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硬核技術扎堆進博,前沿創新中國開花海外結果
11月7日,第四屆進博會開館第三天,場內熱度不減。各大展商瞄準了進博會這個向世界開放的平臺,帶來企業最新成果、最強產品,尋求最大合作。
中國最先克服疫情影響,經濟快速修復,成為去年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重要貢獻。面對風險挑戰,中國經濟如何保持韌性?技術裝備、數字工業、生物醫藥……進博會這些專業展區潛藏著中國經濟修復密碼。
大江東工作室逛展發現,當前技術前沿有三個關鍵詞——
“減碳”:企業經營最新“指揮棒”
二氧化碳、廢棄塑料、舊泡棉……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的排放物和廢料,既不美觀又影響環境。首次參加進博會的材料科技公司科思創,為了拉近與終端消費者距離,在設計展臺時頗花了些心思。
科思創展臺
這是一片由可回收物搭出的“花圃”。“土壤”由塑料水桶研磨而成,花瓣和展板也都由工業后回收的聚碳酸酯制作而成,搭配燈光和布景,丑丑的廢棄物便成了裝置藝術。
這里展現的工藝不是盆景,而是一片樹林。“目前科思創具備向亞太地區客戶大批量供應由替代性原材料制成的化工原材料能力。”科思創中國區總裁雷煥麗說,“產品性能與傳統的、基于化石原料的產品無異,但能大大降低碳排放,為下游行業帶來低碳解決方案。”
任何一種標準工業品,在生產制造、倉儲物流各環節都會產生碳排放,如果每一個環節都減少一些,匯總的數量不可小覷。基于這一思路,西門子將目光投向“碳足跡追蹤”這一領域,在產品生產流通各個環節安裝碳排放計量設備,實時收集每個產品每一環節的碳排放數值,再運用區塊鏈技術記錄這些數據……產品出廠時就擁有自己的碳數據庫,數據無法更改且可追溯。“‘碳足跡’數據為碳交易雙方提供精確可信的數據基礎,促進市場共同釋放減碳潛力。”西門子展臺負責人說。
能源行業是工業運行大動脈,碳排放量十分驚人,本屆進博會,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帶來一種特制的堿性氣體溶劑,可以溶解酸性的有毒氣體,把廢氣變成廢固,后續更容易處理回收。“我國對工業氣體排放的法規越來越嚴格,我們的高性能氣體溶劑在國內市場上也從小眾變成大眾。”陶氏化學產品研發人員蔣奇說。
7月,籌備多年的全國碳排放交易機制啟動。根據規劃,參與的工廠會從政府手中獲得一定額度的碳排放量,如果該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減少了碳排放,配額有了盈余,就可以拿到碳交易市場上,出售給碳排放量不夠的企業。
減碳,成了企業經營的“指揮棒”。今年的技術裝備展區,大企業早早簽下了動輒幾個億的減碳方案訂單,小企業也流連于各個展臺,貨比三家,考察各類方案的性價比。
“精準”:技術升級成就“單打冠軍”
逛技術裝備展區,普通觀眾可能被寫“福”字的機器人手臂吸引,但工廠經營者則會仔細對照機器各類參數,咨詢的也是“出屑情況”“安定程度”“齒輪精細度”……
今年進博會,不二越(中國)全球首發了一款集約型齒輪復合加工機器,可以刮齒、滾齒、車削、鉆孔,一臺機器可應用到多個工業場景,很受中小型廠商喜愛。還有一款高耐磨性、低摩擦性的小徑鉆頭,可以進行高精度加工。
不二越(中國)展臺,工作人員正在模擬的自動化生產線上操作機器。
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企業雖不大,但在某一領域是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為達到更高標準,一套高性能、高精準性的生產設備,可以助力企業加速升級,提升市場競爭力。
“80年代我們的產品就進入中國了。”不二越(中國)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周國杰說,“這幾年明顯感到客戶需求的轉變,從走‘量’的單一品類制造向求‘質’的多元品類制造轉型。這也反過來督促我們改進產品,不斷適應中國市場需求。”
精準,始終是醫療診斷領域不懈的追求。本屆進博會上,我們能看到科技領域為提升生命質量而做出的努力。
如強生“亞洲首秀”全球第一款實時心腔內三維建模超聲系統。帶有攝像頭的導管直徑僅3.33毫米,可通過股靜脈微創穿刺置入心腔,全方位實時顯示心腔的三維解剖結構,從而精準診斷結構性心臟病,也可輔助房顫等復雜心律失常疾病的手術治療。
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發展,微創技術在外科手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內窺鏡作為微創手術的重要幫手,就像醫生的“眼睛”,更好觀察患者體內。傳統內窺鏡通常只采用白光成像,畫面清晰度不高、顏色易失真。
醫療器械公司史賽克全新的4K成像技術,采用高感光元件,可以清晰識別解剖層面、辨識細微血管及神經,達到豐富真實的色彩還原效果,幫助臨床醫生突破傳統內窺鏡局限,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手術。這一技術即將落地全國醫院,惠及更多患者。
“溢出”:中國開花,海外結果
進博會前夕,滴水湖的南島上,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零時差分享智慧結晶;張江科學城,強生、微軟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設立開放創新平臺。近幾年,不少外企將研發中心落戶上海,研發成果暢銷海內外。
連續4年參展的阿斯利康,在本屆進博會上帶來了其創新生態圈中諸多企業的最新成果——
浩煜科技展示了醫院信息化與臨床研究一體化平臺系統,基于個人數據進行精準歸納匯集,通過合規方式讓數據上云,與行業端進行標準化交互,確保來源唯一、可識別、可追溯,讓重復轉錄的數據誤差降為零。可支持從診療到科研的平臺應用場景,完成從醫院端到行業端的互聯網+醫療場景對接。
澤橋健康自主研發打造的虛擬IP“澤橋醫生”,可通過VR的沉浸式體驗,深入了解人體皮膚、肌肉骨骼、內臟、血管等構造,360度全景觀察,真實感受VR+急救的互動式體驗,在娛樂中學會人體科學知識。
阿斯利康展臺 企業供圖
首屆進博會,阿斯利康推出在北京亦莊研發的治療腎性貧血的藥物羅沙司他,這是全球首次批準,比美國、歐洲都要早上市,也是中國原創新藥。今年還會推出一個國際領先新藥,是與和記黃埔醫藥一起研發的賽沃替尼,也是中國研發、中國首發的新藥,逐漸在全世界范圍推出。“阿斯利康和中國國內創新企業合作,還會有更多中國研發新藥,不僅在中國開花,也到國外結果。”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王磊說,“在生物制劑技術方面,包括藥物合成、新靶點這些人工智能的結合等,中國數字醫療都是領先的,我們不愿錯過,不是在國外等中國的創新,而是帶頭幫助中國的創新走向海外。”
藉由進博會這一全球科技巨頭的開放共創舞臺,產業鏈不同環節通過開放合作,實現了多項技術的從無到有。
華人運通高合汽車與陶氏(化學)聯合研發了全球首個車用高端有機硅皮革,環保、耐污、手感奢適,展臺上,排隊試坐的觀眾源源不斷。雙方2018年合作以來,推進的創新材料研發達12項之多,已落地并應用的包括聲學泡沫、新型TC系列電池導熱材料等共8項。
“進博會一直是我們匯聚全球資源、展示創新成果反哺產業的重要渠道。”華人運通高合汽車創始人、董事長丁磊說,“前幾年是對接全新科技和合作機會,今年更多是向全世界展示在中國落地研發的新能源智能汽車尖端科研成果,讓中外來賓感受立足中國的創新動力。”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季覺蘇拍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