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神場面!數百棟樓、四萬居民,上海康城有序完成三輪核檢
【“特殊精神 特殊擔當”——上海抗疫系列故事之十六】
“小區剛做完第三輪核酸檢測,我回辦公室吃兩口飯。”3月21日深夜11點,記者終于等到上海閔行康城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張軍萍的電話。那天下午,記者撥通她的手機聯系采訪,被告知“正要出門組織小區檢測,結束后等我回電”,沒想到一等就是10個小時。
康城是上海最大的半開放式社區,有286個樓棟,總面積達208萬平方米,居民人數近4萬,設置4個居委。這幾天,一段小區居民“運動會入場式”排隊核酸檢測的視頻紅遍網絡,讓記者好奇:這個特大社區封閉篩查如何運轉?
“9個小時做完3.6萬人的篩查,簡直是個奇跡。” 張軍萍說,“靠的是志愿者奉獻和居民群眾配合。”
3月16日凌晨5點,根據防控流調要求,上海康城進入封閉管理,人員只進不出,展開為期48小時兩輪的核酸檢測,檢測點位定在康城實驗學校操場。
“這么大的社區,光靠居委干部肯定不行。”接到通知,社區第一時間向上師大康城實驗學校、康城幼兒園、康城嘉臣愛伊幼兒園3所學校的家委會和康城中青年志愿者發出召集令。一呼百應,600多名志愿者積極報名,近250位物業安保人員加入。志愿者自發成立防疫指揮部,協調各條線工作,制定流程方案。志愿者們被分為醫護輔助、內場PDA掃碼、帶隊、內外場秩序維護、物資調配等組。學校操場貼上不同顏色的引導標識和一米安全線。
為了避免人群聚集、排隊過長引發交叉感染,志愿者借鑒世博會參觀排隊經驗,由總調度根據內場檢測進度控制外場排隊人數。以年輕爸爸為主體的社區特勤先鋒隊,適度提前,分區逐棟通知居民下樓集合,再由各自樓組長帶隊前往核酸檢測點,于是就有了視頻中舉牌入場的“創意”。20人一組混采,為了確保每管試劑準確無誤,每支隊伍一頭一尾由兩位志愿者領頭、押陣,將居民送到對應檢測位。
“小程序無法登陸、二維碼暫時無法生成的居民,不要著急,先等一下。有二維碼截圖的居民,請聽從志愿者指揮,依次成隊走向檢測點位。”碰到“卡殼”,居委干部當機立斷,首先召集已有健康云二維碼截圖的居民,編組送到核酸檢測點位。沒有二維碼截圖的居民,則另列隊伍,由志愿者幫助登錄。
流程不斷優化,每位居民從排隊到完成檢測整體控制在10-20分鐘。不少居民驚喜,“檢測速度比想象中快,隊伍很有秩序”。
事急人多,總有小插曲。兩輪核酸正趕上天氣從暴熱到大雨的轉換,頭天因為陽光熾烈PDA掃描儀反光無法使用,第二天又要擔心不要讓老人孩子受寒。志愿者們及時調整細節,烈日下在工作臺放上紙箱遮擋陽光,風雨中為“大白”送上暖寶寶。學校主動開放教室,供志愿者休息和手機充電,愛心組送來巧克力和能量棒,宣傳組在現場擷取溫暖片斷發到群里安撫情緒。兒童檢測時因為抗拒突然跑走、個別居民不愿意和家人分成兩隊等,讓人難以預料的情況不時發生,但“大白”“大藍”們努力化解……
張軍萍(右)與社區干部商討工作
“疫情下,我們要堅守志愿者崗位。” 53歲的居民朱禮軍,從1992年至今,一直活躍在志愿服務一線。在核酸檢測現場,他身穿志愿者馬甲,不停維持排隊秩序,調整居民安全距離,汗水濕透了衣服。
今年45歲的張軍萍,從事社區事務19年了。“這是我工作以來遇到的難度和強度最大的一次集結,我為我們的干部、志愿者和居民感到自豪!”
(視頻、圖片除署名外由受訪單位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