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熱帶高壓回歸,上海又近高溫線!記得報紙上的氣象預報?最早可追溯百余年前
在度過了難得的清涼周末,上海市民又要感受熱度啦。上海中心氣象臺預報顯示,隨著副熱帶高壓進一步北抬,申城本周氣溫又有上揚勢頭。今天(29日),上海最高溫上升到33℃,周二暖空氣趁機加強,最高溫沖向34℃。
好在這一波增溫強度并不大,遠遠不及7月到8月中上旬的那波。雖然本周初刮的偏南風會帶來悶熱感,但這是短暫的,因為新一股冷空氣就要來了。
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冷空氣已經浩浩蕩蕩出發,本周四川盆地、江南和華南的高溫將一路被清退。受冷空氣影響,上海周二、周三會有一次陣雨或雷雨天氣,周三最高溫隨之下調到27℃。從周四開始,上海正式進入9月,清涼的舒爽感會更明顯,暑氣消散,后半周最高溫都不足30℃。
不過,本周的天氣還有些不確定性。昨天下午,今年第11號臺風“軒嵐諾”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預計今起3天對我國海域沒有影響,但后期路徑還不確定。大家可能對“軒嵐諾”這個名字有些陌生,它來源于老撾,意思是老撾的一個國家保護區的名稱。
“軒嵐諾”取代的是“洛坦”。2016年第26號超強臺風“洛坦”重創菲律賓,因此在2017年2月于日本橫濱舉行的亞太臺風委員會第49次屆會議中將“洛坦”除名,并由老撾于2018年提供新名稱“軒嵐諾”(Hinnamnor)以取代之。
臺風帶來的強大風雨會給航線帶來影響,上海其實很早就開始針對船運發布氣象警報了,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在報紙上刊登氣象預報信息的傳統也源自這個年代。如今屹立在外灘核心區位的外灘信號臺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圖片正中間即為外灘信號臺
歷史上最早利用信號電碼發送氣象警報是在1861年,發源于英國,目的是為了保駕航船運行。上海在全球起步較早,開埠后,來自英國和法國的傳教士們先后在上海開展氣象觀測活動。1872年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在建立了徐家匯觀象臺,正式開始氣象觀測,這是中國境內沿海的第一座觀象臺;1873年起徐家匯觀象臺開始在報紙上發表氣象觀測情況,并在海關的布告欄每日公布中國和日本部分地區的天氣情報,使得航船離港前能及時獲得氣象信息。
1873年,大名鼎鼎的輪船招商局成立了,其陸續開辟了多條國際航線。考慮到輪船航行安全的需要,輪船招商局于1882年經清政府核準,向徐家匯觀象臺架設電話線桿以便及時獲得氣象情報。后改為在外商及輪船公司集中的外灘建立氣象信號臺。
早在1879年臺風侵襲上海造成重大損失后,時任徐家匯觀象臺臺長能恩斯就發表文章提出要建立氣象警報信號臺。1883年,能恩斯寫信給當時的管理部門,強調了建立氣象信號臺的必要性。
1884年外灘信號臺成立并正式對外服務,這是亞洲太平洋地區最早建立的信號臺之一。信號臺的業務由徐家匯觀象臺領導,臺長由徐家匯觀象臺臺長兼任,氣象警報和授時信號均由徐家匯觀象臺決定發布,所以外灘信號臺實際上是徐家匯觀象臺對外服務的“窗口”。
初建時的外灘信號臺僅是在一間小屋旁豎立一根木桅桿,上部懸掛氣象警報信號,并有風球指示風向。因過于簡陋,1907年3月,新信號臺動工,新建筑基礎采用木樁,上部則由鋼筋水泥建造,圓柱體,在塔頂建9米高的報時球桅桿,總高約49.8米,還添置了氣候記錄器、風速計、精密時鐘等儀器,更換了帶有平衡錘的報時球,裝置了信號燈等,新建的信號臺于1908年6月開始運行。
外灘信號臺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每天在桅桿上升起不同形狀和顏色的信號旗,標明不同的天氣信息及預告警報,之二則是每天中午將升在桅桿頂上的子午球降落,報告中午12點的標準時。
徐家匯觀象臺根據船長和海員們的意見,不斷改進提升信號發布,后研發出了一套“外灘信號臺電碼”,共有32個方位用數碼。上海如今使用的“藍黃橙紅”預警,以及香港使用的熱帶氣旋警告風球信號,都脫胎于“外灘信號臺電碼”。
即使在戰爭年代,外灘信號臺依然堅持運作。1993年由于外灘道路拓寬,外灘信號臺1907年建成的主塔體實施了平移保護。2012年,再次進行全面修繕,到2021年外灘信號臺開始進行保養維護工程,主要內容包括整治墻面滲水、處理鑄鐵欄桿脫落銹蝕以及整修屋面等。
2021年外灘信號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