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說的在建的數據中心是共享共建的一個環節,是為了滿足兩個方面的需求:一個是現實需求,另一個需求是邊緣計算。“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副總工程師、互聯網部主任唐躍中向記者解釋:“如果移動運營商要建立5G網絡,需要多個基站匯集,需要數據匯集站。而我們需要提供一定的空間,建立諸如計算機機房這樣的概念,再把內容放進去,這屬于現實需求的范疇;邊緣計算就是將計劃好的信息傳上云以達到降低云存儲成本的目的。”
多站融合打通將潛在優勢轉為現實效益的直通道
上海數據中心三期項目總投資2.9億元,新增了10間全面符合國家A類標準的高可靠性機房,共3000平方米,預計可容納4800臺以上設備。2021年7月建成投產后可有力支撐“十四五”期間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業務。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通過多站融合打通將潛在優勢轉為現實效益的直通道。充分發揮豐富的變電站場地及電源優勢,并復用現有安全、監控、網絡等資源,牽頭開展多站融合數據中心站的建設與商業化運營等電網基礎資源綜合應用工作。
2019年完成了10座多站融合邊緣計算數據站試點建設,涵蓋10kV-110kV等多個電壓等級變電站,輻射上海多個核心商區與高新產業園區。其中35千伏殷家浜站,為全網首個正式運營的高效能數據中心站,向上海文廣集團提供機柜出租及“云+網+視頻”特色化融合業務服務,僅機柜出租收入的年收入就達到184.8萬元。
2020年,公司將緊抓邊緣計算行業發展機遇,超前謀劃戰略布局全面做好站點資源儲備,緊跟市場需求,支撐“國網算力”品牌,助力公司新型數字業務產業化發展。
5G賦能硬核保障電網安全可靠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以數據為“米”,5G就是一桌“盛宴”的硬核技術保障。
“5G有幾大特征,高帶寬、低時延,廣覆蓋,還有具備較好的安全性。而這些特征對于電網的發展是非常利好的。”唐躍中表示。
廣覆蓋即物聯網時代要萬物互聯,“以前一個基站同時可以接入的數據是非常有限的。你到演唱會現場,電話打不通,就是因為一個基站不能同時接多個手機。”唐躍中介紹,廣覆蓋的概念就是現在一個基站或是一個范圍內,可以同時接入的終端數非常多,“這個對于工業應用,特別是對于電網的應用,是非常吸引人的。設備非常多,成千上萬,要串聯起來,5G就做到了穿針引線的工作。”
5G的第二個特點就是低時延。“低時延其實跟高帶寬是有一定的關系的,對于電網的運行控制也有很多很好的作用。”另外,唐躍中還特別強調5G的另一個重要特征——安全性,“安全性的意思就是指5G切片。“唐躍中解釋:“切片技術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幾個人如果相互之間是信任的,通過一定協議以后,就我個人而言在5G這個網絡里就獨占了一個通信的信道,并且相互之間是可以通行的,別人進不來。這在電網里的應用成了最關鍵的一環。”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根據當前PMU(基于同步相量測量的智能配電網運行關鍵技術研究)的通信需求,結合5G網絡技術,將PMU裝置以及孤島協調控制器信息通過5G傳送到電力監控中心,解決了原先4G數據無法低時延傳輸問題,實現微網運行實時監控,孤島協調控制驗證,提高配網可靠性,該技術目前在浦東臨港微網系統試點應用,并入選了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
同時,公司將繼續深化運用5G技術特性,結合電網管理中的難點和痛點,積極謀劃5G技術的落地試點,在浦東新區與臨港新片區工業互聯網的5G應用、智慧物聯與5G融合、設備保護與控制的5G應用等試點建設中,持續推進5G網絡技術與能源互聯網的結合。
“如何在建設電網之前就考慮好電網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目前的想法是利用5G再加上各種智能化手段,布局好電網的運行監控讓其更加智能化;與此同時,我們還會嘗試基于5G,做一些人工智能的應用。“唐躍中表示。
走出舒適圈實現“兩個小目標”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與應用試點方面,以需求為導向,加快構建公司人工智能基礎支撐平臺,試點驗證設備狀態智能研判、現場作業安全管控、故障搶修智能指揮等典型業務場景,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公司重要專業領域工程化應用,增效率、降風險、節成本,服務公司生產經營提質增效,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
在人工智能領域建設上,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的應用重點覆蓋前端及后臺。“前端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電網的監測控制上,在邊緣層實現人工智能的一些操作。比如說機器人巡視等都是通過人工智能來分析是哪些設備有故障隱患。而在后端的應用上,則是把現場的數據都采集到后臺,再挖掘更新的知識,做出預測。“
“實際上,我們要搭一個能夠承擔的平臺。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保障進博會、世界會客廳及臨港自貿區此類的大型會議及項目。“唐躍中認為,人工智能需要嵌套應用場景,“是跑在數字化的基礎設施上的應用”。人工智能利用數據,建立模型并訓練這個模型,最后用到不同的場合。“機器人是一種場景,進行故障診斷分析是一種應用。沒有人的加持,它只是一個程序。而人工智能的好處是它能深度學習。”
智慧物聯體系建設,是工業互聯網的基礎平臺之一,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目前已初步建成公司統一的智慧物聯管理平臺,實現物聯網云管邊端貫通,下一步,公司還將通過對電力數據的全面深度感知、實時傳輸交換、快速計算處理和高級建模分析,實現電力物聯設備智能控制、運營優化和能源調節方式變革。
“我們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公共事業的基礎設施為主的企業,希望打造成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這是公司的愿景,國家電網的愿景。這里頭有兩層含義:從管理的角度去看,思路上、經營策略上向互聯網企業學習;同時,要像互聯網企業一樣有活力,也就是從管理角度促進轉型,就是我們常說的數字化轉型。它是個管理目標,從技術角度講,就是數字化。管理角度是為了轉型;技術角度就是要開展數字化;而最終要掌握的是智能能力,即控制。”
唐躍中坦言:“走出舒適區以后感覺很不舒適。一方面是業務新,用戶千差萬別。每個服務都是定制化的。定制化的服務實際上溝通成本高。另一方面是很多用戶對新業務有懷疑,還需要說服。但我們的業務是去中心化的,我們跟用戶也是平等的關系。”
“既要拓寬我們供電服務的邊界,還要與用戶一起創造價值,產生新的價值創造點(掘金點)。” 在思想上從比較封閉到開放,在管理上走出自己的舒適圈,這是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的兩個愿景,也是唐躍中的兩個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