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av影院免费看,99久久精品无码一,AV综合色无码不卡,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

吃得安心,住得省心,過得開心!楊浦這些社會組織為老人生活增添暖意

2022年12月08日16:08 |
小字號

社會的建設與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百姓的滿意。而對兒童、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保障,更是彰顯城市溫度的關鍵一環。近年來,楊浦區民政局廣募英才,引領諸多社會組織聚焦為老服務,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兜牢民生底線。

讓老人“吃”得安心:

日送5000份風雨無阻,科技助力送上“暖心餐”

中午11點,家住楊浦的李阿婆拿到了騎手王師傅送來的套餐。葷素搭配,咸淡適中,米飯軟爛易消化,這個套餐她已經連續吃了一年余。“飯菜分量足,味道好,每天都準時送上門。我們不用出門‘買汰燒’,大大解決了生活難題。”

同一時間,位于遼源西路上的江浦路街道康善睦鄰小廚也迎來一天的用餐高峰。噴香酥軟的煎帶魚,酸甜可口的糖醋排條,還有冒著熱氣的紅燒鴨腿……不少周邊居民已習慣來此用餐,并親切地稱之為“社區大食堂”。

科技助力高品質養老。如今,在不少睦鄰小廚里還用上了“打菜神器”,可實現“自助稱重,按需選用”。若是胃口一般,食客們可以選擇一種菜夾兩根或舀一勺,每種菜都嘗嘗味道。“這里的紅燒肉,可以只取一塊,很符合我們老年人的吃飯習慣。少量取餐,結算價格也實惠,不浪費食物,更不花冤枉錢。”林老伯笑著說。

這些服務,都來自楊浦區的一家社會組織——“老友記”。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上海老齡化程度日益增長,對不少高齡獨居的老人們來說,高溫天開火做飯、寒冬季冰水洗菜,成了難以完成的任務。2017年1月6日,上海楊浦區老友記智慧助老服務中心在楊浦成立,致力于開展科技助老咨詢及調研,推進科技助老項目實施及應用。5年多來,中心遵循“互聯網+”理念,以互聯網為平臺,累計為長三角12個區,73個街道(鎮)提供各式各樣助老服務,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疫情期間,楊浦線上訂餐客數直線上升,“老友記”主動聯系居委會統計送餐需求,并將聯系電話、訂餐服務等公布在官網上,供居民自行訂購。

今年,“老友記”還對現有軟件程序和硬件設施進行了升級,探索開發出一個集伙食提供、騎手配送、平臺研發為一體的為老助餐一站式數智化服務系統,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快速、準確、有效地滿足居民們的用餐需求。

在平臺工作人員和配送騎手的共同努力下,長期以來,“老友記”保質保量地將餐盒送到老人手中。目前,“老友記”為上海5000位老人提供365天全年無休送餐上門服務。機構創始人柴勇,更被聘請為上海市養老服務行業協會助餐服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在談及自己的創業初衷時,柴勇說:“我從小是由奶奶帶大的,后來我高中的時候,奶奶中風了,我卻沒有能力照顧,覺得很難過。創建這家社會組織正是希望在養老方面做一些努力,讓更多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讓老人“住”得省心:

科學評估合理定位,讓長護險大放異彩

滿足老人的餐食需求,只是眾多為老服務中的“冰山一角”。

在多數老年人仍然選擇居家、社區養老模式的當下,上海已逐步形成“9073”格局——約90%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專業機構養老。然而,許多家庭卻面臨老人無法下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困擾。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失能人員基本護理需求,楊浦區開始組織成立老年照護評估中心。就這樣,上海楊浦區云養老年照護評估中心應運而生。

“云養”成立于2017年11月,承接了楊浦區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項目,負責長白、控江、四平,延吉等街道的老年人照護需求初評和復評工作。由于原有評估申報步驟多、程序繁雜,老人們申報不方便,“云養”工作人員結合工作實際,自主開發了信息化評估系統,簡化步驟、提高效率,第一時間安排評估人員上門評估,科學記錄老人身體狀況,使評估工作更加客觀合理。

