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一作(新華社發)
5月11日,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馬場職工在田間利用北斗導航播種油菜。
王 超攝(人民視覺)
5月28日,江西省宜春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在袁州區西村鎮分界村高產油茶種植基地調試智慧農業氣象設備。
周 亮攝(人民視覺)
5月25日,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段泊嵐四村,村民利用植保無人機進行小麥條銹病防治和葉面肥噴灑作業。
梁孝鵬攝(人民視覺)
機聲隆隆,夏收正酣。
5月下旬以來,黃淮海小麥主產區由南向北梯次進入集中收獲期,全國“三夏”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全面展開。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消息,全國將投入1650萬臺各類農機,充分保障夏收夏種順利進行,其中小麥聯合收割機超過60萬臺,參與跨區機收的機具約25萬臺,預計今年冬小麥機收率、夏玉米機播率分別達到97%、94%以上。
在如今的“三夏”大忙中,機械化收割、農機新技術的使用,幫助農民告別了傳統的手工勞作,新技術、新裝備正在助力夏收夏種夏管的高效快速推進,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機械化流程環環相扣
6月2日,在河南省鄧州市龍堰鄉申莊村的一片麥田里,看不見多少人,只有機器聲此起彼伏地轟鳴,小麥收割機、秸稈打捆機、精量播種機等農機先后上陣。
幾臺大型聯合收割機從田地的那頭開了過來,不過半個小時,就收割完了這片150畝地的麥田,脫粒后的麥子,立即輸送到等在田邊的運輸車上,接著就是去雜、烘干和裝倉。田地里,還有一臺打捆機正在撿拾頭天收割過的麥田,打包成一個個結實的麥秸捆,并運出農田。隨后,一臺加裝了北斗導航系統的精量播種機跟了上來,將玉米種子播下。從收割、耕整到播種,機械化流程環環相扣,實現了“三夏”一條龍作業。
“我們的收割機不僅實現了大喂入量,還具備測產和作物干濕檢測的功能,能邊作業邊采集不同田塊小麥的產量和干濕,從而生成一張收割區域的產量分布圖和干濕度分布圖。”河南首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沈興新告訴記者,通過這張圖,他們能了解到哪塊地貧瘠、哪塊地肥沃,種植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田塊的作物情況,以便今后更好地管理,實現科學精準施肥,無需整個地塊都施用同樣的量。
鄧州市地處河南省西南部,5月25日上午,鄧州市麥收喜開“第一鐮”。記者從該市農技推廣中心獲悉,夏收以來,鄧州市精準指揮調度農機,已組織本地收割機2800余臺,引進跨區作業收割機2200余臺。
“在夏收中,我們應用了一批先進的機械設備,大大提高了糧食收割效率,一臺機器一天能收割300至400畝地。先進農機的應用,減少了跑糧率,節本增效成效明顯。”沈興新說。
收割機機手沈海新是個土生土長的鄧州人,打小就跟著父母在地里干農活。“有了大機具,跟小時候的夏收早就不一樣了,現在的農機都有空調,還是自動擋的,駕乘也很舒適,關鍵是收割的小麥還特別干凈。”沈海新說。
“這邊停放的是輪式、履帶式小麥聯合收割機,那邊還有秸稈撿拾打捆機、土地深松機、小麥玉米免耕播種機,這些機具可都是我們農忙時的好幫手啊!”5月30日,在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白元鎮省元頭村的地里,洛陽市2021年“三夏”農機會戰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現場推進會舉行,洛陽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化管理科科長程彥萍指著一字排開的20多臺(套)新型機具,一邊介紹機具的作業模式,一邊發出這樣的感慨。
據悉,今年“三夏”,河南省計劃投入各類農業機械410萬臺(套)以上,其中聯合收割機19萬臺以上;小麥機收率穩定在98%以上,玉米機播水平達93%以上,努力實現夏收秋種同步進行,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江蘇省無錫市周莊鎮長南村雪峰農業專業合作社的一片麥地里,一臺全喂入無人收割機正在田間作業,機器的前端“吞”入一排排麥稈,后端“吐”出絞碎的秸稈,麥粒則留在機器“肚子”里,一旁的田埂上,農機科技志愿者程雪峰點擊遙控器,操縱著這臺無人收割機,很快收割完了這片5畝地的麥田。
與往年不同的是,這個合作社今年新增了無人駕駛的收割機、拖拉機、插秧機等智慧農機加入夏收夏種的作業中。
無錫市農機科技志愿者高級工程師朱祺杰告訴記者,去年10月,無錫市首家稻麥智能化農機示范基地落戶該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引進了配備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全喂入聯合收割機等新型智慧農機,稻麥“耕、種、管、收”四大環節能夠實現全程機械化無人駕駛作業。“通過對合作社農場的農業設施、農機具智能化改造升級和應用,我們實現了農機精準化作業,有效解決了機手老齡化和人員不足的問題。”朱祺杰說。
大數據“火眼金睛”
“快看,這臺拖拉機怎么中途回機庫了?快打電話問問啥情況!”
