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紅燈,照亮了祖孫三代人……”7月15日、16日,上海昆劇團現代昆劇《自有后來人》將在上海大劇院首演,這是上昆成立43年來創排的第一部大型革命現代昆劇。
《自有后來人》改編自1963年長春電影制片廠同名電影,講述抗日戰爭時期,我黨地下工作者為掩護和轉送密電文件,與侵略者開展斗爭的故事。電影塑造的祖孫三代形象被競相移植、改編,滬劇、京劇《紅燈記》名噪一時。1964年上海青年京昆劇團曾排演同名現代昆劇《自有后來人》。
新版《自有后來人》由尚長榮、蔡正仁、張靜嫻和李小平擔任藝術指導,上昆優秀中青年演員吳雙、羅晨雪分飾李玉和、李鐵梅。蔡正仁在1964年版《自有后來人》中飾演鳩山,張靜嫻在1965年京劇《紅燈記》中飾演李奶奶,近60年后,兩位老藝術家在《自有后來人》中再次飾演當年角色,引人入勝。
“再排《自有后來人》,與1964年版完全不一樣,劇本、唱腔、念白、表演全部從零做起。”蔡正仁說,這是一個創造與突破的過程,為昆劇演好現代戲打下扎實基礎。“排練中,我們在唱腔上找到盡可能符合昆曲規律的方法,尤其念白大膽試用口語化韻白。”作為昆劇小生演員,蔡正仁塑造鳩山需要跨行當表演,“傳統昆劇小生唱念是真假嗓子混合使用,而鳩山作為一個反面人物,需要用本嗓唱念,這與我習慣的演唱大不一樣。我時刻都在與自己的年齡作斗爭,背一段曲子、念白需要比別人多花好幾倍時間,這多多少少使我有些苦惱。不過,把戲演好、把角色塑造好,始終是我心中最大的動力。”
張靜嫻記得,1965年國家京劇院到上海演出《紅燈記》,她被高玉倩飾演的李奶奶打動,“后來我們班學演《紅燈記》《沙家浜》,我自告奮勇演李奶奶。1965年我有幸被借到京劇班,在當時瑞金劇場演出《紅燈記》,這是我第一次由閨門旦轉到老旦登臺演出。沒想到,時隔多年,我繼續與‘李奶奶’有緣分。”她表示,昆劇現代戲如果完全用套曲創作會受到限制,因此《自有后來人》按照人物、情感、劇情需要安排曲牌,采用“破套存牌”的做法,借鑒《爛柯山》《女彈》《班昭》經典唱段,既保留了昆劇韻味,又符合故事情境。
“創排初期,考慮到昆劇與京劇風格有很大區別,我的心里難免會有顧慮,擔心是否能拿得下來。但當我參加《自有后來人》建組會,看了幾次排練后,發現這個戲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好,我的顧慮逐漸打消。”尚長榮表示,《自有后來人》非但沒有受到京劇的束縛,反而以一種非常別致的舞臺樣式呈現出來,“京劇《紅燈記》以李玉和為第一主角,昆劇《自有后來人》突出了李鐵梅的人物形象,契合了革命自有后來人的時代精神,可以說是各有特點。”他叮囑劇組,“不要自己把自己鎖住,這么美妙的昆曲為何不能表演可歌可泣的現代故事?當然可以。只要我們找準立足點,把故事講好、講漂亮,一步一步去提高完善,整個戲就可以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