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跨山海,他們展開一場教育與愛的雙向奔赴
“原本以為這只是一次跨越山海的社會實踐,沒想到更是一場教育與愛的雙向奔赴。”近日,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2024年彩虹夏令營的師生帶著為當地量身定做的“彩虹”課程,來到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仁德街道辦事處第一小學,與這里的58名孩子牽手,開啟了一場關于大我與小我、責任與擔當、藝術與科學的探索之旅。
2024年7月30日,彩虹夏令營順利開營。
作為教育部首批“數字支教賦能鄉村教育”試驗工作試點單位,華東師大自2022年起就動員了學校10余個專業院系師生團隊力量,以“菜單式”自主選課模式推動數字支教創新試驗,持續助力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鄉村兒童的全面成長。通過線上課程,兩地師生結下深厚情誼,也為“彩虹”課程的靶向供給奠定了扎實基礎。
“本次線下夏令營啟動之前,我們對課程的內容與形式進行了反復討論、打磨,努力通過手工制作、實驗探究等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涵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念,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他們在拔節孕穗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夏令營帶隊教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黃志軍副教授介紹道。
心理健康課上,孩子們上臺完成自己的“優點樹”和“缺點樹”。
平日里活潑頑皮的男生在“一封家書萬般情”課后默默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一筆一劃表達對革命烈士的敬意;在理想培植最后一節課制作“理想漂流瓶”環節,有同學鄭重在紙條上對未來的自己寫下心聲“10年后,希望你以后不要忘記最初的自己”;在“探秘中國樂器”的課堂上,孩子們在吹響自己用pvc管制作的排簫后歡呼“原來傳統樂器這么好聽、這么神奇呀!” ……
除了授課,彩虹夏令營的師生們還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訪談等形式,深入了解鄉村兒童家庭教育現狀。經過家訪和調研發現,由于師資力量與課程作業的相對欠缺,孩子們在科學學習上尚存進步空間。為此,夏令營精心籌備了“童心創想”科學探究游園會,在充滿趣味性與啟發性的活動中,引導孩子們思考生活現象背后的科學本質,激發他們對科學的好奇與熱情。
游園會共設漆扇體驗坊、生活實驗室、科學空間站、樂器工作坊、AI對話室5個區角。在“生活實驗室”,孩子們利用紙杯這一常見的生活物品,通過三個小實驗,對毛細現象、伯努利原理與熱力環流現象進行探究;“AI對話室”里,孩子們與知識淵博的“新老師”——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聊得熱火朝天……“放學后,孩子們仍‘扎’在不同的區角完善自己的作品,遲遲不愿離去,這就是科學的魅力吧!”彩虹夏令營隊長、教育學部21級本科生劉鯤感慨道。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社會實踐基地在尋甸縣仁德一小掛牌成立。
“這已是‘彩虹’支教團第四次來到云南踐行教育使命,而這道長虹也將繼續跨越時空,持續助力孩子們的美好未來。”夏令營指導教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團委書記胡航說。(邵時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