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這個社區“活”了
城市是座環環相扣的“有機體”。就像人們所知道,城市是放大的社區,社區就是縮小的城市;可以說,“只有當一個個社區‘細胞’全都變得健健康康,這才會有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的國際大都市”。
在普陀,也正是一個個圍繞小區所開展的民生工程,在改變小區內外的面貌與“顏值”,在為居民帶來了快樂和幸福的同時,讓我們身在的社區成為了社會主義國際大都市的的優秀代表。這正是長壽路街道知音苑居民區的經歷所能對外折射的。
作為該居民區下轄5個自然小區中最大的一個,在坐落于蘇州河南岸的水岸茗苑里,居住著近500戶、人數到1400人的常住居民,大家一直都以小區的“門面”為自豪。在這樣一個已有20多年歷史的小區里,如何圍繞居民感受提升小區品質和居民幸福感——尤其是這股由來已久的形象自豪感,成為了一道擺在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面前的必答題。
黨建引領促民生
三駕馬車齊發力
隨著市政府實事項目“蘇四期”上海知音苑——水岸茗苑段的正式開工,在居民們翹首以盼的關注下,居民區黨總支趁勢而動,緊緊抓住機會,與相關方面協同配合,正式開啟了小區沿河設施提升項目,第一步就是“從頭做起”——對水岸茗苑小區大門門頭翻新改造。
好事要辦好,實事要辦事,首先就要充分聽取、吸納不同的民意訴求。為此,在黨總支的引領推動下,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三駕馬車”形成合力,聯合區域化黨建單位,吸收消化了方方面面的不同聲音,達成了最大共識,拿出了最具包容性的實施方案。至此,打造優美和諧的小區環境成為了所有人、各個方面的共同愿景和努力目標。
努力耕好責任田
服務居民解難題
從方案形成到項目建成,這其中的每一步都飽含著上海知音苑居民區黨總支推行全過程民主的用心與努力。
與設計施工方商討方案
為了踐行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的重要理念,居民區黨總支委員每周都會會同支部委員、黨員志愿者走訪居民群眾,了解民情輿論,打開局面、加速推動。黨總支、居委會與居民們無話不談,大到計劃安排,小到設計方案、建筑材料,只要是居民們關心的,都能得到有效回應。對于收集到的問題,黨總支、居委會也會并利用紅色議事廳會議與落實部門進行討論,不斷優化,力爭小區“門面”更實用、更美觀。
激發黨員積極性
辦好群眾關心事
翻造一新的小區門頭
經過“紅色議事廳”平臺的匯聚整理、發單處理,上海知音苑居民區黨總支、居委會不僅將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操心事、煩心事辦好辦細,完善了社區共治,提升了居住品質,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一套以群眾為主體、“一小區一方案”的治理體系。在此次項目的推動下,該體系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肯定與信任。
現在,不但黨員、群眾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更加高漲,而且充滿互動的黨群關系也更加活躍,干群聯系也更加緊密。
隨著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樹立,參與社區建設的群眾便會更加主動地與代表最廣大居民利益的黨總支站在一起,和黨總支、居委會一起踴躍參與到社區建設的過程中。
隨著探索步伐的不斷加快,在開展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的進程中,長壽路街道以黨建為引領、以小區為陣地,把黨建工作做到“家門口”,創設“黨建+微自治”的社會治理模式正不斷結出碩果。黨總支帶頭,居民參與的共管共治、共建共享,正推動社區服務由“管理型”向“自治型”轉變,曾經的堵點被打通,曾經的痛點被治愈。長壽轄區越來越多的小區正把多方共同參與小區治理,服務基層的觸角延伸到家家戶戶,參與度、滿意度的同步提升彰顯著人民群眾對于社區工作的認同與融入。
來源:上海普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