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舞蹈詩《黎族家園》讓滬上觀眾大開眼界
■本報記者 諸葛漪
蕉葉婆娑,少女捧著陶罐翩躚起舞,男人手持弓箭勇敢狩獵……10月19日晚,來自海南的原創舞蹈詩《黎族家園》亮相上音歌劇院,向上海觀眾展示海南數千年不變的“綠色”底色以及“南溟奇甸”斑斕的人文風物。臺上,喝酒醉倒在地的男人被妻子扛到肩上,臺下爆發一陣笑聲;年過八旬的黎族阿婆吉色開演示織錦、制陶、銀飾工藝,青年演員以咚鈴伽比武藝……全場觀眾目不轉睛。
特色樂器歌舞讓人眼花繚亂
作為“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十部重點扶持劇目”之一,《黎族家園》由序幕《印跡》、上篇《帕曼和拜扣》、中篇《山蘭與吉貝》、下篇《黎鄉三月三》、尾聲《啊!小帕曼》組成,通過青年男女帕曼和拜扣相遇、相知、相愛,展現海南黎族同胞幸福生活圖景。《古陶吟》《山蘭謠》《吸酒謠》等片段,把簸稻谷、舂米、織黎錦、做銀項圈等勞作畫面搬上舞臺。
上海師范大學老師周洋說,“獨具特色的樂器和民族歌舞,絢麗的舞美和服飾,讓人大開眼界。《黎族家園》展現了豐富多彩的黎族特色元素,特別是把非遺文化融入劇情,讓我對海南文化有了新的了解和認識,希望有機會能去海南看看。”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專業學生林瀟說,“《黎鄉三月三》在表現慶祝節日的場面時,原生態樂器充滿地域特色,音樂順暢又壯美。”
當晚的演出還有一位特別觀眾——上海歌舞團首席演員侯騰飛。2016年9月《黎族家園》摘得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劇目金獎”和“最佳舞臺美術獎”,侯騰飛飾演男主角帕曼,“海口市藝術團為排演《黎族家園》向上海歌舞團發出邀約,我得到歌舞團支持,有機會作為代表參與兩地舞蹈界交流合作,與有榮焉。”
近3個月的海口排練仿佛就在昨天,侯騰飛與海南演員一起學習當地歷史和非遺文化。“夏天遇到臺風停電,我們在排練廳架起應急燈、電風扇,打造屬于海南的舞蹈詩篇。”
依舊和首演時一樣心潮澎湃,“臺上演員們都是我的朋友,一個旋律響起,我馬上能想到下一個動作節奏點。上海和海南未來有更多文化合作項目,我們作為青年文藝工作者,一定積極參與,為兩地文化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感謝上海觀眾的喜愛與包容”
“帶著《黎族家園》來到上海演出,演員們很興奮,狀態比我想象的更好。”謝幕之后,海口市演藝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口市藝術團藝術總監、《黎族家園》總編導蒙麓光放下心中大石,她曾擔心上海觀眾對海南民族文化興趣不高,“結果大家不僅看懂了,而且《黎族家園》在海南演出時觀眾鼓掌的每個情節,在上海獲得同樣熱烈的掌聲。感謝上海觀眾的喜愛與包容,下次來上海,我們會表現更好。”
《黎族家園》由海口市演藝有限公司(海口市藝術團)創作排演,屢獲大獎,參加文旅部2021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網絡演播,入選文旅部“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計劃重點扶持作品。蒙麓光介紹,此次《黎族家園》上海之行爭分奪秒,17日裝運舞美布景與道具的大卡車到上海,“以往我們需要3天進行舞臺合成,這次舞美裝卸、裝臺與舞臺合成一共只有3天。”劇組一直忙到19日凌晨4點,演員早上9點又進入劇院彩排。“與我們對接的工作人員敬業又專業。”蒙麓光笑言,親身感受了一次“上海速度”。
“在上海這座文化大都市,通過舞臺作品展示海南文化,我很自豪。”黎族演員何子平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他表示,從初中到高中常因為文藝比賽、考學、交流演出來上海,“上海領潮流之先,在這里能感受到各地文化的碰撞。”《黎族家園》另一位主演劉子秀曾參加上海世博會的演出,“上海都市氣息濃郁,節奏快,而黎族生活步調和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黎族家園》能給上海觀眾不一樣的況味。”
11月4日、5日,《黎族家園》將作為“演藝大世界,藝聚大上海”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季劇目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再次上演。為讓更多滬上觀眾體驗海南風情十足的黎族歌舞及非遺文化,演出推出全場80元“優惠票”。蒙麓光透露,屆時爭取將黎錦織機及海南文化衍生品帶入劇院,給觀眾們親身體驗的機會。
本次文化交流演出由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主辦。
明年春天,上海將積極參與海南國際藝術展和海南國際音樂節。(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