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穩健康發展 上海再度優化調整房地產市場政策
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上海再度優化調整房地產市場政策
上海再度綜合施策,優化調整房地產市場政策,回應市場住房需求。昨天晚間,由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金融監管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本市房地產市場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調整住房限購政策、優化住房信貸、調整住房稅收等七條政策措施。《通知》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七條舉措體現綜合施策
在調整住房限購方面,《通知》明確:一是,對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以及單身人士購買外環外住房的,購房所需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年限,調整為購房之日前連續繳納滿1年及以上。二是,對持《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標準分值、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3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購買住房套數方面享受滬籍居民家庭的購房待遇。三是,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實施更加差異化的購房政策,對在臨港工作、存在職住分離的群體,在執行現有住房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可在新片區增購1套住房,促進職住平衡。
在優化住房信貸方面,《通知》提出:一是,落實國家關于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政策,引導商業銀行穩妥有序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附近,進一步減輕購房人房貸利息支出。二是,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25%;實行差異化政策區域的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20%。住房公積金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相應調整。
在調整住房稅收方面,《通知》提出:一是,調整增值稅征免年限,將個人對外銷售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從5年調整為2年。二是,按照國家工作部署,適時取消普通住房標準和非普通住房標準,更好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
聚焦安居,精準施策
綜合多家房地產中介機構數據,“滬九條”自5月28日起正式施行以來,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市場整體保持向好向上趨勢,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一手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均增加,成交價格總體平穩。
本次新政出臺,是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最新決策部署,回應群眾關切,因城施策,更好滿足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上海師范大學房地產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崔光燦說,此次政策優化主要體現了三個方面的考量。聚焦安居,從需求端入手,促進職住平衡,進一步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分類施策,如在需求端,立足服務安居,針對區域市場特點,差異化、分區域優化住房限購政策,縮短非滬籍居民購房所需繳納社保或個稅年限;在信貸端,差異化實行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款比例。精準施策,如對在臨港工作、職住分離的群體,實施更加差異化的購房政策。
調整非滬籍社保繳納年限
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人才,是上海這座城市的重要組成和發展動能。本次上海房地產政策優化調整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是針對非滬籍群體,調整社保繳納年限。
此前的“滬九條”明確,非滬籍居民在滬購房,需在上海繳納社保或個稅年限滿3年及以上;其中,如果是新城以及南北轉型等重點區域的非滬籍人才購房,只需連續繳納滿2年及以上,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非滬籍人才購房需連續繳納滿1年及以上。
本次的調整政策,則覆蓋到以上所有人群,即所有非滬籍居民家庭以及單身人士。如果購買外環外住房,需要在滬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年限,均調整為購房之日前連續繳納滿1年及以上。
有數據顯示,非滬籍人群對外環外住房的需求量較大,以新建商品住房市場為例,自“滬九條”施行以來,購房者中超20%為非滬籍人群,這個人群中60%以上購買的是外環外的新房,所以這個政策是切中非滬籍購房者的需求的。
關注持有居住證人群
本次新政針對持有居住證的在滬市民,通過在住房方面加大改善力度,讓各類為上海做出貢獻的人才們能夠在上海安居樂業。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非滬籍居民家庭(非單身人士),如果積分達到120分,并且在上海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3年及以上,在購買住房套數方面,將和滬籍居民家庭享受一樣的購房待遇。
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非滬籍家庭,在滿足標準分值的前提下,仍存在一部分人群,需要等待最長7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居轉戶”(落戶上海)。對于這部分人群而言,現在最多可以提前4年,享受到落戶上海之后的購房待遇。這項政策調整將釋放這部分人群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幫助他們更早實現安居理想。
有效降低居民交易成本
上海市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表示,此次上海明確,將按照國家工作部署,適時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政策,這和房地產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的市場特征有關。掛鉤在普通住房標準上的增值稅和個稅政策,有望迎來調整,進而實現減負效應。需要說明的是,兩個稅種和“買”的關系不大,但和“賣”的關系較大,即對房東降低售房成本有顯著的作用。
有專家初步預計,對于出售持有年限略短的住房、出售持有超5年的原非普通住房、出售面積超144平方米的住房等,都有望獲得較好的減稅效應。通過降低交易環節的稅收成本,更好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記者 戚穎璞 葉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