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長三角協同創新指數發布,年均增速9.54%
昨晚,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江蘇省科技情報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和安徽省科技情報研究所共同發布了《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2021》。報告顯示,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從2011年的100分(基期)增長至2020年的227.05分,較2011年翻一番,同比增長9.69%,年均增速達到9.54%,長三角整體協同創新水平穩步提升,一體化的創新格局基本形成。
這項指數研究以提升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策源力、支撐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為評價對象,構建了包括資源共享、創新合作、成果共用、產業聯動、環境支撐等5項一級指標以及20項二級指標的指標體系。研究以2011年為基期,測算評估了2011—2020年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得分情況。
從5項一級指標的變化情況來看,成果共用指標增幅最大,從2011年的100分提高到2020年的292.15分,年均增速達到12.65%;其次是資源共享指標,從2011年的100分上升到2020年的246.32分,年均增速達到10.54%;第三是創新合作指標,從2011年的100分增長到2020年的224.81分,年均增速達到9.42%。相對而言,產業聯動、環境支撐兩個指標發展增速較為滯緩,是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未來發展中需要關注的重點所在。
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一級指標發展情況
報告反映出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發展已形成三大高地——創新資源集聚和流動高地、創新成果開發和共享高地、產業發展聯動和投資高地。
在創新資源集聚和流動方面,2020年,長三角每萬人擁有研發人員67.97人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近3倍;高被引科學家達到237人次,占據全國的27%。從人才流動的視角來看,“十三五”期間,科技人才在三省一市跨區域流動達到165萬人次。創新資源高濃度集聚、基礎設施高能級建設為長三角協同創新提供了重要條件,尤其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創新券通用通兌等方面取得了政策突破。
在創新成果開發和共享方面,長三角41個地級以上城市全部參與到科技論文合作網絡中,以科技論文為紐帶的科研合作網絡實現全覆蓋。2020年,長三角專利轉移數量達到17741件,合作發明專利3010件,相比2011年分別增長了16倍和6倍,增速明顯。
在產業發展聯動和投資方面,2020年,長三角高技術產業利潤高達2885.6億元,比2011年的1559.2億元接近翻番,占全國高技術產業利潤的十分之三左右。截至2021年9月,長三角1456家上市企業在長三角異地投資了近4000家企業,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上市企業在長三角跨區域投資企業數量分別為1209、1024、1358和364家。報告顯示,上海是各地投資機構開展投資活動的主要地區,浙江、江蘇投資機構在上海開展的投資活動均占區域內異地投資的71%。
2011—2020年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總指數發展情況
針對產業聯動、環境支撐兩個指標發展增速較為滯緩的問題,三省一市科技智庫聯合課題組提出三方面建言。第一,打造跨區域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鼓勵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在長三角共建互補的產業鏈;組建一批高水平創新聯盟和產業聯盟,共克技術關、共建產業鏈;加強研發飛地和產業飛地建設,推動資源要素高效配置。第二,提升區域創新合作的積極性,引導三省一市社會力量共同建設科技和產業發展基金,圍繞重點領域關鍵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制定更加協同、友好的區域產業政策,鼓勵研發投入和成果轉化的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第三,為人才要素、資本要素、技術要素等跨區域流動提供更加完善的支持,形成各類要素流動的綜合性服務和保障體系,并開展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協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