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內衛生死角堆滿垃圾怎么辦?一個舉措讓居民投訴變“點贊”
“哎喲,都是垃圾,臟死了!”“這片空地放在這里也是可惜了”......
在寶山區友誼路街道寶林二村北小區內,89號樓到92號樓之間有一塊空地,常有個別居民把各種垃圾隨意丟棄在內,影響周邊環境整潔。長期以來,那里形成了一個衛生死角,居民對此意見很大。
曾經的空地。
居委在了解情況后,把這一問題上報到街道,后通過各個職能部門的商討和配合,決定在此處修建健身步道,讓衛生死角成為居民家門口的健身場地。修建步道的議題很快被發布在社區通議事廳平臺,得到了很多居民的點贊支持,對于新的健身步道,大家充滿期待和好奇。
步道到底怎么建,也不是居委說了算。居委干部巧用“社區通”平臺進行意見收集,讓居民們就步道的顏色、步道旁是否需要配備小型健身器材等細節問題,充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集思廣益。
與此同時,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三駕馬車”并駕齊驅,一齊上門向居民發放征詢單。步道修繕期間,社區每周五都會開一個“修建步道碰頭例會”,居委、物業、業委會將居民的想法放在臺面上,請大家商議。比如關于跑道路線的設置,居民意見產生不一致,有的認為要直線型的,有的居民則覺得曲線型的路線土地利用率更大一些。碰頭例會上,大家各抒己見,以理服人,最終確定了大多數人滿意的步道樣式。
施工現場。
而在步道施工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令大家很“頭疼”的事情——經過一天的步道施工后,有的居民對于新的小步道“躍躍欲試”,于是晚上趁著修建休息的空檔上去走了走。到了第二天,其他人就會看見未完全成形的步道上留有腳印,不太美觀。為了讓步道修建快速完成,讓居民早日使用上健身步道,很多黨員群眾紛紛在社區通或者居委會報名,做一名步道維護志愿者。
老居民張衍今年60歲,是維護步道志愿活動的發起者。退休后,張師傅一直熱心參加小區的各項志愿者服務。在一次日常巡邏中,張師傅偶然間發現還未完成的步道上有歪歪扭扭的腳印,覺得十分痛心,便自發地組織了一些志愿者進行步道巡邏,還在上下班高峰時間提醒居民不要踏上還未修繕好的步道。來來往往的居民看到這樣一群熱心可愛的志愿者,也紛紛加入步道志愿者的隊伍中。經過大家的齊心努力,步道最終如期修建完成。
多了一個家門口的步道,許多居民不用走出小區就能鍛煉身體,年紀大、腿腳不便的老人也對這樣一片場地十分滿意。在社區通上,越來越多居民曬出了日常鍛煉的照片,幸福感和滿足感溢于言表。
建成后的步道,提供了方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