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郵局修舊如舊 楓涇古鎮啟動新一輪老宅修繕
“大清郵局”修舊如舊
楓涇古鎮啟動新一輪老宅修繕計劃
近日,在金山區楓涇鎮和平街上,百年建筑“大清郵局”迎來了它的重啟式大修。與此同時,楓涇全鎮共有5.15萬平方米房屋被納入本次救助房修繕計劃。
楓涇鎮和平街92號,是一處石庫門小院,共有500多平方米,建于1900年左右,最初是“大清郵局”,后來改成民居。80多歲的張阿婆已在這里住了73年。這個門牌號內共住了8戶人家30多人。
這座“大清郵局”有別于左鄰右舍的建筑風格,結合了經典江南民居與西洋舶來風格,是清末民初江南建筑中西合璧的一個珍貴標本。如今,“郵電局”三個石刻大字仍高懸于小院門上。“它的窗戶采用了當時西方的花格毛玻璃,內部使用的是江南特色的榫卯木結構,梁間有精美木雕裝飾……這一帶民居建筑多用老杉木,而這座老宅用的是100多年前從海外進口的花旗松。”和平街老房修繕項目負責人崔佩興說。
據介紹,歷經百年滄桑,這處建筑被風雨侵蝕嚴重,出現木料糟朽、屋頂漏雨等問題,也嚴重影響了居民生活質量。出于保護百年老宅的需求,考慮到過去的小修小補已難以為繼,這次楓涇鎮下定決心給老宅來一次重啟式修繕,包括更換瓦片、更換部分木結構等,努力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性。
為了確保“修舊如舊”,工程方按照瓦片尺寸、木料材質和直徑,千方百計尋找符合要求的建材,并通過手工制作榫卯結構。就連小小的鉚釘,也原原本本使用竹木材質制作。項目于8月20日開工,預計耗費3個月時間完成,將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同時,恢復這處百年老宅的往日風采。
古鎮河沿街也散落不少這樣的老宅。老街76號是一座有100多年歷史的老宅,院中有一株不可移動的百年桂花樹。“一層屬于私房,二層是直管公房,原則上我們只能動二層。但因房屋建筑木結構朽爛嚴重,樓梯存在安全隱患,修繕難度不小。”河沿街老房修繕負責人蔣新軍介紹。
不遠處的45號至55號,是一排十間建筑,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建房,用了一種蘆葦簾子作材料,如今這些簾子已嚴重朽爛,修繕時只能全部拆除,再尋找合適的材料替代。這排房子的產權同樣復雜,它們有的歸房管所管理,有的則歸楓涇古鎮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管理。權屬有別,風雨同擔。此番,經過統籌,與直管公房共用墻體、屋頂相鄰的私房也被一并納入修繕范圍,以徹底改善居民生活品質。
楓涇鎮城建中心副主任周杰介紹,這一輪總面積1.08萬平方米的古鎮老宅修繕計劃,涉及古鎮核心風貌區內北大街、河沿街、和平街等老街的明清老宅和直管公房,共惠及200多戶居民。而這只是楓涇鎮今年救助房修繕計劃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在鎮里部分老舊小區,近4.07萬平方米的“煥新”工程也將同步啟動,包括興塔社區的星光花苑等9個居民小區或零星住宅樓的屋面及墻體改造項目,以及建楓新村部分樓棟的廚衛綜合改造項目等,通過一輪又一輪持續推進,讓楓涇老百姓的居住環境越來越美好。(記者 黃勇娣 通訊員 范黎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