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早高峰時段,地鐵惠南站和往常一樣,依然實施限流,與往常不一樣的是,每列車進站后該安排多少位乘客上車,不再是簡單地靠人眼識別,而是由電腦給出數據。
小布獲悉,目前,上海共有5座試點建設的智慧車站。除惠南站外,還有諸光路站、新江灣城站、漢中路站以及顧村公園站。
惠南站有著明顯的潮汐式客流特征。早高峰期間,在開往龍陽路方向的列車上,乘客幾乎只上不下。為了讓限流更為精準,在惠南站的智慧客流引導界面上,顯示著惠南站出入口客流、即將到站的車輛信息以及往龍陽路站方向其他幾個限流車站的實時客流情況。系統以這些數據為基礎,基于內部算法,計算出建議放行數量,并動態更新:前一列車是100名,后一列車則是130位乘客。
據悉,從去年年底起,惠南站試點建設智慧車站,不僅對進站客流放行能更加精準掌握,還能控制車站內各種設備的狀態,并對其進行實時監控:開始運營前,從打開照明、系統自檢、通訊自檢、設備開始運作……直至最后卷簾門打開,一套開站流程下來,大約只需5分鐘,而以往依靠人工逐項操作,至少要一個小時。
目前,上海軌道交通全網絡運營線路總長將增至705公里(地鐵676公里+磁浮29公里),車站數增至415座。為保證日益龐大的軌道交通網絡安全運營,并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上海地鐵近年來加大了對地鐵運營管理智慧化的探索。
2019年,上海地鐵“信號系統智能運維體系”上線。作為國內首創,該系統破解了地鐵關鍵系統健康狀態量化評估難題,針對人、車、物、地、事件信息進行實時采集與分析,將危險源、隱患、事故等數據相聯動,實現了智能化的主動維修決策。
今年,上海地鐵又試點推出客流狀態等信息實時查詢。該服務集成大數據、云服務等多項智能科技手段,實現實時采集車廂客流狀態、列車行進位置、車廂溫度等信息,列車運行數據上傳云平臺自動計算并實現無線傳輸,動態反饋和分享列車載客運營情況。乘客可通過Metro大都會APP,實時查看各條線路的平均滿載率、列車車廂擁擠度等信息(詳情戳→今天起,上海地鐵線路滿載率、車廂擁擠度、溫度等信息可實時查詢。
目前,上海地鐵正在加快5G網絡建設與創新應用,力爭在今年進博會前完成全市297個地下車站站廳、站臺的5G網絡覆蓋,并在地鐵安全管理、運營服務、設備智能運維等方面探索5G創新應用。
(來源: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