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新院士給學生上課 “更要發展科學精神”
同濟大學新院士給學生上課
“更要發展科學精神”
■本報記者 李蕾
“聆聽黨的歷史故事,讓我有一種‘變與不變’的感慨。變的是社會發展水平,國家從弱小到強大,不變的則是對科學精神孜孜以求的追尋!比涨,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藍星宇聽完一場名為《心懷“國之大者”筑夢科教興國》的黨課后,感慨萬千。
授課的是今年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李杰教授。數十年如一日,李杰教授一直奮進在結構工程理論創新的最前沿,矢志用科學理論為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他和學生提出的“廣義概率密度演化方程”,被國外學者稱為“李—陳方程”;他和團隊創立的大型生命線工程網絡可靠性分析理論,成為國際同行廣泛認可的“RDA方法”。
正是這樣一位嚴謹治學的院士,從黨史學習中解讀出了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我們國家的技術,已經從‘從1到100’這個階段走到了‘從0到1’的原始創新階段。這樣的一個階段,對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將怎樣開展新的征程?”李杰院士拋出了這樣的問題。
“我們更要發展科學精神。”李杰院士認為,科學精神的第一步,就是要打好創造的知識基礎!安粌H要打好科學基礎和專業基礎,更要有人文基礎!
很多學生做土木工程的研究,是從文獻里面找課題、更差的是從書本里面找課題。“其實,要從工程當中找課題!崩罱茉菏繌娬{,工程技術要面向工程第一線,要從社會現實、工程現實、自然現象當中,通過抽象來發現科學問題,通過還原來實現技術的完善。這正是“實事求是”科學精神的體現。
在研究過程當中,我們要有不懈追求的思想和精神。“往往是長期積累,偶然得之。”李杰院士說起自己做抗風研究的經歷,“有一次在散步時,我看到跑道上1500米、3000米比賽起點是不一樣的。這讓我突然意識到,起點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相位速度。后來經過長期研究,慢慢提出來相位演化零點時間概念。”(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