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av影院免费看,99久久精品无码一,AV综合色无码不卡,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復旦大學努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堅持立德樹人 矢志創新發展

本報記者 姜泓冰
2024年08月25日09: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2020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期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復旦大學牢記殷切囑托、心懷“國之大者”,堅持立德樹人、矢志創新發展,努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做強“思政大課”,深化學思踐悟

  2024年春季開學,復旦大學2023級本科生課表上,多了一門名為“強國之路:形勢、政策與使命”的思政大課。

  思政大課緊扣“強國之路”。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復旦大學光電研究院院長褚君浩,面向全校近3700名本科生授課,凝練而深入地講述國家發展、科學探索、個人成長的故事。此后兩個月,14節這樣的專題大課全部由院士、文科資深教授和一級教授、知名學者擔綱。

  思政大課聚焦黨的創新理論。復旦大學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以這門核心課程為牽引的思政必修課程群,有效導入“四史”教育特別是黨史教育,不斷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復旦大學動員國家級人才、書院導師、帶教老師近500人,開設188個小班討論課和現場教學,引領學生學思踐悟。

  在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看來,思政大課是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把價值觀塑造作為人才培養重點、開創教育教學新范式的探索,是圍繞課堂教學持續改革跨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圈層效應的夯實強化。

  復旦大學將紅色場景、創新情景、奮斗前景、強國愿景全面融入思政課堂,讓廣大學生認知、感悟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

  上學期,在“強國之路”思政大課現場教學環節,復旦大學3000多名學生分別前往設在上海的134處現場教學基地,與改革親歷者、城市建設者交流。“我要努力學習進步,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力量。”參觀位于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教學基地后,數學科學學院學生林悅寰說。

  開設“AI大課”,厚植創新沃土

  這個暑期,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邱錫鵬教授特別忙碌。新學期開學后,“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這門他講了8年的課,將作為AI(人工智能)專業核心類課程面向全校學生亮相。

  老課程的新變化,源于復旦大學正在推進的“AI大課”建設。

  2024至2025學年,復旦大學將開設約120門人工智能領域課程,今年秋季學期先開設67門,其中八成是新開課程,包括覆蓋全校學生的人工智能通識基礎課程,面向人工智能專業和“AI+”相關學科的專業核心課程,文社理工醫與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學科進階課程,以及把課程建設與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充分結合的垂域應用課程。

  “百余門‘AI大課’開出后,學校將實現人工智能教育的3個覆蓋:AI課程覆蓋全體本研學生,‘AI+’教育覆蓋全部一級學科,AI素養能力覆蓋全部專業。”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楊珉介紹。

  在復旦大學2024年招生方案里,“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引人關注。“新”在何處?除了本研、本博貫通等形式,“AI+”也是重要內容。

  對于“AI大課”帶來的變化,復旦大學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研究員程遠感受真切:開課促成了學院之間、相關學科教師與行業專家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帶來了科研、育人的更多合作與破題。

  “以‘AI大課’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打造以創新能力為中心的AI教育,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結構,扎實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復旦大學校長金力說。

  堅持“三全育人”,擔當時代重任

  2023年秋季開學,復旦大學的學生們收到了一本《文化校歷》——從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重大儀式,到“學科周”、博士生論壇等學術活動,再到體育賽事、文藝演出及各類活動,這本校歷以周為單位,將未來一年的近400場校園學術和文化活動集中呈現。

  編纂《文化校歷》,是復旦大學“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的示范性引領性項目,助力廣大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國家意識、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

  實施“強國觀教育”“基座工程”等重點項目,開展“大思政課”善用行動等十大行動……復旦大學構建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一流大學,推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

  改革創新結出豐碩果實。近6年來,復旦大學學科建設再攀新高度,20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優勢學科比例近80%,頂尖學科顯著增加,學科融合創新步伐加快。科研創新躍上新臺階,新增13個國家級科研基地,創新共建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制和應用”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立德樹人展現新作為,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畢業生赴中西部和基層就業的比例不斷提高,學校獲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6項、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25項。

  服務發展作出新貢獻,主動融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新增10余個校地共建合作平臺,協同培育孵化項目累計產值超百億元……

  “牢記囑托方能篤志前行,不忘初心方能不負使命,服務國家方能成就卓越,創新引領方能不斷進步。”裘新表示,復旦大學將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與時俱進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努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5日 04 版)

(責編:葛俊俊、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