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上海黃浦江兩岸新增20公里貫通岸線,蘇州河沿岸也有新進展
上海黃浦江、蘇州河沿岸地區建設將有新進展。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今天(8月31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上海市“一江一河”發展“十四五”規劃》,黃浦江兩岸實現新增濱水貫通岸線約20公里,新建濱水大型綠地及公共空間約400公頃。蘇州河沿線實現中心城區42公里岸線全面貫通開放,新建濱水綠地及公共空間約80公頃。
“一江一河”沿岸地區,是上海未來發展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重要的核心功能發展軸、彰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空間載體,未來發展被寄予了很大的期待。
在“十四五”期間,黃浦江兩岸地區基本建成體現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展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集中展示區,文化內涵豐富的城市公共客廳和具有區域輻射效應的濱水生態走廊。蘇州河兩岸地區初步建成超大城市宜居生活典型示范區,基本建成多元功能復合的活力城區、尺度宜人有溫度的人文城區、生態效益最大化的綠色城區。
“一江一河”將成為文化內涵豐富的城市公共客廳。重點推動20余處高等級公共設施建設,推動“一江一河”沿線約33萬平方米歷史建筑及工業遺存保護和更新利用。
“一江一河”要成為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載地。加快核心產業和要素集聚,“十四五”期間黃浦江兩岸地區推進總量約700萬平方米商業、商辦樓宇建設及核心產業功能入駐。
“一江一河”打造功能復合的藍綠生態走廊,全面開展沿江沿河污染整治及生態環境建設,推進約4平方公里沿線產業區塊土地收儲;打造“一江一河”上游地區及主要支流生態走廊網絡,重點推進蘇州河上游地區約35公里及黃浦江—大治河沿線生態走廊建設。
“一江一河”也要打造濱水地區精細化治理示范區,推進濱水區域公共空間綜合管理立法,成為城市精細化治理重要示范區。
在黃浦江沿岸地區,將推動錯位協同,構建世界級濱水區基本空間格局。規劃形成“兩核多節點”的空間發展格局,重點區段以集群方式布局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創新、文化等核心引領功能。加快各區段主導功能的能級提升。聚焦虹口北外灘、楊浦濱江南段、徐匯濱江、浦東陸家嘴、黃浦外灘、寶山濱江、閔行濱江等重點區塊,明確不同發展導向,強化主導功能集聚和能級提升,推動各區段協調發展。
黃浦江沿岸地區要還江于民,拓展提升開放共享的濱水空間。進一步拓展延伸濱江開放區域,提升濱江公共空間服務品質,為市民提供更多樣、更豐富的活動空間和活動體驗。堅持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并舉,加快歷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有力推進公共文化新地標建設,強化濱江沿線文化功能和特征形象,做強文化旅游體育功能,激發濱江文化旅游發展活力。
發揮黃浦江沿岸產業集聚和生態綠色優勢,聚焦金融、航運、商貿、科創、旅游、文創等主導產業,增強濱江空間城市核心功能的引領示范作用。增加濱江生態空間,堅持高標準全流域治理水環境,加強生態空間互聯互通,積極開展沿岸海綿城市和綠色建筑技術示范區建設。建設順暢便捷的公共交通網絡。在濱江及腹地范圍構建軌道交通、地面公交、水上交通、慢行交通、靜態交通等統籌發展的復合公共交通體系。建立多方共治的社會治理體系,充分運用城市大腦和“一網統管”建設成果,打造精細化建設與治理的示范區。
在蘇州河沿岸地區,優化完善各區段功能布局。分別確定內環內東段、中心城區其他區段和外環外三個區段的不同主題功能,加快沿線地區城市更新,進一步提升空間品質和商業商務發展能級。因地制宜,塑造步移景異的精致濱水空間景觀。采用精細化設計,優化公共空間品質,塑造步移景異的精致景觀,打造標志性節點空間,形成濱水公共空間新格局。
蘇州河沿岸地區還要提升綠量,整體改善濱河沿岸的生態環境品質。進一步增加生態空間規模,繼續開展蘇州河全線及其支流水質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推進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促進整體環境改善。多元復合,豐富濱河沿岸城市功能。圍繞品質生活、休閑游憩、商貿服務、科創文創等功能培育新興業態,豐富濱河沿岸城市功能
蘇州河沿岸將打造具有歷史底蘊和人文情感的生活水岸。充分活化利用濱河工業遺產和歷史建筑,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彰顯文化內涵,實現城市生活與人文情感回歸水岸,打造展示城市活力的舞臺。建設舒適宜人的濱河步行空間。優化公共交通服務,推進跨河橋梁建設,整合濱河綠地與街道空間,提升濱河步行體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