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歲的陳凱先院士,頭發濃密、白發很少。一次座談會上,這引起許多人的興趣,各種追問,他禮貌而平淡地說“我沒什么秘訣”,就把話題引回新藥研發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很慚愧,我做的工作很少、貢獻不大。很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今年正逢建黨百年,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是親歷者也是受益者,倍感振奮。”作為“百年初心奮斗者”典型接受采訪,他這樣開頭——沒有自矜自許,只見自謙與不安,講述自己時語調平板、神情嚴肅,仿若旁觀;提起國家發展、科研需求,才略見一絲激動。
記者們為他滿滿的日程驚訝,何以同時承擔諸多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他樸素地說:“也許是我這個人做事比較認真、比較能吃苦吧!”
冷靜理性,是一位優秀科學家的特性;以國家需要為先,以人民為中心,為科技報國忘我工作,是一位黨員對初心與使命的堅守。
“科普”陳凱先:中國藥物研究,一個不能不說的名字
陳凱先是誰?藥物研發界人人熟知、科學圈以外卻鮮為人知。
大江東先抄個“詞條”,為這個名字做點“科普”——
陳凱先,藥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博導,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重大新藥創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技術副總師、國家藥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學會監事長,《藥學進展》和《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主編。
他曾任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和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院長、上海市科協主席、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中國藥學會副理事長,是黨的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上海市第七次黨代會代表,第十一屆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曾獲法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1986年度尼納·舒可倫獎、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863”計劃個人突出貢獻獎、國家發明二等獎、上海市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科技獎勵;是上海市“科技精英”、勞動模范;2018年獲全國首屆創新爭先獎。
在2020年11月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他作為推動浦東科技自主創新高地建設的代表性人物,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發言。
圖書館中的陳凱先
奮勇攀登不懼難,“祖國需要,便是我的努力方向”
“陳凱先院士是我敬佩的身邊榜樣。”與其共亊多年的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研究員沈競康說,“最敬佩的,是他學習和研究方向一再調整,只要國家需要,他都會迎難而上,出色完成。”
陳凱先出生于1945年8月,父親為慶祝抗戰勝利取名“凱先”。他從小癡迷物理。“讀小學時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欣欣向榮。我們想的就是學好功課,建設祖國。”
1962年,17歲的陳凱先以優異成績被復旦大學物理二系錄取,卻意外被分到放射化學專業。有人擔心影響健康而要求轉系,而陳凱先想的是,“我是團員、學生干部,國家需要就去做”。“誤打誤撞”進入化學領域,確定了他一生的努力方向。
陳凱先畢業時趕上“文革”,先在安徽軍墾農場鍛煉,兩年后被分配到湖南中南制藥廠,被派到資水邊上看水泵。日子寂寥無望,他卻想:國家發展總離不開科技,而英語是科技的重要工具。找出一本《化學專業英語文選》,伴著水泵轟鳴聲,他孜孜不倦自學英語。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他一步步從工人、子弟學校教師,變成湖南醫工所技術員,入了藥學門徑;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他以優秀成績考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成為著名藥物學家嵇汝運先生“文革”后第一位研究生。
他的科研之路,注定一轉再轉。嵇先生敏銳注意到,國際上新藥發現正從隨機篩選向理性設計轉變,多學科交叉的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專業誕生。1978年秋,他將陳凱先派到吉林大學學習量子化學。從上海到長春,生活上的困難自不待言,數學、物理、計算機等專業基礎不夠更讓他心急:“第一節課,老師走進教室一句話沒說,用英文在黑板上出了一道線性代數題測驗。我連題目也看不懂,只寫了名字就交上去,十分尷尬。”一下課,他就去買了本線性代數,白天上群論新課,晚上自學,迅速追趕。
1985年,陳凱先獲博士學位,當年3月即被公派法國留學,學習用理論方法研究生物大分子。來不及法語培訓便出發,40歲的陳凱先又一次“重起爐灶”:“法國實驗室聚集了各國研究人員,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決不給中國人丟臉。”
留法第二年,憑借扎實的專業實力和研究成果,陳凱先獲巴黎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頒發的度尼納·舒可倫獎——該獎項首次頒給外國學者。3年后,他婉拒法方的留任邀請。離法前,中國駐法大使館請他為留學生談談“如何經過艱難選擇而毅然回國”,他說:“沒什么艱難選擇,學成回國再自然不過。”“痛感中國藥物研究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為了改變,我們要竭盡全力!”
