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徐匯青少體,王樺、袁曉東這對體操伉儷,因為在幼兒啟蒙和一線隊員的培養上,辛勤耕耘了近20年,他們家庭的“敬業、和諧、奉獻之美”也備受大家好評。
王樺,中共黨員,徐匯區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體操隊中級教練員。自幼受曾是上海體育宮體操隊男隊教練的父親的影響,并從此走上運動員的道路。執掌教鞭后,帶訓參賽和輸送的運動員都成績斐然。
丈夫袁曉東,中共黨員,上海市競技體育訓練管理中心體操隊教練員,為徐匯區培養輸送了國家隊員,亞洲雙杠冠軍何幽瀟。女兒袁凡雅從小也跟隨母親在體操房里和小運動員們一起訓練,現在是一名六年級的學生,均衡發展、成績優良,也依然注重體育方面的發展。
訓練場上 “敬業之美”處處閃亮
“作為一名教練不僅要教隊員訓練,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還要有扎扎實實的業務水平和能力。”(王樺 袁曉東語)
在執教幼中到小一的每個輪回中,無論哪個年齡段的隊員,王樺都能和搭檔因材施教,夯實她們身體素質、體操專項的同時,注重其可持續發展。在體操隊,王樺的勤奮好學是出了名的:她至今清楚地記得父親單位里教練員訓練計劃、專業資料等自己很早起就時有翻閱,父親退休后索性還轉給她完整的前蘇聯的體操訓練文獻等。每年的夏訓、冬訓結束后,她每一次都能及時反思,從“科學的選材”到“興趣的早期培養”,再到“防傷防病,作風培養”等自己可以如何以學促教、學用結合。2018-2019年,成為“明翔計劃”青年骨干教練員之后,人們看到的是她輸送的人才更多了,帶訓運動員的參賽成績也更出色了(參閱“附錄”);而熟悉她的領導和伙伴們都知道這些的背后是她的學習任務更重了,和同伴們分享的內容更多了,當然訓練中的方法也更精準了。
作為一對各有建樹的體壇伉儷,小王才做教練那會兒,丈夫經常會圍繞“抓尖子、抓強項、抓規格”的訓練模式,與她共同探討如何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認知水平,創新訓練手段等。今年的“線上訓練”開始以后,妻子也會不時地就“如何把面上的群訓和重點隊員的‘小灶式’視頻訓練有機整合”等問題向丈夫討教……夫婦倆的線上線下的訓練與生活,還真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
家庭之中 “和諧之美”時時發光
“家,是情感的苗圃;家,是愛心的歸宿。”(王樺 袁曉東語)
結婚17年來,他們在生活中更是互敬互愛、相互體諒與扶持。無論是丈夫03年起到上海體操隊工作后,長期不在家;還是他們的訓練基地搬到崇明后、一周只回家一次,王樺都并沒有半點怨言,始終主動承擔著操持家務、照顧孩子,和兩家的老人等很多事情。
生活中,王樺孝敬公婆,和婆婆像母女倆一樣長期相處。2018年,公公腦梗后腿腳不便,缺乏自理能力,王樺就將公婆一起接到家中居住一段時間,加以悉心照料,祖孫三代共享天倫之樂。2019年,母親又因膽管堵塞、膽囊結石住院開刀, 但為了隊員的訓練不受影響,她就每天醫院、訓練場兩頭趕。作為體操教練的妻子和母親,老人雖心疼女兒,可也深深地為她驕傲:這不女兒所帶的隊員在2019年的上海市體操錦標賽上,取得了3金1銀、2銅的好成績,也為我區贏得了榮譽。這些年,她還多次年度考核為“優秀”。
王樺夫婦的努力與付出,得到了鄰居們的尊重與肯定,和諧之音奏響了小區內外。
社會之上 “奉獻之美”靜靜綻放
“防控就是責任,落實就是擔當”(黨員信念)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王樺先是響應支部號召報名參加了社區防疫工作,之后又積極參與企業大樓復工復產的疫情防控工作。社區志愿者們都在室外工作,天氣寒冷又加之刮風下雨,一站就是一天;有時還要應對不理解、不配合的市民,挨罵也要耐心地解釋,委屈就靠自己調節,實屬不易。
疫情期間,“停訓不停練”。于是,王樺他們每天備課、搜集素材之后,再通過網絡給隊員進行2個多小時的視頻訓練。直到現在打開她的手機:除了附有視頻的訓練計劃發布后,與家長及同事的溝通之外;就是滿屏的訓練錄屏了。而且從去年10月直到現在,他們還都在外區借場地訓練;期間的艱苦與不易,家長們的口碑就是最好的“金杯、銀杯”!
這些年,夫婦倆還經常參加“快樂體操”等公益活動,普及運動人群、回饋社會;同時,向各級機構捐款捐物,幫助需救助人群和一線的抗疫醫務人員。
(供稿:徐匯區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