朗智能的國際市場銷售量已超過公司總銷售額的60%。張維炯發現,在疫情背景下,很多飯店對機器人的需求有所改變,于是擎朗積極尋求國際市場,“現如今,在不斷‘耕耘’下,擎朗智能已開拓了6大業務區域包含北美、南美、歐洲、亞太、中東及非洲,遍及全球600多個城市及地區。

拆解與重塑

十年磨一劍,站在轉型發展的十字路口,李通不怕將自身打碎,再重塑。

如今,擎朗不斷擴張國外的商業版圖。“以前我們出口的技術與產品大多都是貼牌,現在你在國外看到我們的產品,一定印有‘KEENON’的標識,這是品牌國際化的重要體現。”

提升品牌認知度是第一步,精耕已有的“良田”,做到垂直領域的頭部,也很重要。

“越發達的地方,勞動力越昂貴,對機器人的需求就越大。”李通坦言,現階段,公司整體業務全球占比國外已超國內,在人力成本高昂的海外市場,智能服務機器人正在逐步填補勞動力不足的空缺。“尤其在餐廳,送餐機器人的需求仍處于‘喂不飽’的狀態。”

“應該說,擎朗在商業化過程當中,還是非常成功的。”張維炯期待,中國有更多像擎朗這樣的企業,為中國甚至全球提供更多的價值。

“未來,隨著全球人力成本逐漸提高,人工智能機器人還將進軍更多商業領域,向更多傳統行業滲透,創造更多的服務場景和更新、更優質的服務體驗。”李通說。

(責編:龔莎、金煜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