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制度創新,“苗圃”變“森林”
上海自貿試驗區十周年系列觀察①
金秋時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迎來建設十周年。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黨中央在新時代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考察時殷切囑托:“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塊大試驗田,要播下良種,精心耕作,精心管護,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種的經驗推廣開來。”
10年來,上海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試制度、探新路,將自貿試驗區宏偉藍圖轉化為一幅壯闊的“實景畫”。
近日,大江東工作室走進上海自貿試驗區采訪。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就是自貿試驗區10年高質量開放發展的一個個生動注腳,讓人為之振奮。
制度創新是自貿試驗區的核心任務。上海自貿試驗區將制度建設與國際經貿通行規則相銜接,不斷創新突破。“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的302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中,近一半源自上海首創或同步先行先試的事項?!?/strong>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主任朱芝松說。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走進上海外高橋富特西一路,便來到上海永遠幸婦科醫院。這是上海自貿試驗區第一家外商獨資醫院。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后,發布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措施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之后,又進一步擴大開放,取消外商投資醫療機構的最低投資總額和經營年限限制。
一系列制度創新,吸引了日本永遠幸醫療集團的關注。2015年,上海永遠幸婦科醫院以外商獨資身份成功申請到工商營業執照。院長徐杰說:“醫院扎根上海自貿試驗區,8年接待患者15萬人次。一些有需要的患者很滿意,因為不用再遠赴海外去看病了?!?/p>
對標國際經貿通行規則,上海自貿試驗區在成立之際便推出中國首份外商投資負面清單。這是投資領域的重大突破,帶來了全新的理念——清單外的外商投資準入從審核制改為備案制。清單上的條目領域要審核,清單條目之外皆可為。
上海自貿試驗區外高橋保稅區
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外高橋保稅區,以新能源和循環材料研發為主的優美科科技開發(上海)有限公司,是今年7月由總部位于比利時的優美科集團新注冊的一家公司,項目投資約1500萬歐元,注冊資本700萬歐元?!拔覀児旧婕暗娜剂想姵卮呋瘎?、固定源用催化劑、電池材料、回收技術、數字化以及其他新業務,均是中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規劃的重點發展產業,不涉及現有的負面清單?!眱灻揽葡嚓P部門負責人張可方說。
上海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先從汽車整車制造、金融服務、醫療服務、旅游服務、增值電信、檢測認證、信用評級等60個開放領域實施,實現了一批全國首創項目落地。2013年,第一版負面清單有190條限制的領域,10年后的現在,清單已經縮減至27條,其中制造業條目已經歸零。
張可方說:“條目越少,限制越少,外資準入越來越寬廣。在上海自貿試驗區投資興業,非常便捷。”
9月26日,記者走進地處陸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廈,見到了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兼行長賴長庚。在這幢中國最高的大廈里,法國巴黎銀行入駐了整整兩個樓層。交談中,賴長庚興奮地告訴記者:“法國巴黎銀行已向中國證監會提交材料,申請設立全資證券公司,同時也在申請本地證券投資基金托管牌照?!?/p>
法國巴黎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能夠申請這些牌照,得益于上海自貿試驗區10年來建立的與國際經貿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賴長庚表示。
談起金融領域的開放,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陸芳同樣很感慨:“過去,金融領域的外商投資是有股比限制的??删驮诮鼛啄?,我們先后實現了控股、獨資,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確實是越開越大?!?/p>
受益于自貿試驗區金融領域準入不斷開放,摩根大通先是實現了控股旗下證券合資公司,此后又實現了獨資,最終成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家外資全資的證券公司。
“上海自貿試驗區走在了金融開放的前沿。”陸芳說,“近3年來,摩根大通集團對公司的投資合計達到20億元人民幣以上,我們的資本實力得到進一步加強?!?/p>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創設,則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在貿易便利化領域的一項重大創新。
上海自貿試驗區陸家嘴金融片區
什么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這是一套辦事的信息系統平臺,如同國際貿易領域的‘一網通辦’?!被貞浧鹚慕ㄔO過程,雖然近10年過去,潘小東感覺仍然如昨。作為上海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企劃部負責人,他參與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的建設。
“平臺將海關、檢疫、海事、邊檢的信息打通,極大地便利了通關貿易。它的建設過程始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充分體現貿易便利化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從企業的需求出發,既服務了企業,也服務了監管。”潘小東進一步解釋。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創設后,元初數智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最早一批參與者。聽企業相關負責人楊曉峰講述前后變化,更能體會“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帶來的改變。
“沒有平臺前,進出口的單據是一單一單地填、一單一單地錄,還要將紙質的單據送到相關部門。一個單子做完,一般要兩天時間?!睏顣苑逭f,“而現在,船到港前登上平臺,只要幾分鐘就能出稅單,人也不用‘跑腿’了?!?/p>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創設,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深刻改變。主營進出口報關等業務的元初公司,如今已成功轉型為數據與智能服務類企業,技術人員占比達到20%以上。
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向全球推薦了上海實施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改革舉措。目前,這一平臺服務的貿易企業累計超過60萬家,支撐占全國1/4多貨物貿易量的數據處理。
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
加快建立與國際經貿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上海還高標準建設全國唯一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打造貿易制度創新的新高地。
制度創新的高地,高在哪兒?為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上海海關聯合上海自貿試驗區,在張江科學城啟動了特殊物品入境便利化試點,推出生物醫藥企業“白名單”制度,探索形成了更加高效的聯合監管模式,有力推動了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
采訪中,上海海關副關長張翼表示,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基本構建了一套對標國際貿易通行規則的海關監管制度框架,試驗區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立起國際自由貿易園區通行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監管模式。
企業名稱告知承諾制、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注冊資本認繳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制……10年間,上海自貿試驗區一大批制度創新成果陸續推出,制度性試驗已由“苗圃”變為“森林”。
“經過10年的努力,上海自貿試驗區基本建立了與國際經貿規則相適應的制度體系?!鄙虾8母锇l展研究院改革創新研究所所長王果說,“制度創新成為推動上海自貿試驗區和上海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