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這塊本科試驗田,“長”出一茬茬拔尖創新人才
在上海交通大學,有這樣一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本科試驗田:只招收全校前10%的優秀學生,在國內首設榮譽課程并頒授榮學士學位;14年來培養了13屆2203名畢業生,其中94%繼續深造,超過80%進入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學生在校期間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20余篇,從“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到“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歷屆學生獲獎逾千項。
9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黨委書記周永豐代表學院在北京領獎。
在這里,面向本科生的近百項“致遠未來學者項目”,是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立項標準來評審和支持的;為學生設計的全覆蓋、分階段導師體系,包括了13名兩院院士、40余名國家“杰青”在內的500多名海內外教師,開設課程累計達3000門次;學院“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致遠’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這,就是上海交通大學的致遠學院與致遠榮譽課程體系。第4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致遠學院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家國情懷和創新精神”
致遠學院匯聚了一批頗具創新潛質的學生,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他們共同學習、生活在一起,組成了“致遠大家庭”。
秉持為黨育人初心,以中國特色新型書院建設為依托構建一站式學生社區,致遠學院著力培養胸懷“國之大者”的拔尖創新人才。每年通過“書記第一課”“院長第一課”和“啟航”“導航”“遠航”教育等活動,學院組織學生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吸引優秀學生向黨組織靠攏。
在致遠學院,2024屆畢業生黨員全部繼續深造,其中逾半數繼續留在上海交通大學,近半數將前往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攻讀博士學位。畢業生黨員中,76%獲評為“優秀畢業生”。
2024年度致遠學院畢業生黨員遠航大會上,學生自題書法“致遠先鋒”贈與學院。
“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有學識、有能力,更要有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有勇攀學術高峰的創新精神和勇擔民族復興使命的理想信念。”致遠學院黨委書記周永豐說。
“沒想到能在課堂上與書本里的理論創立者面對面”
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思維方式,致遠學院創院院長張杰院士身體力行,與跟自己同為“泰勒獎”得主的意大利羅馬大學Atzeni教授共同設計了一門激光聚變物理的高級研修課程,組建了由20多名教師及研究生組成的助教團。從導論、導讀、專題研討到學術報告,教師參與度從100%逐漸退到0,學生們則完整地經歷了從發現有科學價值的問題、閱讀參考文獻、確定研究方法、建立研究邏輯,到實施研究方案、形成研究結論、進行深入分析并準確表達研究結果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
2023年11月,在張杰院士的邀請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研究所首席科學家Frank Wilcezk為學生們開設了16學時的短期課程“理論物理中的前沿問題”。致遠學院2021級物理學方向學生俞方遠在課后說:“我以前在科普書或者教科書中看到過這些理論,很難想象竟然有機會在課堂上與它們的創立者面對面。作為本科生的我們能坐在這里,和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專業老師一起聽課,這真是奇妙的體驗!”
大師課后,學生踴躍“追星”。
諾貝爾獎得主Anthony Leggett連續7年為致遠學院本科生開設“超導物理”課程,累計達112個學時;2016年被授予中國政府友誼獎的圖靈獎得主John Hopcroft,連續13年授課20門次,共計684學時,并無償編寫出版兩本教材。這兩位教授與兩次諾貝獎得主K.Barry Sharpless分別擔任致遠學院計算機科學、物理學、化學方向的首席教授,讓年輕學子深感受益。學院常務副院長何峰介紹,“未來,我們計劃在致遠學院的每一個方向都邀請一位諾獎或菲爾茨獎獲得者來領銜。”
“幫助學生實現從接受知識到創造知識的轉變”
“我們積極打造進階式的本科生自主創新科研體系,建設對標國際頂尖實驗室的致遠創新研究中心,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標準支持本科生‘致遠未來學者項目’,幫助學生實現從接受知識到創造知識的轉變。”致遠學院院長徐學敏告訴大江東工作室,學院與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等頂尖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深度科研與教學交流合作,近80%的學生在讀期間有境外學習經歷。
張杰院士講授課程,Atzeni教授線上接入。
2021級物理學方向的朱蘊明在大二時申請到“致遠未來學者項目”,開展黑洞、致密天體以及等離子體的數值模擬相關研究。她的項目導師、李政道學者Yosuke Mizuno參與過世界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的合成。2023年,朱蘊明的研究成功入選首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
今年暑假,中德科學中心為國自然青年學生物理方向的項目負責人提供了前往德國參加第73屆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近距離和全球優秀科學家溝通交流的機會,通過函評與面試,朱蘊明成為全國8名本科生中的一個,“這是一場幾代科學家忽略國籍、年齡、專業方向,一同碰撞思維的盛宴,我不僅學到了新的知識,還拓寬了學術視野,結識了新的朋友。我相信,這次會議對我的學術發展和未來的研究工作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據了解,致遠學院年均開設各類主題的學術報告百余場,建設“明德書屋”,主打“致交·問道”“致交·論道”“致交·悟道”系列活動,學生不出宿舍就能和諾獎級、院士級科學家面對面交流。每一位做客“致交·問道”的戰略科學家都會留下一個問題供學生思考,引導同學們去探索、去挑戰。
“除了學習科研之外,還有豐富多彩的世界”
不要以為尖子生都是“書呆子”。在致遠學院,學生們被鼓勵發展多元的興趣特長,讓每個人都有施展才華的舞臺,每項愛好都有切磋交流的空間。
新近建成啟用的致遠書院內,配備了琴房、傳統文化工作坊、學生藝創空間、健身中心等設施。學院擁有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和網球6支院隊,覆蓋擊劍、射藝、賽艇等14個運動項目,每年舉辦體育活動近200場。文藝社團包括合唱團、話劇社、電音社、樂團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促進了同學之間的交流;“絲路花開·共富芳華——新疆伊犁‘花經濟’調研實踐”“百川思源·崇本致遠”海洋科考等項目,則讓新生的行業實踐覆蓋率達到80%。春和景明時,學院定期舉辦傳統文化藝術節,至今已有四屆,包括舉辦“墨韻華章”數智中華藝術展,因為在他們看來,科藝融合不僅提升人文素養,更能促進創新思維形成。
致遠學院學生與奧運冠軍楊揚合影。
致遠學院的探索不斷贏得關注和肯定:學院牽頭制定了國家拔尖人才培養成效評價標準, 立項拔尖計劃研究課題28項,還為此發表教研論文90余篇,牽頭建設了輻射全國288個拔尖計劃基地的線上書院師生共同體。
近年來,致遠學院先后舉辦生物醫學化學交叉學科、計算機科學、物理學方向的拔尖計劃2.0“成長伙伴”國際暑期學校,聚焦未來召開AI技術驅動拔尖人才培養變革與教學模式創新研討會,主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國際論壇,出版致遠通識教育系列叢書等,積極引領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改革探索。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丁奎嶺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施15年交流會上做報告。
如今,致遠學院已有47名校友獲得全球知名高校教職,在國際科研舞臺嶄露頭角;“致遠一期”培養的幾名畢業生也已回到母校任教,積極反哺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圖片均為上海交通大學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