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這個論壇求解:中國科創如何鏈接全球
9月9日至11日,被譽為中國科技外交“會客廳”的浦江創新論壇,再次高朋滿座,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12個國際科技組織的中外嘉賓匯聚一堂,圍繞“開放的創新生態:創新與全球鏈接”主題,為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而凝聚共識,攜手同行。
追蹤科學前沿、促進國際合作、鏈接技術創新,以創新為本的浦江創新論壇,每年關于科學的話題總是熱議不斷、新思迭出。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的創新如何與全球鏈接在一起?如何配置出與鼓勵原始創新相適配的科學評價體系?上海這座追逐科學文明之光的城市,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與會者交流灼見、建言獻策。大江東工作室在論壇現場感受到,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科學共同體的交流合作都不會中斷,“愛科學”“為人類謀福祉”是彼此共通的語言,因此愈是艱難險阻,他們的心靠得更近、手握得更緊,對加強國際科研合作的呼聲愈加強烈。
從參與者到發起者,國際科技合作不斷推進
ITER計劃總干事彼得羅·巴拉巴斯基在論壇全體大會發表主旨演講
在9月10日上午的論壇全體大會上,兩位外賓在演講中不約而同地帶來了中國參與國際科研合作的精彩故事,兩個故事皆與人類面臨的長期課題與重大挑戰——能源相關。
俗稱“人造太陽”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迄今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從1985年啟動至今,吸納7個成員國,參與合作國家的人口數量占到全球人口一半,其工業能力占全球的80%。中國團隊在其中的表現,令ITER計劃總干事彼得羅·巴拉巴斯基贊嘆不已。
彼得羅·巴拉巴斯基在主旨演講中講述了他眼中的中國創新與中國能力。來自世界各地的ITER裝置組件,必須非常精準才能準確無誤地組合在一起。因此,在設備接口管理、物流運輸等方面都要進行創新。他說:“中國是這項大科學全球創新鏈接中的重要一環,為實現ITER裝置的順利安裝付出了巨大努力,為ITER核心機器組裝進行了數千次復雜的起重、定位、連接和檢查活動,僅ITER核心設備安裝工程就涉及約140名中國工人、技術人員和工程師。”此次中國之行,他特地前往合肥“科學島”參觀了中國科研團隊承擔的“人造太陽”研制項目。
國際合作促成科學創新、技術發展。愛思唯爾全球首席執行官白可珊在演講中詳解中國科學家郝勇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研究啟發了蘇黎世研發領域的學者,兩位專家攜手合作,將水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燃料潛力,實現了全工藝鏈規模化,“太陽能燃油”技術推廣至國際航空市場,實現了從初始研究到商業應用的轉化。
中國是全球科技浪潮的受益方,也是全球科技進步的貢獻者。作為全球領先的科學與醫學信息服務機構,愛思唯爾以高質量的期刊和論文發表而聞名,在其旗下機構出版的《柳葉刀》《細胞》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成為常客。數據顯示,全球領域國際合作論文比例從1996年的10%上升至2022年的22%;來自中國的論文中,國際合作比例從1996年的15%上升至2022年的20%。
白可珊表示,“作為科研大國,中國在研究領域顯示出更大層面的合作價值。以凈零研究為例,中國在全球相關科研產出的占比已經達到24%。中國未來給予人類科學創新的能量將更大。”
外賓視角下的中國科研蒸蒸日上,在國際科研合作重大成果中功不可沒。而中國科學家分享的最新國際合作科研成果,昭示著新的變化:中國正在從國際科研合作的參與者轉為國際大科學計劃的發起者和組織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論壇開幕式上介紹,“國際人類表型組計劃”研究團隊已找到超過100萬個表型與基因之間的強關聯,其中一些發現可提前5年預測阿爾茲海默癥,還可以提前4年對5種常見的消化道腫瘤進行診斷,“這些發現將成為上海創新策源的一個基礎。”
金力坦言,這個由中國科學家在上海發起、20個國家科學家參與的計劃,目前在國際合作上遭遇國際科技政策等方面的屏障,他呼吁“我們需要一個科學共同體,這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中國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國際影響力的上升,為認識中國科研打開一個新視角,人們看到中國科學家正在為全人類福祉奮力奔跑。同濟大學中國科技管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霍佳震表示,“科學研究不能忘了國際科研合作這個大前提”,國際科研合作需要海納百川的胸襟和積極主動的作為。他說,今年有很多中國科學家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他本人也先后拜訪了美國、德國的學術界老朋友,“由同濟大學2014年發起,中、德、美三國聯合創辦的‘全球供應鏈管理班’已經在疫情后‘重啟’。我們要把中國的實踐經驗和技術創新運用到這個管理班,更好培養國際人才。”
“原創思想非競爭中誕生”,科學評價體系應當適配
論壇期間舉辦的全球技術轉移大會吸引眾多科技創新企業參與
