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母親出艙后“復陽”,我們一家渡過了漫長的14天
——小編居家健康監測手記
5月5日是個值得紀念的好日子,這一天我們全家核酸結果均為“陰性”。這也是自4月8日59歲的母親核酸檢測報告顯示“待復核”以來,我們一家四口首次集體“陰性”,這也意味著我們歷經一個月的抗“陽”生活暫告一段落。
4月8日,母親核酸異常。復核再次異常。4月10日,母親被轉運去了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方艙醫院。4月15日,我和丈夫、孩子三人核酸異常,被轉運到了金海園方艙。四人兵分兩路,開啟了方艙“治愈”之旅。
從方艙回家,一家團聚
4月18日,母親出艙回家。4月22日,我們三人出艙回家。正當一家人團聚,自認與“陽”性再無瓜葛時,4月27日,母親核酸檢測“陽性”,成為人們口中的“復陽者”。
四人的核酸結果均為陰性
不過,同住的我們并未受母親影響,5月2日核酸結果顯示“陰性”。5月4日,“復陽者”和同住密接人員再次核酸。5月5日,核酸檢測結果出爐,我們全部“陰性”,考核順利過關。
對于我們來說,疫情下這段經歷是漫長的、折磨人的、雞飛狗跳的。這段將近一個月與病毒斗爭的歷程,也讓我們努力摘掉了“陽性感染者”的帽子,成為普通的某小區某棟樓的某一戶居民。
溫暖的瞬間,來自我們的身邊人
回想起來,我們這棟樓住戶不多,卻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溫暖瞬間。
4月8日,母親抗原異常時,401室的居民在群里對我說:“安慰一下阿姨,即使陽了也不用怕,現在已經常態化了。”
4月15日,我們三人核酸檢測結果異常。這意味著什么,我特別清楚。第一時間,我在群里道歉:“不好意思,連累大家了。”
來自鄰居們的安慰
301室迅速跟了一個加油的表情。202室說,放寬心,保重身體。302室說,沒有連累,誰都不愿意中招,加油,早日回歸!201室說,別想那么多,加油,早日康復……
這些陌生的“鄰居”,平時可能都說不上話,他們寫出的鼓氣加油的字眼,卻讓我心里一酸,也格外內疚。
4月22日,我們從方艙歸來,走在空曠的路上,格外想念在家忙碌的母親、想念車水馬龍的街區、想念繁華的上海。
鄰居送來剛出鍋的油條
鄰居們送來的瓜果
當到家后,鄰居們擔心我們沒吃的,相繼送來了油條、蔬菜、水果、餅干等。這也讓隔離在家的我多了一件事,拍照反饋“買家秀”,感謝來自鄰居的溫暖。
跟著團長囤貨
在窗邊等待團長送物資
隨著物資的逐漸消耗,我也開始跟團、接龍,相繼購買了蘋果、雞蛋、豬肉、豆制品、耙耙柑、蔬菜包甚至小蛋糕,并隨時關注團長們的動態。這期間,我們一家依然足不出戶,嚴格執行7天健康監測管理。
在樓上看鄰居們核酸檢測
“復陽”到轉陰,我們相信我們所相信的
出艙后,母親每天無數次拿起耳溫槍給全家測體溫,只有她的體溫一直維持在37.4左右。她每天都惶惶不安,詢問我是不是又“陽”了。“要陽一起陽嘛。”我的體溫其實只比她低一點點,37.1左右徘徊。
4月26日下午,醫護上門給母親核酸檢測
4月27日,母親出艙后的首次核酸結果出來了,確實是“陽”性。看到結果后,她沉默了很久。我們也不知所措,都是第一次面對如此狡猾的病毒,誰也不知道“復陽”后會怎樣,會不會再次轉運。
母親“復陽”
搜索相關新聞后,看到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胡必杰的一段采訪,他說:“科技工作者對復陽人群進行研究,一是采集鼻咽、咽喉和肛門拭子等標本進行病毒培養,結果均未培養到病毒;二是對復陽的樣本進行基因測序,沒測到完整的病毒序列,提示這些核酸復陽的標本,其實是病毒的核酸片段。換言之,是死病毒,沒有傳染性。”
我把這段文字轉發給了母親,并逐字逐句讀給她聽了一遍。她囁嚅著說:“可能我年紀大,沒你們恢復得快。”平時喜歡發朋友圈的我,也只將此事匯報給了單位領導。
此后幾天,籠罩在“復陽”的陰霾里,我和先生也加入了測溫隊伍。我的體溫時而37,時而37.2,先生說:“完了,你也復陽了”。有時候,先生干咳幾聲,他就反問我:“你看我是不是陽了。”
“大白”送上門的物資
居委送來的中藥防疫湯劑
堅信專家說過“復陽不具傳染性”,所以,我們在家并未作任何防護措施,一直與母親同吃同住。每天,我們的快遞、物資由“大白”送上門,垃圾由“大白”收下樓。小區居委會還送來了中藥防疫湯劑,希望緩解母親的低燒癥狀。
我們三人結果為陰性
5月2日,我和丈夫、孩子三個人出艙后的首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5月4日下午,我們全家四人首次集體核酸檢測,5月5日,結果均為陰性。當天抗原自測,也均為一道杠(陰性)。我們感慨不已,“成績單”終于合格了。
5月5日抗原均為一道杠(陰性)
從4月22日出艙返家到5月5日全家集體核酸陰性,歷時14天。5月5日這一天,也是自我們小區封控以來的第45天。對于疫情,我們期待社會面清零;對于疫情,我們期待早日消散!(圖片均由葛俊俊拍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