“不管如何困難,始終刻苦鉆研。科技報國,是我一生努力的動力。”他說。
與藥物所工作人員交談
從“重大專項”到“東進張江”,一位戰略科學家的使命擔當
“他是很好的科學領導者、好黨員,沒有豪言壯語,卻改變了很多事。他對人的關心潤物無聲,對研究所吸引人才起了重要作用。”同在藥物所工作的岳建民院士說。
留法歸來,陳凱先最大的“行李”,是一臺省吃儉用給所里購買的計算機。從助理研究員做起,逐步成為研究員、博導,并成長為藥物所領導。
作為藥物研究的領軍人物,他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是兩件大事。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美知識產權談判達成協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不能仿制國外專利藥物,我國藥物研發面臨嚴峻挑戰。陳凱先認識到,加強自主創新是當務之急。1996年,他主動聯系科技部,推動申報中國創新藥物第一個國家層面基礎研究項目“攀登計劃”;1997年,他牽頭的藥物研究課題從200多個項目脫穎而出,成為首批獲準立項的10個國家“973”項目之一,后來又成功立項了第二個,促進了中國新藥研究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
國家制定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陳凱先帶領生物醫藥領域科研人員極力爭取把新藥研究納入新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沈競康研究員回憶,有些專家質疑,“大飛機、探月工程列入國家重大專項可以振奮民族精神,小藥片、小藥丸能有多大作用?”陳凱先認定,新藥研發涉及國家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人民福祉,是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他牽頭撰寫報告并聯合100多位兩院院士署名,提出把“重大新藥創制”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最終得到采納。推動我國新藥研究和生物醫藥產業近10多年發展速度前所未有。
“這幾年中國這么多創新藥進入三期臨床甚至成功上市,正是多年前決策落地的結果。”不止一位藥物研發界人士告訴大江東。
具有前瞻眼光的陳凱先,帶領上海藥物所率先規劃和實施了藥物創新體系建設。1997年,在張江建起國內最先進的新藥篩選中心,成為張江“拓荒者”。此后,國家藥物代謝研究中心、中藥創新中心、模式動物中心等次第開建,張江生物醫藥創新研發技術鏈逐步成型,我國藥物研究有了從仿制為主到創新為主的歷史性轉變,醫藥產業跨越式發展。
隨著浦東開發開放深入,上海和科技部等部委共建張江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希望藥物所搬到浦東。當時,社會上尚有“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觀念,科研人員擔心搬離中科院上海分院各兄弟院所,對科研發展不利。陳凱先和領導班子從我國創新藥物發展戰略和研究所使命定位出發,一次次召開座談會,耐心做思想工作,終于在2003年完成大搬遷。第一家整建制搬遷至張江的國家級生物醫藥核心研究機構,產生強烈的示范效應。如今,張江成為國際知名“藥谷”,藥物所也快速發展,當初的質疑變成了欣羨。
陳凱先在辦公室
“中國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每個黨員都該盡好應盡的使命“
“他永遠很忙,總是利用深夜和周末做PPT、修改報告,非常辛苦。但年輕人申請重要項目做匯報答辯、海歸科學家回國找職位、課題組立項遇到困難,他總是不厭其煩指導,也總能提出很好的建議。”陳凱先的學生、藥物所研究員柳紅說。
張江科學城發展事務協商促進會秘書長丁邵瓊,說起陳院士對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的貢獻:“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遇到瓶頸,我們找到陳院士,他到企業調研之后,寫了如何解決的報告報送上級,還推動企業參政議政。我們成立生物醫藥產業聯盟,請他來做了多次專業交流……”
2005年,兩任所長屆滿卸任的陳凱先,被任命為中醫藥大學校長,又一次“跨界”。“壓力很大,我對中醫100%不懂、對中藥90%不懂。有關領導指出,派我去,是要我努力推動傳統與現代、科技與教育的結合。我就去了。”
去了,便全心投入,探索和推廣中醫藥傳承、創新、與現代科技優勢互補之路,深化辦學理念和教育、教學改革,使學校走在全國中醫藥院校前列。
他擔任上海市第九屆科協主席,充分發揮科協高端人才庫優勢,推動上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建設。
1983年12月入黨至今,幾十年來,研究方向、工作角色幾經轉變,他始終牢記入黨初衷,兢兢業業為黨的事業貢獻力量。只要是工作需要就積極承擔,不分份內、份外。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每個黨員都要盡好應盡的使命;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才能迎來中國更輝煌的新時代。”語調平和,卻是一位黨員科學家的鄭重承諾。
陳凱先院士走在他熟悉的中科院藥物所的路上
(本文圖片均由中科院藥物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