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打車、點外賣、上網課……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人們衣食住行緊密關聯著互聯網平臺。同時,一些平臺企業發展不規范、不充分的問題逐漸暴露。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中國平臺經濟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要著眼長遠、兼顧當前,補齊短板、強化弱項,營造創新環境,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數字化生活真便利”
在廣州一家企業工作的王先生常感嘆“數字化生活真便利”,他每天早上7點起床,一天的數字化生活就此開啟:洗漱完畢,先通過打車軟件下單。上班途中,他通過訂餐軟件,選了一份公司附近的早餐。在公司門口,具備人臉識別的考勤系統,準確記錄他的抵達時間。下班快到家時,他在一款售賣生鮮的APP上下單一些蔬菜、魚肉,快遞員會在他到家后送貨上門……
如今,越來越多中國人已經習慣這樣的數字化生活,背后是像京東、美團、滴滴、微信、順豐等互聯網平臺企業的發展。這些企業是平臺經濟的重要參與方。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業務收入12838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互聯網平臺服務企業實現業務收入4289億元,同比增長14.8%。
隨著中國平臺經濟快速壯大,一批新模式、新業態逐漸興起。特別是防疫期間,互聯網平臺在生活服務、在線教育、線上問診、遠程辦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既便利了百姓生活,又為產業升級提供新動能,為就業創業提供了新機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漆云蘭說,平臺經濟目前主要呈現幾個特征:一是市場主體非常活躍,個體規模發展較快;二是平臺企業類型不斷創新,形式逐漸豐富,基本涵蓋了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三是逐漸形成平臺經濟的生態鏈,對消費端的引領和帶動作用非常明顯。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指出,平臺經濟有利于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推動技術和產業變革朝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進,有助于貫通國民經濟循環各環節,也有利于提高國家治理的智能化、全域化、個性化及精細化水平。
對平臺經濟“號脈”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遭遇:剛剛搜索過某品牌新款手機,另一個應用程序就出現消費貸的廣告;才在朋友圈給朋友的顏值“點贊”,沒多久就出現“美容整容貸”的推薦……這些“精準營銷”背后,是一些互聯網平臺對金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了如指掌”。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諸多行為:360搜索醫藥廣告造假鏈條,UC瀏覽器涉及為無資質公司投虛假醫藥廣告,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獵聘平臺存在泄露求職者簡歷的現象……
“新老問題的交織疊加,進一步加劇了平臺治理的復雜性。”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互聯網平臺治理研究報告》這樣總結平臺經濟面臨的治理難題:一方面,傳統經濟活動中尚未被解決好的問題,在平臺時代被進一步放大。如侵權假冒、違法信息、售后服務差等問題,在網絡交易類平臺更為凸顯。
另一方面,一些新模式、新業態出現,引發了新問題。如一些APP過度收集用戶信息,數據流動與數據保護之間存在矛盾與沖突,平臺社會責任缺失,強制平臺內商家“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算法價值觀異化引發推送內容低俗化、強化“信息繭房”等。
這些問題,既說明一些平臺企業發展不規范、存在風險,平臺經濟發展不充分、存在短板,又反映出當前平臺監管與審核機制還不健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二者齊頭并進,平臺經濟才能健康穩步發展。
為高質量發展護航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對進一步壓實平臺主體責任提出多項措施。比如,要求平臺經營者對平臺內經營者提交的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并顯著區分標記已登記和未登記的經營者;對平臺內經營活動建立檢查監控制度;對平臺內經營者采取警示、暫停或者終止服務等措施的,應當自決定作出處理措施之日起一個工作日內予以公示有關信息;按照市場監管部門在監管執法活動中的要求,提供平臺內經營者身份信息、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交易信息等。
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主任薛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平臺具有“市場”和“企業”雙重屬性,是實現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關鍵一環。作為貫徹落實電子商務法的重要部門規章,《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的出臺,讓電子商務法長出了“牙齒”。
隨著監管強起來,平臺內部治理不斷深化。天貓平臺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平臺支持商家對發布的產品進行自檢,并提供預警信息,幫助商家自檢自查并進行整改。快手平臺方面介紹,平臺已采取管控入駐門檻、強化商品品質保障、改善售后服務保障、開展商家教育與培訓等措施。比如,平臺組建了近百人的買家團隊,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和方式購買樣品,對商品品質進行抽檢。據專家指出,監管不是為了限制平臺企業發展,而是要創造一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讓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在創新創業大潮中脫穎而出。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促進共享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專家認為,應根據平臺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業態,不斷健全法律法規體系,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同時平臺要強化合法合規的經營理念,切實落實自身社會責任,立足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方能不斷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活力動力,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