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 上海實踐|黨建引領街區治理,東明路街道打造“煙火靈巖”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5年來,上海圍繞這一命題,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打造人民城市的“上海窗口”。
即日起,人民網上海頻道推出“人民城市 上海實踐”走進街鎮系列報道,深度發掘上海深入探索超大城市基層治理現代化新路鮮活案例,展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生動圖景。
“城市不僅要有高樓大廈,還要有大街小巷”。靈巖南路街區是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最熱鬧的商業街,在這不足1公里的道路上有近250家沿街商鋪。
曾經,這條道路界面混亂無序、基礎設施嚴重缺配、公共空間缺乏活力……與其他街區相比,東明路街道的街區缺乏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煙火氣和生活氣是靈巖南路街區的底色。
如何保住這份“煙火氣”,但又讓這里煥發新活力?于是,東明路街道黨工委從破解街區的短板瓶頸出發,立足服務居商共融、提升居民歸屬感等需求,通過答好“組織怎么建、資源怎么用、工作怎么推”等必答題,分步打造靈巖南路街區治理共同體。
如今,東明路街道將黨建引領作為貫穿街區治理的一條紅線,深耕“1+4+X”的治理架構,推動建立有活力有魅力有煙火氣的靈巖南路治理生態圈。
探索街區黨建新架構,共建商戶生活朋友圈
東明路街道深化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建設,不斷擴大黨在街區的組織覆蓋面和工作覆蓋面,全力構建“1+4+X”的街區治理架構?!?”即以街區黨組織為圓心,成立街區黨支部,加強與商戶聯絡溝通。“4”即街區治理工作站、街事會、街區發展中心、群團組織等4大類實體組織相圍繞?!癤”即廣泛吸納各類自治小組,探索建立“同心圓”街區治理格局。
東明路街道以黨建為絲線“穿針引線”,把商戶的資源、優勢、力量鏈接起來,實現了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比如,街區第一黨支部與轄區銀行開展防詐騙宣傳和“零錢包”活動,攜手卓閱教育在新一居民區開展親子繪畫小課堂等,據了解,目前已與11個居民區聯手開展20次服務,惠及300余人次。
街區公共空間。人民網記者 王文娟攝
同時,東明路街道共建商戶生活朋友圈。推出“街區有好鄰”“街區有好節”項目,通過組織生活節、美食節、技能比拼等20余場市集活動,促進商戶和居民之間的雙向奔赴,構建和諧鄰里關系,推動街區繁榮發展。已開展300余場、6000余人次的自治活動,其中“靈‘東’街區,明明有你”“點亮街角,閃耀靈巖”等自治項目,解決了車輛無序停放、街區如廁不便等棘手問題。
構建街區治理新圈層,廣納“治理合伙人”
靈巖南路休息空間。人民網記者 王文娟攝
東明路街道以黨建撬動資源,錨定各方需求精準發力,用創意和品質打造“靈巖南路街區圈層生態體系”。其中,內圈是街區的商戶和居民,他們是參與街區治理的主體,依托街區黨支部激發內在活力與主體意識;中圈是街道轄區黨群、政務、生活、營商、法治等各類公共資源和其他街區、社區等;外圈是各類達人、市場、社會組織等外部資源,廣泛吸納他們融入治理。
匯明心(東明)街區發展服務中心。 東明路街道供圖
東明路街道孵化了上海第一個社區規劃師社會組織——聚明心社區規劃與營造支持中心、第一個街區服務的社會組織——匯明心街區發展服務中心,引導社會組織良性發展、積極作為、激活街區。通過常態化、組織化、制度化方式,開啟“美好地標”共享空間提升、“美好煥發”店鋪形象提升、“益起開源”街區引流、“煙火創馨”街區繁榮、“好事就近”志愿服務、“街友創變”共創計劃等“六大共生計劃”。此外,聯動市第二輕工業學校等黨建聯建資源,舉辦“創引未來,就在東明”社區創業啟動儀式等活動,發布“木蘭計劃”“新生計劃”“戎創計劃”等賽道,給予居民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平臺。
市集練攤。 東明路街道供圖
同時,東明路街道搭建多層次、精準化、扁平式的街區黨建共同體,加強各黨組織之間的互聯互補,持續打造有活力的夢想街區。如“街友創變”共創計劃項目,與華理合作舉辦黨建引領街區治理主題沙龍,與上海紐約大學合作開展“上紐大-居民雙語茶話會”,促進了社區文化的交流;“好事就近”志愿服務項目,開展公益驗光活動,對接平安銀行與華齒口腔等商戶,推出“1元洗牙套餐”等系列活動,體現了街區人文關懷;“美好煥發”店鋪形象提升項目,與華東師范大學和同濟大學合作開展社區walk挑戰賽,完成了商戶調研并賦能商戶,提升了商戶的經營能力。通過持續的努力和創新,吸引了轄區內外6000余人次參與,增加了商戶線上曝光率和街區熱度。
打造精品城區,建設有溫度、可漫步、智慧化的街區
東明路街道堅持以硬件建設為基底、以現代治理為引領、以系統治理為關鍵、以智慧治理為突破、以多元治理為支撐的建設方針,對上學路、圍墻邊界、店鋪周邊、背街小巷等開展共生行動,打造“煙火靈巖,精品城區”。
街區公共休憩空間。 人民網記者 王文娟攝
建設有溫度的街區。深化“四百大走訪”,從長期性居民線上提案收集、兩輪全覆蓋的商戶線上媒介參與以及三輪全覆蓋面對面溝通等角度入手,累計溝通2000余次,深入了解社區居民和街區商戶的具體需求,歸納出八大類關鍵問題并制定對策。成立現場指揮部,通過溝通、拆除、規劃、修復四步走,累計拆除20處、882平方米違建,整改321余塊存在安全隱患的店招。推進“15分鐘社區生活圈”,探索凌兆社區生活綜合體建設,補齊老舊片區養老托育、文體健康、就業創業等公共服務短板。
街區公共休憩空間。 人民網記者 王文娟攝
建設可漫步的街區。突出“靈巖共生十二景”,筑牢基礎設施品質,實現每一個路段都有故事有看點,塑造屬于東明人自己的IP。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主題,推進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啟動菜場美術館和生活博物館計劃,舉辦“東明藝術+”、非遺美育系列活動,與國內外藝術家共商共創美好生活。
建設智慧化的街區。東明路街道橫向整合信息資源、縱向聯動各級組織,著力打破數據孤島和信息分割,打造虛實數融合的街區治理數字化協同管理平臺,向四元一體(元生活、元空間、元體驗、元積分)的元宇宙街區邁進。拓展智慧停車、街面管理等多個新場景,實現街面跨門營業、亂設攤等問題的智能發現和閉環處置。
以人民為中心,東明路街道通過黨建融合推動資源融合、要素融合、感情融合,形成齊心協力的強大組織優勢,不斷釋放黨建引領的倍增效應。讓靈巖南路為核心陣地的東明街區,始終擁有可聆聽的故事、可感知的溫度、可安放的生活、可展望的未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