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應對不確定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穩住基本盤
8月16日,2022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上海舉行。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市黨政主要領導齊聚一堂,總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的工作成效,分析長三角地區肩負的新使命新任務。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每年的長三角主要領導座談會都備受關注,尤其是2018年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每年的會議召開,都成為人們觀察這一重要區域一體化發展水平的重要窗口。
細數今年座談會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世界級”“國際化”“跨省域”等關鍵詞出現頻率頗高。這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部署,闡釋著會議所提出的目標——“以更高質量的一體化助力現代化建設的新實踐,以一體化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圍繞核心大城市,打造現代化都市圈
2022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成果發布現場
座談會期間舉行了第四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舉辦論壇的場地一旁,十余面大型展板繪制了長三角三省一市的一體化進展與高質量發展水平:
2021年長三角地區GDP在全國占比達到24.1%,研發經費投入在全國占比達到29.8%,進出口總額達到14.1萬億元,占到全國的36.1%,同比2018年增長了27.7%。
長三角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和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在全國已形成產業優勢集群,目前,長三角的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在全國占比為58.3%,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在全國占比均約為三分之一。
長三角進一步深化開放合作,持續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不斷增強。2021年滬蘇浙皖自貿試驗區貨物進出口總額3.1萬億元,占全國自貿試驗區的46.2%,實際使用外資總計1042.6億元,占全國自貿試驗區的48.9%。
……
透過這些數據,長三角經濟壓艙石、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的地位可見一斑,也顯示了長三角地區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肩負重大責任。此次座談會明確表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著力穩定市場預期、強化要素保障、加強經濟調節,暢通長三角區域物流人流,加快推進跨區域重大項目建設,深入開展“滿意消費長三角”行動,勇挑大梁,為全國穩住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
“長三角作為經濟發展條件最好,一體化程度也最高的城市群,理應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過程中起到標桿性的作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認為,對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來說,一個焦點在于,如何認識城市群內部以大城市為主的都市圈與相對偏遠的外圍地區之間的關系:為了引導更高質量發展,應該圍繞幾個核心大城市,打造現代化的都市圈,形成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促進各項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長三角正在構建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為中心的4個都市圈。都市圈內部,外圍城市的人口向中心大城市集聚,城市之間的GDP總量差距會拉大,但數據顯示,在人口流入和流出地之間,人均GDP的差距實際上正在縮小。“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過程中,統一市場的建設,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的正在發揮作用,其中制造業的規模化驅使上下游企業在都市圈內部集聚,中心城市的服務業的發展更強,不同城市之間就呈現分工深化、優勢互補、梯度發展的格局”,陸銘說,對于相對外圍的區域來說,隨著人口向大城市的集聚,可以不要太在意地區GDP的總量,而應該在意人均GDP的水平。
一體化發展,把因省界“拉開的100公里”縮短
位于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內的朱家角古鎮
在與會專家看來,省界仍然具有市場分割效應。以車輛為例,跨省距離200公里的城市之間的對車流量,約等于同省距離300公里之間的城市對車流量,相當于一條省界的存在,會將跨省的兩座城市“拉開”100公里的距離。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推動上海與近滬區域及蘇錫常都市圈聯動發展,構建上海大都市圈。在上海大都市圈周邊,對長三角一體化破除跨省界市場分割體會最深的,莫過于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同屬于示范區的上海市青浦區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元蕩湖僅約幾百米的水面將兩地道路分成了斷頭路,臨近居民開車通行兩地要繞20公里,約40分鐘。2020年11月,元蕩兩側東航路連接康力大道工程貫通,兩地通行時間縮短到5分鐘,把因省界“拉開的100公里”縮短了。
在滬蘇浙共建的示范區,這樣破除省界市場分割的探索已經越來越多,迄今在生態環保、設施互通、產業創新、民生服務等領域,已推出88項具有首創性的創新成果。其中38項由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全國復制推廣。在最近關于異地租賃提前住房公積金的探索中,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工作生活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提取公積金的跨省“同城化”。
今年6月30日,在示范區先行啟動區,總投資50億元的10個項目開工,但與一般投資項目不同的是,這些項目不少都需要跨越省界。“不是依靠行政權力垂直傳導來實現,而更多通過平級行政區域共商共建,規劃、土地、審批、動拆遷和建設施工,都需要大家把不同手上和管理方式形成統一的、可實施的制度安排”,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說。
示范區的探索,是在為長三角在更大范圍內構建統一大市場做探索。
此次座談會指出,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加快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高水平共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協同辦好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依托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盟,深化制度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合作。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與其他區域重大戰略加強聯動。共同開展長三角區域性“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臺建設試點。
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上海陸家嘴
除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被寄予厚望的還有浦東新區、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等區域。
細讀針對這些區域出臺的國家級文件中,浦東要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臨港新片區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等為重點,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要加強服務長三角的功能平臺建設,推動要素交互融通,促進公共資源普惠共享,為長三角走向國際提供商務、貿易、交通等領域的高端服務,顯著提升服務長三角和聯通國際的能力。
這些布局,顯露出國家對長三角區域繼續擴大開放、與世界聯通、代表我國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殷切希望。四地亦積極落實,在此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蘇滬蘇浙皖簽訂了一批重大合作事項,包括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和“一帶一路”建設深度融合,簽署了共同打造長三角“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臺框架協議;上港集團和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簽訂了深化小洋山區域合作框架協議。
今年上半年,經歷疫情考驗的長三角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4萬億元,穩住了經濟基本盤。前7個月,四省市進出口同比增長11.7%,比上半年增速提高2.5個百分點;7月當月同比增長25.7%,對全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五成。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長三角要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推動共同富裕、實現生態綠色發展等方面攜手攻堅突破,更好發揮經濟壓艙石、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的作用,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更好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更開放、更便利、更親近的長三角,值得期待。
(圖片均為巨云鵬攝)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