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12日,普陀區文化和旅游局緊緊圍繞非遺主題“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在遺產日期間首播“非遺在社區”系列微紀錄片,首期推出《盧氏心意拳》《瓷刻》《真如麥稈畫》,讓廣大市民朋友多角度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飽含的人文力量。
盧氏心意拳俗稱上海派心意拳,滬上老百姓又喜歡稱它為“十大形”。它是上海尤其是普陀區境內著名的傳統體育項目之一。盧氏心意拳起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是其開山鼻祖盧嵩高對傳統武術的繼承和創新。盧氏心意拳是以鷹、熊兩儀成拳。基本內容分為:八個大雜拳和七十二小手,模仿雞、鷂、燕、鷹、虎、馬、熊、蛇、猴、龍等十種動物,似十種人形。盧氏心意拳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實用價值,是優秀的都市武文化,更是上海武文化的優秀代表。盧氏心意拳于2013年入選第三批普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年入選第五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公布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盧氏心意拳還是普陀區“非遺在社區”示范項目,長期扎根社區,潛心帶教,充分發揮帶頭作用。
瓷刻又名刻瓷,是用特種刀具和色彩在出窯成型的瓷上“繡花”,故被稱之為“瓷上錦繡”,屬陶瓷裝飾的一種。瓷刻創作包含書法、繪畫、篆刻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國瓷刻歷史悠久,流傳于上海始于20世紀4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有陳智光和楊為義。目前,普陀區宜川社區的“瓷刻”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程佩初啟蒙于瓷刻名家楊為義。程佩初不僅繼承了前輩們的技藝和風格,又在工藝手法、創作風格和題材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其藝術特點為鏨、刻、鐫的刀法,得心應手;皴、擦、染、點的賦色,生動質樸。他在傳統的瓷刻藝術風格中揉入了江南吳越文化所特有的秀美與阿娜,突出了刀法、色彩層次的對比,使之表現出剛柔相濟的特點,別具一格。瓷刻于2011年入選第二批普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3年入選第四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擴展名錄。
麥稈畫,中國民間剪貼畫的一種,是以麥稈為原材料,通過剪切,拼貼,烙燙等工藝,依麥稈本身的光澤、紋彩和質感來進行創作的民間藝術。麥稈畫始見于隋唐,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上海開埠后,江浙等地的民間藝人將麥稈畫帶入上海,后經真如民間藝人劉庭祿、劉訓古等不斷研習,在傳統麥稈畫技藝中,融入海派繪畫藝術,在真如地區逐漸興盛。現第四代傳人姚懿佳,師從劉訓波,在繼承麥稈畫技藝特點的同時,將刺繡、水墨畫技巧融入其中,故而增強了作品的光澤和層次,立體感強,頗具特色。真如麥稈畫于2018年入選第五批普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首期推出3部本區“非遺在社區”微紀錄片之外,普陀區文化和旅游局攜手6個市級、區級非遺項目和5家區內重要商圈,通過錢幣生產的手工雕刻技藝、悅來芳食品制作工藝×上海環球港、真如羊肉加工技藝×長風大悅城、長征紙藝×真如·高陵集市、竹絲編×近鐵城市廣場、真如麥稈畫×百聯中環購物廣場的新穎組合,在遺產日當天開展“非遺進商圈快閃活動”,讓人們感受更多趣玩非遺的方式,并在上海環球港主會場展示非遺作品實物、非遺項目展示和相關文創產品;區內16個非遺在社區點位同步在遺產日期間開展多種多樣的非遺互動、演出、展示等活動,帶給市民朋友豐富精彩的非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