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av影院免费看,99久久精品无码一,AV综合色无码不卡,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上海:校內校外齊發力 “一減一加”打開育人新空間

2024年07月08日11:05 |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小字號

7月1日,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活動項目信息平臺正式上線,集合各委辦局和各區優質資源的5000多項活動,可供學生們自主選擇,歡度暑假。這是上海堅持家校社協同育人,扎實推進“雙減”的生動縮影。

作為全國“雙減”改革試點地區,三年來,上海堅持立德樹人,充分發揮學校的教學主陣地作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同時,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強化校內校外協同發力,在“一減一加”中,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讓教育回歸良好生態,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減負增效成為校園新常態

學校是“雙減”的主陣地,作業改革是重要突破口。

上海精心研制小學語文等8個學科段的高質量校本作業體系設計與實施指南(試行),編制義務教育階段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相關年級的基礎性作業,供師生免費使用。上海還堅持開展優秀作業案例評比,每年組織“上海市中小學單元作業設計比賽”并做好成果轉化,涉及9個學科。相關作業成果已在全國23個推廣應用示范區進行推廣。

與此同時,上海開展教學評一體化背景下中小學高質量作業體系建設,通過專項課題、進校調研、專家指導等方式,以72所不同辦學水平的學校為基地,加強基于學生立場的作業設計與實施策略的實證研究。2024年起,基地校將超過200所,擴大作業改革的實踐場和成果的輻射效應。

作業改革有效撬動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上海義務教育學校普遍建立了作業管理辦法和作業公示制度,多數學生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

在上海,減負增效成為校園新常態。

普陀區宜川中學附屬學校加強作業研究,給作業本“瘦身”。九年級的孟梓菡同學說:“一天一頁,輕松搞定。作業量減少了,積極性反而提高了,以往我最缺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提升。”

宜川中學附屬學校加強作業研究、教師注重通過作業反饋開展個性化輔導。受訪者供圖

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

上海深入實施義務教育項目化學習三年行動計劃,并于2023年出臺項目化學習推動義務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為促進幼小科學銜接,上海還在全市實施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堅持五育并舉,支持兒童“玩中學”“做中學”“探中學”。

寶山區第一中心小學開設了主題活動“社區小主人”,包括“了解我生活的小區”“我為社區建設獻一計”等具體任務,組織學生走進學校旁邊的小區實地調查。

松江區九亭第四小學精心設計《偉大的祖國》主題式綜合活動,從歷史、文化、科技、生活等領域,引導學生在親身參與中體會祖國的偉大,厚植家國情懷。

課后服務為學生成長“加油”

“雙減”為學生們減出了時間,充實了成長。上海加強制度保障,全力提升課后服務育人價值。

從2021年秋季學期起,上海全面實施“5+2”(每周5個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時)“作業輔導+素質活動”相結合的課后服務民心工程,服務對象從小學生延伸到放學后有愿意留在學校參加課后服務的義務教育學生,基本實現學生“愿留盡留”全覆蓋,工作日全覆蓋。

同時,上海出臺義務教育學校的課后服務經費補貼標準,不向家長收費,由財政予以保障,并出臺全國首個《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指南》。目前,上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普遍建立了作業管理辦法和作業公示制度、約96%的教師參與課后服務,1萬多名校外科普、體育、文化等領域專業人員進校參與課后服務。

靜安區和田路小學學生正在展示課后服務時段完成的勞動成果。受訪者供圖

在2023年度全國基礎教育領域實踐創新典型案例中,以創造教育為特色的靜安區和田路小學榜上有名。為滿足學生課后服務的個性化成長需要,學校設置自主時刻活動體系,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水平學生的需求。

在校內挖潛做好課后服務的同時,上海通過校內外協同,助力課后服務優質科創資源共融共享。

長寧區少科站梳理開發了包含14個主題的22個科技類活動項目,形成區內課后服務“送教上門”活動清單,供學校自主選擇。兩年來,長寧區少科站與學校聯手共建區科技示范點42個,覆蓋環保、AI機器人等15個科技項目,促進了課后服務品牌社團建設、教師培養與學校發展相得益彰。

上海市第五中學以項目化學習為驅動,將科學教育作為課后服務特色項目。受訪者供圖

上海市第五中學以項目化學習為驅動,從校園學習空間設計改造,到科學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為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提供支撐。今年,該校還與上海理工大學合作,開設了“工程創造營”,為學生提供深入探索科學領域的平臺。

