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前一步" 上海市一醫院將醫療資源效率最大化
市一醫院努力將醫療資源效率最大化,保障急救“生命通道”暢通高效
收治每一步都會盡力“跨前一步”
■本報記者 黃楊子 通訊員 胡楊
隨著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防重癥、保健康”,保障脆弱人群與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成了近階段醫療機構重中之重的任務。近期,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集中力量“擰”成合力,全院一盤棋,人人趕一步。通過每個單元團隊提速增效,向“速診、速收、速治”目標使勁,全力保障急救與重癥救治的“生命通道”暢通高效。
“這位患者俯臥位通氣后血氧飽和度明顯好轉,可以幫他把身體翻回來了。”1月4日傍晚,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王瑞蘭正帶領團隊在重癥監護室進行“夜查房”。一位重癥肺炎患者在經過近30小時的俯臥位通氣后,血氧飽和度從90%上升到了96%,呼吸困難明顯改善,動脈血氣指標也趨于正常。十余位醫護人員分別站在病床兩側,小心翼翼地把患者從俯臥位翻身為仰臥,又為他進行了氣管插管護理。
王瑞蘭說:“面對數量劇增的患者,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全力與時間賽跑、和死神搶人,最大限度加快周轉。”
“加快周轉”成了當下市一醫院急診急救工作的核心:預檢分流快一點、檢查檢驗快一點、配藥輸液快一點、病房收治快一點……一切舉措都圍繞著“速診、速收、速治”的目標開展。
讓每個環節都加速一些
在與重癥監護室同為急診急救“重鎮”的搶救室,記者看到前一位患者剛被送入室內,自動門尚未完全關上,護士又一路小跑與新來的一位120救護人員交接,把又一位患者用推床送入了搶救室大門。
據楊炯和陸維玨兩位護士長介紹,元旦至今,市一醫院虹口、松江兩院區急診量直逼2000人次,每日來院的救護車約190輛。
在松江院區急診大廳,兩位高年資護士“駐點”在急診綠色通道入口,專職對接來院救護車,氧氣瓶等基礎急救設備直接放置在了急診入口通道處;心電圖等關鍵檢查同樣“跨前一步”——經預檢判斷有需要的患者可在就診前完成心電圖檢查,若結果異常,直接送入搶救室或三級診室優先就診。“我們多跨前一步,就能更快篩出危重患者,讓他們盡快得到合適的治療。”南部急診副護士長范仁靜說。
虹口院區急診靜配中心里,北部急診輸液室護士長胡美琴說,近期每天需要輸液的患者是以往的3倍有余。“我們手上的活兒再快一點,患者就能盡快輸上液,每個環節都加速一些,整個急診急救單元的運行就能更快一些。”胡美琴說。
據悉,為了加快輸液室周轉效率,市一醫院兩院區都對輸液位做了幾乎翻倍的擴容。在人力運籌上也動足了腦筋提速增效:普通急診輸液的護理由一支護理團隊支援“承包”,用藥相對較復雜的留觀輸液則由另一支團隊負責跟蹤到底。
迅速擴充病區整合隊伍
急診急救團隊竭盡全力,醫院層面則快速進行統籌協調:成立了由南北兩個院區醫療副院長牽頭,醫務處、護理部等多部門參與的急診分流專項工作組,每日在急診大廳現場辦公,督導、協調急診患者分流。與此同時,醫院打破按學科、按專業收治患者的常規做法,依托急診危重病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等專科優勢,聯合其他學科為救治急診患者釋放更多物理空間。
全院病房統籌部署落地后,虹口院區呼吸科主任張旻、松江院區呼吸科執行主任賁素琴更忙了。兩院區的呼吸科都增設了病區,床位數翻倍增加,科室還承擔了全院的氣管鏡操作、新冠感染患者會診及大量的新冠普通型、輕癥患者門診診治等工作,工作量激增。兩位主任帶領團隊迅速完成了病區擴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虹口院區呼吸科病床從原本的60張床位增至120張,松江院區則由16張增至46張,大大增強了新冠感染患者的收治能力。
為幫助非急診、呼吸專業的“跨界”醫護更好照護新冠感染患者,張旻不僅利用休息時間帶領團隊建立新冠感染患者診治組套和病史模板,還抽空制定了工作手冊,開展新冠感染診療規范流程的強化培訓。同時,張旻特別開設了肺部影像專病門診,每日接診超過100位患者,為急診分流了一部分壓力。
扛下翻了5倍的檢驗需求
影像檢查和檢驗同樣是急診急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隨著患者激增,CT檢查的數量增加到了平日里的3至4倍。放射科主任張佳胤說,面對驟增的CT檢查需求,放射科在兩院區共增開5臺CT設備,技師排班人次也增加至平時的3倍。
為了減輕急診壓力,加快人員分流和檢查結果出具,放射科在門診開設了“肺炎篩查胸部CT”專項檢查,原則上可以控制在2個小時內出檢查報告。
動脈血氣和心肌酶譜是對危急重癥肺炎診斷最具臨床評估價值的兩個指標,也是近期急診檢驗數量較以往大幅增加的項目。檢驗科團隊在婁加陶主任的帶領下,優化急診檢驗流程,協同急診檢驗和大實驗室檢驗協同,并增加急診檢驗排班量,硬是扛下了比平時翻了5倍的門急診檢驗需求。
同時,檢驗科實時動態調整配備情況,確保把人力物力用在“刀刃”上。一旦急診的檢驗樣本出現積壓情況,就立刻將樣本轉運至門診的大型檢驗設備上進行分析。
面對急診與重癥救治的嚴峻考驗,市一醫院努力將現有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牢牢守住患者生命保障的底線。
(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