在評估過程中,“云養”評估人員耐心細致地向老人們解讀評估政策,通過上門走訪的方式,對老人提交的特定疾病、相關個人疾病史、現場體格檢查等信息進行現場采集,以確認遞交材料的真實性。為確保評估等級更加科學、客觀、公正,“云養”評估人員還從老人自理維度和疾病維度出發,將兩者相結合綜合作出判斷確定評估等級。

面對未來,機構負責人表示,“云養”作為一家專業的老年人需求評估機構,必須保證評估過程公平、公正、公開,評估結果符合護理照料的實際定位,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有需要的老人得到切實照顧,感受到社會溫暖與人文關懷,讓長護險在老人的生活中大放異彩。”

讓老人“活”得開心:

把時間“存”進銀行,實現高品質銀齡互助

“顧阿婆,我來了,昨天給你帶的小菜記得吃了嗎?”下午兩點,長海路街道居民楊阿姨敲開了鄰居顧阿婆的房門。兩人一邊看著電視,一邊聊聊家常,親密如同姐妹。

2020年8月,楊浦啟動試點“時間銀行”計劃,呼吁年輕人或退休不久的“小老人”走進社區,為“老老人”提供服務。這就相當于將時間“存”入銀行,待他們自身也成為高齡老人,就可以將服務時間重新“取”出使用,享受下一批志愿者的服務。年僅七旬的楊阿姨,正是“時間銀行”計劃的服務者之一,而已八十多歲的顧阿婆,則是她的結對對象。除了平日里結伴娛樂,一旦顧阿婆有任何身體不適或遇事需要幫助,也會第一時間聯系楊阿姨。

存儲時間,銀齡互助。這一模式新奇的項目在楊浦推廣,由楊浦區民政局牽頭,楊浦區老年志愿者協會承辦。楊浦區老年志愿者協會是一家誕生于2010年11月的社會組織,同時負責在轄區內組織老年培訓、文體宣傳等為老服務,最擅長的就是與老人打交道。承接“時間銀行”項目后,協會助力在區級層面設立1個總行,將分散于12個街道內的養老服務志愿者以街道為單位進行整合,設立服務機構,建立志愿者信息綠色檔案館。通過總行、分行、服務機構的分層管理,實現鄰里、社區、街道三級網格化的志愿者管理模式,對志愿者團隊進行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不同于傳統單向型為老服務模式,“時間銀行”更注重于雙向型服務輸出,旨在倡導“以時間換時間,以服務換服務”的志愿服務理念。通過對接中國銀行大數據平臺收集數據,整合養老服務志愿資源,創新養老服務與需求對接模式,擴大養老服務社會參與,鼓勵更多有能力的低齡老人,熱心于公益事業的社會人士和有志于公益服務的青年學生等參與養老志愿服務,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和諧氛圍。

根據聊天慰問、文藝演出、智能設備應用培訓、養生講座等不同類型,“時間銀行”街道分行不間斷發布需求,志愿者再通過楊浦區“時間銀行”小程序,查看養老服務需求的發出地址、需求時間、需求類型、需求人數等信息,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務項目。項目開展至今,累積產生活動需求778次,培訓21場次,參與人員達576人,在線注冊人數達4195人,入駐團隊達16個,參與服務志愿者2102人次,受益人群達33289人次。

“要趁著還來得及,去多關心一些需要幫助的人,與值得付出的人共同分享生活,同時也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打算。”有志愿者表示。

每個人都會變老。在變老的路上,你我都需要別人的關懷和幫助。“時間銀行”大膽探索雙向奔赴模式,讓生活更有溫度,更有活力,也讓愛的火苗傳播更廣、更久。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沐一帆、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