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av影院免费看,99久久精品无码一,AV综合色无码不卡,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人民網
人民網>>上海頻道>>文化| 體育

"越王勾踐劍"數字文物限量發售 60萬人3秒搶空

2021年12月03日17:04 | 來源:解放網
小字號

“越王勾踐劍”數字文物限量發售,60萬人在線搶購3秒售罄

手機能“收藏”文物,還要去博物館嗎

■本報記者 簡工博

NFT風潮在席卷潮流玩具、藝術品之后,終于對文物“下手了”。不久前,湖北省博物館將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制成數字文物,限量1萬份對外發售,引來60萬人在線搶購,短短3秒即告售罄。買下這件數字文物的消費者,可隨時在支付寶小程序里查看文物,還能自行翻轉、放大,從各角度看清文物細節,并擁有自己的收藏證明。

將國寶級文物變成人人可購買的數字文物,爭議不小。在一些人看來,這是探索傳統文化傳播渠道的新方式,讓年輕人更親近文物;但也有人強調,走進博物館觀看實物永遠“無可替代”。

“擁有文物”夢想成真

市民姜先生很想收藏數字文物,原因是“看得清楚”。在那些演示數字化“越王勾踐劍”的視頻里,購買者點開支付寶小程序,調出文物,能從各角度觀看,還能放大看清細節。“雖然現在博物館展陳有了很多創新,但不可能這樣從各個角度觀看,而且能看清上面的細節。”

湖北省博物館的微博評論中,許多文博愛好者期盼該館另一件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也能推出數字版。除了和已推出的“越王勾踐劍”一樣能多角度旋轉、自由放大縮小之外,他們希望還能加入聲音,購買者在手機上敲擊編鐘即可發出對應的聲音。

過去,喜歡文博的人往往會收藏博物館相關票據、圖片和文創產品,但“擁有”一件文物絕對是“終極夢想”,數字文物給了這種夢想實現的可能。點開“越王勾踐劍”數字版,會顯示收藏者的姓名等信息。

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王先福介紹:“下一個藏品可能會推出與‘越王勾踐劍’相關的‘吳王夫差矛’,形成一個和荊楚文化有關的聯系性、系列性數字化藏品。”在一些文博從業者看來,通過推出系列數字文物的方式,或許同樣可以實現策展想要傳達的知識與理念。

今年4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球10.4萬家博物館情況的《2021年世界博物館報告》,顯示2020年各博物館平均閉館155天,疫情發生一年后依然“十分脆弱”。這讓許多博物館不得不探索線上展覽與傳播方式。“即使沒有發生疫情,博物館也要考慮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有業內人士坦言,近年來許多博物館都在運用數字技術進行創新,如正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的《東西匯融——中歐陶瓷與文化交流特展》,就復原了葡萄牙桑托斯皇宮的陶瓷穹頂。

“現場”震撼無法替代

“再精美的圖片、再有趣的互動,也比不過當你真正面對一件文物時所產生的震撼。”市民胡磊曾看過三星堆的相關資料,直到今年在奉賢博物館參觀“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大展看到實物之時,才感受到面對這一神秘古文明的震撼與感動。“之前看資料和圖片時對文物的尺寸只有數字上的認知,看到實物才發現青銅面具竟然那么大、青銅人竟然那么高,站在文物面前有種敬畏感,歷史長河的奔涌和個體的渺小感才會撲面而來。”

“文物有其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不應該變成一件‘游戲裝備’。”有文博愛好者表示,文物之珍貴,是因為這些實物見證了歷史;遺址遺跡之難得,是因為歷史上的人在那里真實地生活過,“虛擬永遠替代不了真實”。

一些從業者也擔心,一味追求創新,反而落入“新”的窠臼。“比如從故宮博物院興起的文創開發,大家都在把文物和歷史人物‘可愛化’;又比如三維展陳技術,把博物館搞得像科技館。”在他們看來,博物館更應守住自己的“本質”。

會不會變成炒幣工具

數字文物其實并不新鮮。這種數字化藏品在海外被稱為“NFT(Non-Fungible Token)”,意思是“非同質化代幣”,可以是各種虛擬的物品。推特(Twitter)聯合創始人、CEO杰克·多西2006年發布的第一條推文“Just setting up my twttr”竟賣出了約290萬美元。

本來就具有很高價值的文物,自然也能成為受追捧的NFT。雖然根據支付寶上的相關規則,用戶在持有數字藏品滿180天后,可進行好友間轉贈,不得用于炒作、場外交易或任何商業用途,但在一些年輕人看來,在沒有強有力的技術限制和明確的法規規范的情況下,這些規則未必能擋住數字文物交易乃至炒作。

今年11月24日,套上“元宇宙”概念的一塊“虛擬土地”,不到5平方米賣出了超過1500萬元的天價,遠超現實中的房價。有業內人士表示擔心:“文物拍賣在現實中受追捧,在虛擬世界同樣會受歡迎。如今打著‘元宇宙’概念的各種行為動機都很可疑,希望博物館不要牽涉其中。”(來源:解放日報)

(責編:嚴遠、軒召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