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占比“悄悄”上升 得了甲流還會中招乙流嗎
乙流占比“悄悄”上升
得了甲流還會中招乙流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日發布2023年第52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流感監測周報。監測周報顯示:近期乙型流感占比有上升趨勢,北方連續9周上升,從第44周的4.2%上升至第52周的47.3%;南方連續6周上升,從第47周的11.6%上升至第52周的26.4%;全國乙型流感占比連續6周上升。
乙流有哪些癥狀?乙流與甲流有哪些不同?得了甲流還會得乙流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感染傳染科副主任曾玫教授就此作答。
乙流少見又“低調”嗎
許多市民以為乙流不多見,在曾玫看來,這是一種誤解,“乙流并不低調,在疫情前一直是季節性流感的流行株。往年的流感季節,流感呈現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交替流行。”新冠期間,流感病毒基本沒怎么暴發流行,去年上半年甲型H1N1優勢流行,秋季先出現H3N2亞型優勢流行,近期乙型流感開始再度活躍,占比持續上升。
其實,乙流屬于流感“大家族”中的一員。所謂流感,是由季節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丁4個亞型,目前引起流感季節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亞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Yamagata系。
乙流與甲流有何不同?曾玫告訴記者,流感癥狀都很相似。感染乙流病毒,與甲流病毒一樣,感染后2天—4天會出現流感樣癥狀(如發熱、畏寒、寒戰、咳嗽、咽喉痛、流鼻涕、鼻塞,伴頭痛、肌肉酸痛、萎靡不振等);一般驟然起病,主要表現為突發高熱,體溫可達39°C—40°C,發熱一般持續3天—5天,流涕、鼻塞、乏力等癥狀則會持續數周。
坊間一度認為“乙流癥狀比甲流輕一些”,專家對此澄清:從臨床癥狀、重癥比例來看,兩者沒有明顯差別。乙流患者中學齡兒童相對多一些,因此學期結束后,乙流發病率或會回落。
兩種病毒沒有交叉保護
臨床有病例患甲流痊愈不到一周又中招乙流,都是流感病毒,為何得了沒有免疫力?曾玫對此解釋: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沒有交叉保護,因此相互不具備保護力。正值冬天流感高峰季,有的市民會自行檢測、自行購買服藥,針對這一行為,專家雖不提倡但認為就診不便或者救急時也能對流感患者有幫助,前提是檢測準確、用藥精準。目前針對流感病毒的特效藥主要是奧司他韋、瑪巴洛莎韋。
注射流感疫苗,對甲流、乙流均有保護力。一般來說,接種流感疫苗2周—4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6月—8月后抗體滴度開始衰減。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暴發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一直在發生抗原漂移,每年流感病毒與前一年都會略有不同,人體在感染流感病毒或接種流感疫苗后獲得的免疫力也會隨時間衰減。因此,無論是自然感染還是接種疫苗并不代表一勞永逸,日常做好防護仍很重要。
談及流感預防,曾玫最后表示,市民還應日常加強防護,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環境衛生,平衡膳食、加強鍛煉、保證睡眠,增強體質和機體免疫力。流感高發季節,居家需要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果出現呼吸道癥狀時,要做好防護,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家庭、學校內交叉感染。(記者 顧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