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3月13日電(葛俊俊) 3月10日,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全柔性織物顯示系統以《大面積顯示織物及其功能集成系統》為題在線發表于《自然》(Nature)主刊,柔性顯示研究又一次大放異彩,審稿人評價其“創造了重要而有價值的新知識”,該研究也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這個全球頂尖科研成果背后,有著濃烈的寶山元素。
科創團隊的寶山中試平臺
彭慧勝教授團隊研發的全柔性織物顯示系統成功將顯示器件的制備與織物編織過程實現融合,在高分子復合纖維交織點集成多功能微型發光器件,揭示了纖維電極之間電場分布的獨特規律,實現了大面積柔性顯示織物和智能集成系統。簡單說來,就是用來編織衣物的材料可以向屏幕一樣發光發色。而這個成果背后是坐落于寶山的上海石墨烯產業技術功能型平臺的支持——團隊有大量實驗是在位于寶山的纖維電池中試實驗室完成的,這個實驗室正是平臺為彭教授團隊專門搭建的。
而說到“纖維電池中試實驗室“的命名,不得不提彭慧勝教授團隊的“連續化制備纖維狀鋰離子電池”項目,2017年起,該項目在上海石墨烯產業技術功能型平臺的支持下在寶山搭建了中試實驗室開展產品化工作,以高導電的碳納米基纖維作為電極材料或功能載體,連續化構建出新型纖維狀的鋰離子電池器件,開發出具有可三維變形、高通透性的柔性儲能織物,可有效滿足可穿戴電子設備、便攜式醫療器械等領域的應用需求,也就是說衣服的纖維中可以儲存電能,將纖維和鋰電池結合在了一起,相關研究獲得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纖維電池實驗室的設備同樣可以應用于纖維顯示系統,基本原理有相通之處,同一個實驗室、同樣的設備,我們可以在纖維領域做出更多成果。”彭教授說。
中試實驗室——打通“科研項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彭教授告訴記者,一個科研項目從理論到量產,要經歷理論-小試(實驗室試驗)-中試-量產幾個階段。據了解,一般而言,科研機構(大學、科研院所)較多承擔的是理論和小試——即提出理論、實驗室論證理論并小規模生產相關產品,但是小試的產品到量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中試作為一個關鍵節點,具有驗證實驗室產品是否有能力量產、給投資者看到實際產品效果和預判量產成本等重要作用。然而,小試歸科研、投資看量產,中試這個環節,因為既不屬于科研范疇,對企業和投資者來說相對于直接量產失敗概率又較大,于是成了在科研機構和生產機構之間的“真空地帶”,而這樣一個區域,正是科研成果產業化中非常重要的“最后一公里”。
此次復旦團隊的科研成果,大量用到了寶山提供的中試場地、設備和人員,正是寶山的投入和支持,才有了相關成果。“寶山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實驗室,而是一個平臺和一整套機制。”上海石墨烯產業技術功能型平臺董事長梁勇說,“例如復旦團隊的成果在轉化時缺少中試設備和工程人員,我們平臺出資聘請一些工程人員專門配合團隊進行產品攻關,才有了一系列可以落地的成果。”
而在寶山,這樣的中試實驗室,除了彭教授這一個,前后還有十個正在運營,科研攻關方向涉及航空發動機、火箭材料等領域,其中不乏石墨烯芯片晶圓之類的“卡脖子”項目。“整個中試實驗室基地以環上大科技園附近為主要物理空間,特別是在寶山提出打造科創主陣地以后,我們也加快了布局速度。“梁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