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院線下門急診量平穩,線上感冒專病門診受青睞
上海落實落細“新十條”后,優化調整防控措施不斷出臺,遍布全市的127家發熱門診作為醫療機構“前道哨兵”,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疫情變化。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近兩日采訪時了解到:多家醫療機構門急診及發熱門診人數穩定,總體有序平穩。
為解決市民更多就醫需求,“線上病毒性感冒專病門診”紛紛開出,專家提醒市民: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如癥狀輕微無需前往醫院,家中對癥服用藥物即可,以此減少院內交叉感染幾率,將寶貴醫療資源留給重癥及危重癥感染者。
門診數量變化不大,急診相對平穩
記者獲悉,近幾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門急診沒有明顯增加。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內,近三日急診就診人數日均千人次,發熱門診日均接診60-70人次,尚未出現明顯增高。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內,門診增幅10%左右,急診相對平穩。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進入秋冬季后,門急診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兒童好發的甲流、乙流。
岳陽醫院醫務處副處長趙震宇告訴記者,近一周發熱門診就診者癥狀都很輕,沒有轉重癥跡象。急診日均300人左右,與往年持平,預計下周一波降溫后,陸續會有所增加。至于門診,近來不少市民未雨綢繆提前配藥,門診量增幅約為10%。“配藥人群‘消化’掉以后,門診人數估計會有所回落。”專家表示。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自9日起,一周七天門診全部正常開放。近兩日,十院門診、急診和發熱門診接診人次略有增加。以10日為例,醫院門診量近5000人次,急診近800人次,均與往期周末差不多。發熱門診接診123人與以往持平。“每年冬季都是流感高發時期,和往年同期相比,目前就診量變化還不大。”十院負責人介紹。
調整空間流程,未雨綢繆應對可能高峰
應對可能出現的感染者就診高峰,全市多家醫院已部署完善流程。仁濟醫院門急診辦公室負責人樊翊凌介紹:在發熱門診內,醫護人員將根據就診患者情況,按照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采取不同的處置方式,同時對診區做了相應的擴容和應急部署。
“針對輕型和普通型患者,以東院區為例,將原有的2個診區擴充至4個診區,共計8個診位,同時簡化就診流程,通過協定處方和規范病歷記錄等方式,縮短發熱患者等候時間。” 樊翊凌透露,仁濟醫院南院區和西院區同樣實施了床位擴容和增設發熱門診舉措。針對重型和危重患者,仁濟醫院東院區和南院區調整了感染病房床位,增設床位數超過50%。隨著疫情和防疫政策調整,還將進一步征用病區以及住院樓層,擴容增量。
岳陽醫院內目前發熱門診單診室診療尚未飽和,“我們配足了4間發熱門診及后備力量,同時簡化流程,感染者抗原結果出來,不必在院內等候核酸,減少在院滯留、聚集的時間,最大程度減少醫院交叉感染風險。”趙震宇說。
而十院急診已開啟三區劃分,將陰性患者、陽性患者和無核酸證明的患者分流管理。“考慮到后續可能出現的情況,醫院已啟動對發熱門診的調整升級,增加發熱門診診區空間,和抗原陽性患者就診的診位。”相關負責人表示。
開設線上感冒專病門診,合理有序分流
減少前往醫療機構次數、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常態化防控中發揮作用的互聯網醫院,成為市民看病配藥的好選擇。記者獲悉,多家醫療機構開出病毒性感冒專病門診。
以仁濟醫院為例,線上病毒性感冒專病門診(發熱門診),可讓居民足不出戶得到權威咨詢意見。智慧醫療發展處處長王春鳴介紹,互聯網門診主要適合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無基礎疾病或基礎疾病穩定,全程接種新冠疫苗且年齡低于80歲的患者在線就診。專病門診醫生會視病情需要開具藥品,并通過第三方平臺送藥到家。據統計,本周五、周六兩天,互聯網醫院已接診近兩千名患者,較上周有明顯增長。
近兩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互聯網醫院就診量較平日增加約20%,大部分患者需求是開具常規藥品。十院互聯網醫院全年無休,目前全線開辟夜門診,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日8:00—22:00,診療科目覆蓋全院所有臨床科室。患者還可享受“一老一小”代配藥、跨院復診、大病醫保復診、快捷續方開藥等各種服務。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好地提供線上便捷服務,近期互聯網醫院將增設病毒性感冒專病門診和互聯網特需門診。”
醫學專家最后提醒:感染新冠病毒不可怕,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按照居家用藥指南對癥即可。如市民出現以下癥狀,需要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體溫持續高于38.5度或心率持續增快(超過100次/分)超過三天;持續不能飲食,或腹瀉超過2天;發熱伴有明顯呼吸困難、胸痛;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兒童出現嗜睡、拒食、腹瀉或嘔吐;孕婦出現頭痛、頭暈、心慌、憋氣、腹痛、胎動異常;氧飽和度小于95%。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