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av影院免费看,99久久精品无码一,AV综合色无码不卡,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鄉村振興怎么干?看上海市郊小村的生動實踐

唐小麗

2021年04月03日08:10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米粒大小均勻,色澤晶瑩剔透,煮熟后油潤透亮,口感軟糯順滑……“熱飯好吃,冷飯也好吃!”去年底上海市嘉定區舉辦的優質稻米品鑒會上,馥垚果蔬專業合作社選送的大米得到了不少市民的紛紛點贊,并一舉拿下金獎和最佳人氣獎。

一舉拿下金獎和最佳人氣獎的優質大米。受訪者供圖

村里的年輕人回來了,成了新時代農場里的“追夢人”

“米飯要好吃,既與稻米品種的選育有關,也和種植方式有關。”在嘉定區華亭鎮雙塘村,合作社負責人陸云亭介紹道,為了保證大米的品質與口感,從前期的選種、曬種、浸種,到中期的催芽、育苗、插秧,再到最后的收割、脫谷、包裝,每一個步驟都嚴格把關、精細管理。

提到陸云亭,在嘉定已是頗有名氣,身為一名“85后”,陸云亭無疑是鄉間少見的年輕農場主。大學畢業后,他曾經有一份專業對口且穩定的工作。2012年,24歲的陸云亭選擇了辭職,回到雙塘村投身農業生產。

“就想在家鄉的土地上,當一名現代化的農民。”談及回鄉的初衷,陸云亭笑道,“當時肯定很多人不理解,而且因為自己不懂農業,不懂技術,只是看老一輩怎么種,跟著學,前兩年一直在虧損,家人都急得想讓我重新回去上班了。”

但陸云亭不甘心就此罷休,他開始參加市、區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技術培訓班,跟著專家團隊到各區縣示范點學習取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難題,隨時跟專家或認識的行家里手請教,終于,陸云亭的家庭農場扭虧為盈,闖出了一片天地。

陸云亭在水稻田里工作。受訪者供圖

更為難得的是,陸云亭的500多畝稻田從不使用除草劑,一直采取人工拔草的笨辦法。“實話說,人工拔草的成本是很高的,拔草的季節正值大熱天,農村里能雇到的基本都是老人,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不愿意干這活兒,農民拔草也只有一早一晚兩個時間段,大太陽下是不敢干活的,怕身體吃不消。”

當然,這筆賬陸云亭心里算得很清楚,拔草的農民一人一天100塊錢,一天只能拔六七分地的草,而用除草劑的話,1畝地只需要五六十塊錢,這樣對比下來,人工拔草的確非常不劃算,甚至有拔草的農民都替陸云亭覺得“虧大了”。但這么多年下來,陸云亭始終堅持不用除草劑,“這樣種出來的大米口感好,而且土壤也不會受到污染,土質不會下降。”

無人機正在噴灑農藥。受訪者供圖

談及新時代的農業應該怎么發展,陸云亭說,機械化和數字化都是趨勢。如今,陸云亭的水稻田里,噴灑農藥和化肥用的是農業植保無人機,陸云亭還專門為此參加培訓,考取了上崗資質證書。一架無人機工作8小時,能完成300畝地的作業量,“這要放在以前,5個人忙活一整天也只能忙活完200畝地,效率是大大提高了!”

在陸云亭的水稻田里,還安置了一套水稻病蟲害智能化監測預警測報系統,包括智能蟲情測報燈、孢子捕捉儀、害蟲性誘測報燈等。據陸云亭介紹,這套設備可實現遠程實時監測種植區農作物的蟲情、苗情、墑情、災情和作物生理數據等農業信息,也可遠程手動操作拍攝蟲情、苗情圖片,還能協助有關管理部門做好病蟲害監測預警、苗情動態等工作。“去年和前年的稻瘟、稻飛虱等病蟲害都通過這套設備監測到了,可以幫助我們防災減災,保障安全生產,從而提高經濟利益。”

水稻病蟲害智能化監測預警測報設備。人民網 唐小麗攝

如今,陸云亭的水稻田也成了“網紅”打卡地,時不時會有學校組織學生前來參觀學習農業知識,陸云亭的兩個女兒更是一有時間就跑到田里玩泥巴,7歲的大女兒還憧憬著“長大后要做一名快樂的農夫”。

學生們在希望的田野上感受收獲的樂趣。華亭鎮供圖

建設生態宜居、生活富裕新家園,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白墻黑瓦,落英繽紛,白鷺翻飛,岸綠水清……在陸云亭出生的雙塘村,你想要的詩和遠方都可以尋覓到,也難怪陸云亭不顧一切要回鄉做農民了。

雙塘村位于華亭鎮西北部,東、北毗鄰江蘇省太倉市,歷史聞名的鄭和下西洋水道——瀏河橫貫東西。近年來,雙塘村圍繞“美在生態、富在產業、根在文化”的發展主線,不斷補齊短板,整合資源優勢,融入特色亮點,全面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的層次和水平。

雙塘村一隅。華亭鎮供圖

雙塘村到底有多美?聽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愛忠娓娓道來。“我們村里有瀏島自然風景區,空氣清新,風景秀麗,因四周環水形成了獨特的島狀環境,也正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瀏島擁有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植被群落。同時,這里還是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豐富的植被和良好的生態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環境和充足的食物來源。”

在位于瀏河大橋南側的“瀏緣”廉潔文化主題公園,園內綠樹成蔭、花團錦簇。這里原來是雙塘村外貿倉庫,聚集了五金加工、家具制造等領域的小工廠。經過拆違整治和重新建設,如今這里一改臟亂差舊貌,“變身”成為一座集休閑、健身、教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廉潔文化主題公園。

“村里像陸云亭這樣的匠心農人還有不少,”談起雙塘村的能人,陳愛忠更是如數家珍,“我們還有巾幗女能手李新,她在雙塘村默默耕耘幾十載,喜歡嘗試新事物,在各方專家的指導下,成功種植出了華亭地區第一批哈密瓜。還有職業農民標兵劉克坤、朱建新等等,他們都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

稻花香里說豐年。華亭鎮供圖

“村民絕大多數的土地都已經流轉了,每年都有土地流轉的補貼,每家還剩一點自留地,種點農副產品,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去賣。”陳愛忠說,不少村民還會在農忙季節到各個農場打打工,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今天過來種玉米,一天能種兩壟地吧!”正在陸云亭的農場里工作的李秀娥阿姨笑言自己閑不下來,“今年75歲啦,一輩子做農活做習慣了,農忙的時候都會過來干活,干一天就有100塊錢。家里的地基本上都流轉了,每年有流轉費,自己還留了一畝地種些糧食、油菜,蠻好!”

航拍雙塘村稻田。華亭鎮供圖

眼下,雙塘村正在創建上海市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我們事業發展的落腳點是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讓‘樂在華亭’‘樂在雙塘’成為更多人發自內心的認同。”陳愛忠表示。

(責編:唐小麗、金煜純)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