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氣首個火儲聯合調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
啃下“硬骨頭”,分得“大蛋糕”
上海電氣首個火儲聯合調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補齊儲能全場景應用
■本報記者 俱鶴飛 宰飛
上海電氣首個火儲聯合調頻項目——廣東粵電大埔電廠儲能調頻項目去年底投入商業運營。連續兩個月試運行期間表現不俗,項目兩臺機組綜合性能指標進入市場前10%,調頻凈收益在市場排名前列。這也意味著上海電氣在儲能領域已實現全場景覆蓋。
頻率是衡量電能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雙碳”目標下,風電、光伏行業迎來廣闊發展空間。不過,由于風、光發電具有波動性和間歇性,給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帶來一定挑戰,電網面臨著巨大調頻壓力,儲能調頻成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新能源發電占比逐漸上升,國內儲能調頻裝機將保持8%的年增長率,釋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
具體而言,儲能調頻是指通過儲能電池快速釋放和吸收有功功率的優異性能,提高電網穩定水平,從而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在調頻性能方面,“火電+儲能”系統聯合調頻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傳統火電機組加裝儲能后,可縮短機組響應時間,提高調節速率及精度,顯著提升調頻綜合性能指標。
上海電氣在儲能領域已耕耘多年,唯獨調頻儲能領域沒有涉足。要分享這塊“大蛋糕”,廣東粵電大埔電廠儲能調頻項目正是上海電氣著力把握的一個切入點。
2020年6月,上海電氣中標這一項目。不過,項目成功并非易事。大埔電廠在設計之初并未考慮加裝儲能,電廠內控制室的屏位排布沒有預留相應空間。上海電氣技術專家在仔細查看現場,反復與電廠溝通后,提出了“母線橋”方案,即在不移動現有屏柜的情況下,把原開關柜的母線通過跨接方式延伸到新的開關柜。
上海電氣抓住兩次很短暫的停機間隙,完成了大埔電廠儲能調頻項目,啃下了“硬骨頭”。此舉填補了上海電氣參與全場景儲能應用的唯一空白。
大埔電廠儲能調頻項目還有效推動了上海電氣輸配電集團傳統業務升級,帶動上海電氣在儲能電池、能量管理系統、儲能變流器以及工程領域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比如,項目所使用的儲能變流器及其群控裝置EMU,是由上海電氣自主研發的新產品。該產品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就順利通過電科院的現場認證,成為南網現場測試最快的廠家之一;上海電氣所屬吳江變壓器有限公司供貨的干式變壓器,自送電以來運行可靠,溫升小、噪聲低、損耗小,產品性能獲得了電廠、電科院和運維人員的一致好評。
此外,在電池艙、電線電纜等方面,上海電氣內部配套率達到50%以上,后續運維也委托給上海電氣旗下企業。總體上,整個項目強化了上海電氣內部的產業聯動,有效推動了上海電氣輸配電集團傳統業務的升級。
據悉,大埔電廠二期項目2×1000MW機組計劃今年動工,將于2024年正式建成運營。二期將采用當前世界最先進的超潔凈排放技術和最高效的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并同步按照火力發電企業智能化技術要求,打造新型高效、節能環保的智能化示范性電廠。屆時,上海電氣將積極促進雙方二次合作,早日實現“雙碳”戰略下的新能源投資項目落地。(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