“大科學教育”點燃學生創新火花

三年來,上海努力創建“市-區-校”協同,“家-校-社”聯動的中小學“大科學教育”工作格局,系統推進浦東、徐匯、普陀、虹口、寶山等5個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和上海中學、華二附初、洪廟小學等39所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的建設工作,鼓勵支持實驗區、實驗校在課程資源開發等關鍵領域積極探索。

浦東新區在全國率先創立“中小學科創教育評估指數”,用于綜合評價區內學校的科學教育工作,從普眾參與、活動豐富、實踐探究等維度進行探索實施科學教育的浦東模式。

徐匯區多年來持續構建“STEM+”課程體系并實現全學段全覆蓋,創建了“科學家進校園”等一批品牌教育項目。徐匯區中小學共有5萬人次參加STEM課程項目,300余名教師參與培訓并實施常態化教學。

徐匯區龍南小學學生參與科學實驗和實踐活動。受訪者供圖

普陀區發布科創人才苗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區內中小學已相繼形成科學類校本課程體系,各校在課后服務時間段每周開放實驗室10次。區青少年教育活動中心開發設計了七大類86門課程,每年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活動160余場,輻射1.8萬多人次。

虹口區“科學—工程教育中心”近日揭牌。中心將通過對接高校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資源,構建“工程+項目”課程體系,創設創意思維、結構分析、能源動力、通訊控制等實踐項目,實現“關注學生創新意識、高階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發展”這一總體培養目標。

寶山區首創全國“家庭創客行動”品牌,累計覆蓋1.6萬余個家庭;打造“寶山100”科創人才培養行動,成立“寶山區青少年科學研究院”;2023學年面向全區中小學生開展科學體驗營活動,共計132場,輻射學生超過5.2萬;編制科普教育地圖,打造出門15分鐘的科學教育活動實踐圈。

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專家在實驗室指導上海大學附屬小學學生培育太空種子。受訪者供圖

“雙減”三年來,上海積極組織“院士專家進校園”等活動,推動“館校合作”,豐富“科創教育電子版圖”。例如,黃浦區開展“百位青年科學家進校園”行動,組織百位青年科學家與中小學結對,擔任校外科技輔導員或科技副校長。

2023年6月,上海市科創教育研究院成立。上海市科創教育研究院由上海市教委依托上海大學成立,重點開展科創教育研究、課程建設與教師發展等工作,積極構建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頭部企業等資源匯聚整合機制。

全國首創素質教育“大眾點評”平臺

落實“雙減”,需要積極整合資源,促進家校社協同育人。

2021年7月,上海市教委成立上海市校外教育質量評測中心,秘書處設在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評測中心牽頭建設上海素質教育育人共同體項目資源評價與應用體系。

上海積極整合各類校外教育服務資源,依托數字化技術,建設上海市學生素質教育優質資源平臺。這個全國首創的素質教育“大眾點評”平臺,構建了“引入—評價—退出—持續供給”的運作機制。

上海積極整合各類校外教育服務資源,建設上海市學生素質教育優質資源平臺。

截至2024年初,該平臺涵蓋科普科創、藝術人文、體育鍛煉、健康安全等四大領域,匯聚7000多門優質課程資源,包括3600多門在線公益課程、2000多門進校服務課程、“上海小囡行走地圖”1200多條行走路線,豐富的課程資源為滿足學生個性化自適應學習提供了更多選擇,為“從課后服務走向課后教育”的發展提質夯實基礎。

基于素質教育“大眾點評”的平臺模式,上海還創生了一系列的素質教育系列品牌活動,如素質教育校外名師“周周播”、素質教育精品課程“雙月展”、進校服務優質課程“年年評”等,暢通優質資源流動,增大平臺應用黏性。

截至2024年6月20日,校外名師“周周播”素質教育直播課堂已播出78期,課程面向K12全學段學生,內容涵蓋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戲曲、非遺傳承等眾多領域,課程直播和回放瀏覽量累計達3556萬人次,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

圖為校外名師“周周播”第八期活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雙減”三年來,上海素質教育成果不斷共享輻射。上海市學生素質教育優質資源平臺不僅為喀什青少年定制開設“文化潤疆”專欄,還開展滬喀青少年科普公益活動,組織24名科技教師走進喀什四縣41所學校,線上線下同頻實現“白玉蘭牽手小胡楊”。

上海還積極推進多元共治,優化培訓市場發展生態。2020年支持成立了上海市培訓協會,強化行業協會公益互助服務,建立“跨界公益互助機制”。同時,為不斷優化科技類校外培訓管理,上海市培訓協會正式成立了上海市培訓協會科技輔導專委會,更好促進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的發展。(洪衛林 嚴旦華 劉曉晶)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