本次論壇發布的六大成果之一《未來產業創新的前沿領域》報告認為,中國在類腦芯片、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學、綠色制氫、區塊鏈等未來產業創新的五大前沿領域,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成果數量均有全球占先的優勢,或正在縮小與世界先進的差距。中國科研已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與會嘉賓們的共識。
“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創新能力從追蹤為主,到跟跑、并跑、領跑‘三跑’并存,一些領域已經進入‘無人區’,需要我們自己去探索。”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原部長呂薇研究員說,建立與新發展階段相適配的科技評價體系,迫在眉睫。
順應這一呼喚,浦江創新論壇今年專門設立了“創新體系與科技評價”主題論壇,討論科學界普遍關注的這個熱點議題。
呂薇的團隊做了10項重大科技成果發展歷程的研究后發現,原創思想都不是在競爭環境當中形成的。她說,科研人員需要在穩定的研究環境里自由探索才能形成原創思想,“要鼓勵原始創新的基礎研究,需要機制保障,而基礎研究適用的評價機制是不同的,要發揮科學共同體的作用,讓同行評議評價基礎研究成果的創新性、國際影響力、人才培養等。”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認為,上世紀90年代引進國際定量評價方法,建立基于SCI論文的評價體系,在當時是很大的進步,不可否認由此帶來的量、質同升,我國SCI論文發文量從1991年的世界第15位迅速攀升至2021年的世界第2位。當然,對科研的定量評價也存在背離科學本質價值的問題,過度強調和揮舞定量評價的“指揮棒”,導致人才評價與科研資源深度綁定,急功近利的研究產生了大量對現有知識體系修修補補的科技論文,缺少真正具有開拓性原創性的成果。
“破四唯”,立新標,2018年以來的科技評價“三評”改革,也是一些專家學者關注的議題。上海科技大學、西湖大學分享了各自的改革探索經驗。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江舸認為,單一維度的評價一定有問題,科技評估的目的是促進國家科技高質量發展。上科大堅持招聘人才不以“帽子”作為條件,也不做年度學術評估;一般三年會有中期評估,6至7年后提為教授。
西湖大學則通過實行“獨立實驗室”制度,賦予人才充分的自主權。“以信任支持為前提才能培育出原始創新的豐厚土壤。”西湖大學講席教授、校長助理裴端卿認為,創新因人而異、因效而異,科學探索沒有太多特異性,因此也沒有真正完美的評估方法,“國家鼓勵新型研究型高校在科研體制上大膽探索,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自信。”
“信任是對科研工作者最大的鼓勵。科研是求真的過程,與信任相連。”潘教峰表示,應該建立責任和信任相統一的科技評價體系。科技評價應更多地從管理走向治理,通過多元參與+多方視角,變單純的結果導向為狀態導向、潛力導向,尤其對于基礎研究人員,“長周期、多階段、小同行”的評價體系更為適用。
“追光”城市上海,涵養厚植科學文化土壤
中外嘉賓在論壇茶歇時熱切交談
若把科學比作一道光,上海則是一座“追光”的城市。明代,上海人徐光啟與傳教士利瑪竇合作翻譯《幾何原本》前六卷,引入了西方公理化體系,啟蒙了我國近代科學,也開拓了中西文化交流。300年后,李善蘭在上海墨海書館與英國人偉烈亞力接力翻譯《幾何原本》后六卷,終于為這本西方公理化思想巨著的中譯本畫上一個圓。
傳承先賢之志,不懈追求科學,是上海這座城市融入血液的文化基因。因此,浦江創新論壇設立的“追光:創新的精神與動力”分論壇,引起了與會者的共鳴。徐光啟的哲思“欲求超勝,必先會通”,李約瑟之問“中國在17世紀前,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為什么現代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誕生”,穿越了時空,再次叩響科學之門。
這也是時隔幾年,文化論壇回歸浦江創新論壇。談到再次掀起對科學文化的討論,承辦方的詮釋是:科學文化是科學技術發展和創新的精神土壤和動力之源。交流、會通,是科學文化的基本內涵。
在浦江創新論壇談科學文化,總有收獲啟示。
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認為,上海能涵養出科學文化軟實力,在于上海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在于中外文化、理念在這里有機融合,得到傳播、應用和發展。
上海擁有豐厚的科學文化土壤和良好的公民科學素養,善于以創新文化軟實力涵養科技硬實力。論壇發布的《2022全球熱點城市科技創新能力指數報告》顯示,在科學研究競爭力、技術創新競爭力以及知識轉化競爭力三個方面,上海在創新能力綜合指數增長上排名第一,正成為創新引領者和高效創新實踐者。論壇發布的另一份報告《2023理想之城——邁向教育、科技與人才高度發展的全球城市》顯示,上海在全球科學家心目中的地位從5年前的十名開外上升至全球第六,尤其在國際化科技人才培養發展環境、自主培育本土優秀科技人才兩方面,上海的表現獲評“最佳”。
同時,報告也指出上海在激發青少年興趣的早期科學教育方面,在支持青年科研人員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開展自主探索創新方面,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開創性方面存在的不足。
蘇智良認為,反思不足,勇于突破,能讓未來的創新做得更好。比如,教育領域存在的“內卷”現象,從大學老師延展到小學生甚至幼托班的孩子,這不利于我們的創新,需要共同努力改變這種狀況。
(圖片均由論壇主辦方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