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劇場到大劇院 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扎實前進
從宛平劇院的小劇場,到天蟾逸夫舞臺的大劇院,上海滬劇院2013級青年演員們正以“芝麻開花節節高”的速度快速成長。11月7日傳承版滬劇《陸雅臣賣娘子》、11月8日《庵堂相會》、11月9日《滬劇折子戲專場》,剛剛過去的三天,他們以蓬勃的朝氣重現滬劇經典流派唱腔,讓申城觀眾過了一把戲癮,見證了滬劇藝術的傳承有序。
一步一臺階 青年演員在磨煉中成長
青年傳承版滬劇《陸雅臣賣娘子》《庵堂相會》是兩部堪稱滬劇“教科書”級的經典劇目,劇中不僅有上海早期城鄉社會的生活氣息和文脈記憶,還有“文派”“丁派”“石派”“解派”“邵派”“王派”“楊派”“春派”等經典流派唱腔,對滬劇青年演員打實基本功具有重要意義。兩年前,上海滬劇院就開始對這兩部老戲進行提煉加工。舒悅擔任這兩部戲的導演,他就像這些青年演員的“領路人”,從講述故事、熟悉人物、揣摩人物開始,從每一個唱腔和吐字中,去校準“流派”的準星。而眾多老藝術家的坐陣,手把手指導,也讓這些年輕演員在流派傳承的道路上一步步走得穩健、扎實。
今年9月,這些青年演員們挑梁主演的《陸雅臣賣娘子》和《庵堂相會》正式搬上舞臺,在宛平劇院小劇場連演6場。青年演員李秉儒是《陸雅臣賣娘子》的陸雅臣,在昨天的折子戲《楊乃武與小白菜》《雷雨》中分別飾演楊乃武和魯大海。經過幾部骨子老戲和經典折子戲的排練,他的主攻方向定為邵濱孫的“邵派”。老戲的學習讓這位青年演員獲益匪淺,不管是念白、唱腔基本功都更加扎實。“比如說,賦子板很快,很考驗人,氣息要穩,不能斷,唱完之后,音還要在里面。”
從宛平劇院小劇場到天蟾逸夫的大舞臺,舞臺更大了,觀眾也更多了,這對青年演員來說是挑戰也是動力,而他們也在這一步一臺階中,積累了經驗,實現了成長。李秉儒表示,大舞臺對演員的人物呈現、情緒表達要求更高,“如果不到位,很難把觀眾帶到戲中來。”青年演員陳悅音也表示,“相較于小劇場,大劇院會有更多觀眾距離舞臺較遠,這就需要演員在動作以及表情呈現上,要適度地‘外放’一些。”
對舞臺的逐步適應,也讓演員們變得不再怯場,能有更多的心神投入到人物的塑造中去。觀眾的熱烈反應,讓他們信心倍增。“以前在后臺候場會比較緊張,但經過了這幾次舞臺上實打實地磨煉,感覺不那么緊張了。舞臺上有什么小岔子,自己也能靈活處理了。”陳悅音表示。
創排小戲 以另一種方式對滬劇“探根溯源”
這些青年演員的成長,舒悅算得上是一個見證人,對于他們的表現,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滿意!”,認為“每個人都發揮的不錯”,而且“老藝術家們對他們的表現也很認可”。
作為這群年輕演員的“領路人”,舒悅還嘗試多種方式帶領他們進行滬劇的“探根溯源”。在11月9日上演的滬劇折子戲專場中,有一出滬劇小戲《親情》,這出戲就是由舒悅和一眾青年演員共同創作的,從編劇到導演到唱腔設計,都是“在場各位”的親力親為。
“今年疫情封控期間發生了一些感人的故事,我們也都是親歷者,怎么把這些青年演員調動起來,讓他們去嘗試著表達時代?我就拉著他們開了個視頻會議。”舒悅讓青年演員們去收集素材,并將這些小故事寫下來,為小戲做準備。最終,演員們交上來4個小故事,舒悅梳理、整合后,選了其中一個呈現在昨天的舞臺上。“從編劇到導演到唱腔,都是自己搞,每一個字都是原創的。”
這個經歷對演員們來說都是第一次,但他們呈現出來的面貌和精神讓舒悅很欣喜。唱詞不會寫怎么辦?試著寫!寫好了有舒悅來把關,“這句話滬劇里沒這個表達,改掉,這個字不押韻,改掉。”第一次接觸,問題總是難免,但“他們愿意嘗試,表達也很直接、接地氣。而且也很善于思考,經常會問‘為什么?’”。而這個喜歡問“為什么”,被舒悅認為尤其難能可貴,“王盤聲老師以前就經常跟我說,要多問幾個‘為什么’,知道了‘為什么’,就能更好地理解人物,塑造人物,就會知道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
最終,這出講述親朋之間深情的小戲《親情》,被搬上滬劇舞臺。以經典的流派唱腔,把純正的滬劇味道傳遞給了觀眾。
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團團長吳爭光親眼見證了演員們的一步步提高。他告訴記者,為了繼續打磨演員的基本功,讓他們在流派學習和傳承上繼續精進,接下來,青年演員將排練傳統滬劇《孟姜女過關》,并通過排練《雷雨》,讓演員們深挖人物內心,豐富塑造人物,“還有老藝術家們的經典唱腔、折子戲也要繼續學習,讓滬劇的流派傳承精彩紛呈”。據了解,演出結束后,滬劇院將邀請專家和觀眾代表召開研討會,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青年演員更好地成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