5月31日下午3點多,正值緊張的夏收階段,在江蘇省江陰市農業農村局的農機作業GPS平臺上,江陰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高陽發現,南閘國良農機專業合作社一臺拖拉機的作業路徑出現了異常,立刻遠程詢問情況。
工作人員給機手吳國良打電話得知,原來,這臺拖拉機在工作時,旋耕機突然提升不上來,初步判斷提升機壞了。
“別急,我們幫你找廠商。”判明原因后,高陽立刻安排人員,給拖拉機廠商——江陰陳氏農機公司打電話求援,公司立即派人到現場進行搶修。2小時后,機器重新進入作業現場,繼續進行夏收。
機手吳國良說:“多虧了這個系統平臺啊,我還沒來得及打電話求援,平臺就快速發現了問題,還幫忙聯系維修,給我們省了不少時間,一點沒耽誤農活。”
記者了解到,江陰市的農機作業GPS平臺是從去年起開始安裝配備的,目前,江陰全市共有724臺大型農機進行了全方位安裝。
“三夏”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作業,片刻都耽誤不得。高陽介紹說,這個GPS定位系統能定位機器的位置,利用攝像頭觀測作業質量,系統網絡將機器作業的田畝數、作業深淺度等數據傳輸至系統平臺,“通過傳輸的數據,我們能判斷機器作業時是否出現了作業故障,特別是搶收搶種時節,利用平臺進行全市機器作業調配,保障作業不誤農時。”
“夏忙期間,我們江陰的農機部門組織農機志愿服務人員分組下沉到各鎮村間場院、農業園區、農業合作社和農機服務合作社,進行忙前收割機、插秧機整修檢查,忙中插秧機故障搶修,忙后插秧機等機具的入庫保養。”高陽說,現在有了大數據平臺的支撐,我們還能對每臺農機具裝備作業信息進行實時監測,利用后臺系統平臺進行檢測、匯總、分析。
據了解,作為江蘇省首批7個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縣之一,江陰市探索建設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智慧平臺,在全市大型拖拉機、高速插秧機、自走式植保機、聯合收割機安裝物聯網設備,實現了定位、軌跡、運行時間、作業過程圖像/視頻、作業面積測算等信息的采集。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無人機植保、無人駕駛農機等新裝備紛紛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各地科學調度農機作業,有效促進服務供需對接,不斷推進智慧農業。
“今年,我們開始給小麥收割機安裝連體式的秸稈打捆機,在收割機上安裝監測系統,創建智慧農機平臺,為掌握小麥收割進度及時提供科學依據。”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農業機械現代化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韓國向記者介紹起剛剛引進的智慧云平臺時,興奮不已。
有了這個數據監測系統,韓國和同事可以隨時查看到每臺設備的各項作業情況,一天作業了多少畝地,從而為調度農機設備提供精確指引。
“通過這個平臺,我們能每天向各農機合作社發布信息,告訴他們各個地塊的小麥成熟度,以及對農機的需求程度。這個平臺還對農戶開放,也就是說,農戶將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直接下單預約農機設備,快速安排夏收。”韓國說。
“氣象醫生”保駕護航
“今年麥子長勢特別好,能比去年畝產增加不少。”湖北省宜城市小河鎮明正村八家洲農機專業社理事長唐明濤對記者說,“從5月19日起,我們就開鐮收割啦。不過,麥收期間天氣多變,能不能把這些糧食都收進糧倉,還得看看氣象局的‘指揮棒’。”
進入火熱的夏收季節,鄂西北麥田里呈現一片繁忙景象,襄陽市的541萬畝小麥也開始成熟收割。不過,近期襄陽市連續遭遇暴雨大風冰雹天氣,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發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夏收難度增加,晴雨相間的天氣對麥收晾曬影響也較大。
為全力做好今年夏收、夏種、夏管氣象服務,襄陽市氣象局提前制定了“三夏”氣象服務保障方案,并與市農業農村局開展了聯動,首次聯合制作、發布《重要農業氣象服務專報》,指導農民“及時搶收,嚴防倉門災”,另外,還制作了《夏收氣象服務專報》《農用天氣預報》,提供“三夏”氣象災害預警“直通式”服務。同時,氣象部門通過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鄉鎮氣象信息服務站等多種途徑,提醒農戶和農機手抓住晴好天氣及時搶收搶曬小麥,力保顆粒歸倉。
“今天有雨嗎?家里的麥子還沒收呢,今后幾天的天氣咋樣啊?對收麥有影響嗎?”
“過幾天還有雨嗎?玉米晚幾天播種沒問題吧?”
6月1日,在襄陽市襄州區黃集鎮襄北農場麥收現場,當得知市氣象局農業氣象專家來這里開展麥收現場氣象服務,正在忙碌的農民立刻圍攏了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向“氣象醫生”詢問各種與當下農業生產相關的氣象問題。
“今天傍晚前后小陣雨,剛收脫粒的小麥不要急于攤開晾曬,明后兩天還有陣雨,家里有小麥還沒收的要抓緊搶收,別讓小麥因為雨淋發芽霉變。”
“6月9日、10日還會有一次降水天氣過程,老鄉們收過麥子后要不誤農時、抓緊騰茬,趕在雨前搶墑播種玉米、搶插中稻。”
對于大家提出的農業氣象問題,農氣專家周羽逐一進行了解答。
襄陽是一個縮影。5月21日,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正式啟動。
5月15日,中國氣象局修訂印發《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方案》,統籌相關省份氣象部門與國家級業務單位做好面向各級政府、涉農部門的決策服務,進一步提升氣象服務精細化水平。
今年夏收夏種期間,中央氣象臺每日制作未來3天的逐日冬小麥、油菜夏收農用天氣預報格點化客觀指導產品。省級氣象部門對產品進行訂正反饋,并為市縣兩級氣象部門提供精細化服務指導。
結合農業生產實際,各地氣象部門也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服務保障工作。
在西南地區,多地夏收已進入尾聲。5月19日,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根據氣象預報啟動全省四級農業自然災害預警響應,要求各地加強監測、防控,避免發生大面積病蟲害。四川巴中、德陽等地氣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部門分析作物收割期氣候條件,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油菜收曬“問診”,指導農戶防御氣象災害。
“氣象醫生”正緊隨“三夏”節奏精準服務,努力保障夏收顆粒歸倉。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年06月08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