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社區“溫度”如何延續?鄰里守望可持續嗎?未來,大數據能否成為治理能力?公共空間、融情、大數據……6月1日至5日,上海新聞廣播《市民與社會》欄目攜手人民網上海頻道、上海大調研等媒體推出系列節目:破“疫”2020——疫情大考下的社區之治大討論,搭建多元對話平臺,通過討論五里橋、花木、虹橋、天平街道和吳涇鎮面對疫情大考的經驗,總結了一組社區“答卷”的關鍵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社區治理“繡花針”。
關鍵詞一:社區“溫度”如何延續?公共空間
黃浦區五里橋街道,是上海市中心典型的高密度居住型社區。既有“弄堂迷宮”也有高端住宅。現場,五里橋街道鐵一居民區書記徐瑋捷說:“我負責的小區是臨濱江的高檔社區,曾經進小區要經過‘三重卡’之后才能和居民聯系上。 而通過此次疫情,我與該小區的60戶人家建立了聯系。“
為什么?因為社區和居民有著共同戰勝疫情目標。那么,脫離了“防疫”這個大前提,此前建立起來的社會鏈接還能維系嗎?五里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阮俊提出:“關鍵就是我們要繼續擁有共同目標。”
疫情過后,社區與居民之間的共同目標又是什么?阮俊說:“我們的共同目標其實是一樣的,在社區來講,就是安全、健康、有序、整潔、和諧,這是大家的共同目標。”
“伴隨城市的快速發展,社會結構分化很大,需求分化也很大,很多時候基層政府只能盡量去滿足需求的最大公約數,找到最重要、最緊迫的那一項。”上海大學基層治理創新研究中心教授黃曉春坦言,回應需求是特別復雜的問題,這是上海基層政府邁向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時面臨的重要治理能力挑戰,居民自治更凸顯其重要價值。
因此,社區需要搭建一個供居民自治的空間,正如“益空間”這樣一個地方。黃曉春教授表示,在疫情防控期間,居民們因自身安全的需求找到社區,原本是一個私人性的問題,但由于這個問題有很大的相互作用,所以形成了一個“公共空間”。
“志愿組織和社區組織等自發社群的出現,更進一步穩固了公共空間——而這正是疫情過去后,我們能夠延續下來的一般性的機制。”黃曉春說:“我們把心理意義上的‘家’重新找回來了。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正是上海這座特大城市未來重要的競爭基礎。”
關鍵詞二:凝聚力如何常態化?融情
長寧區虹橋街道,轄區內境外居民達2.6萬人,覆蓋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少小區外籍居民占比超過50%。2月下旬,多國疫情爆發,境外人士紛紛回到上海,這個上海最“國際化”的街道,如何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又如何把來自五湖四海的居民凝聚在一起?
以情動人。“我是在這時間最長的一個人,從古北新區建成時就有一個叫‘小聯合國’的融情工作法。對于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要把‘情’融在一起。經過了十幾、二十年,終于打破了堅冰,把工作真正做到家。”香港籍居民美麗華物業總經理議事員方耀民說。
方耀民說:“這一次疫情,讓外籍居民對社區的工作人員,對居委會街道有了信任。這個信任感是前所未有的,給我們下一步的社區工作,又打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疫情讓我們必須和每個人產生關聯,但疫情結束了,是不是大家冷靜下來以后,又各自回歸到各自的崗位上去?
“疫情可以成為社區內情感聯系的起點,”上海市人大代表金纓律師認為,“通過這一次疫情,居民之間建立了更密切的關系,大家在情感上有了更深的聯結,未來我們基層工作者、志愿者要共同把這種情感維系下去。如果疫情之后大家又關上門互不認識,那么這種情感的聯結就被浪費了。”
黃曉春總結了虹橋街道之治可以延續的三個經驗:第一,跨文化溝通和交流,解決信息不對稱。第二,鼓勵多元化的社群發揮作用。第三,多層次的公共服務。政府在做政府的工作,基本的托底性工作。而業委會、物業公司提供高標準的服務,因為“服務”可以化解憂慮。
“虹橋國際化社區建立了一個基于跨文化溝通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體,在這個意義上,可復制、可推廣。”
關鍵詞三:技術如何賦能社會治理?大數據
浦東新區花木街道,面積達21平方公里,比黃浦區還大0.43平方公里,最大一個小區轉一圈得走2萬步,一個多小時;疫情期間,最多同時有1159人居家隔離,高峰時最多一天接回了166位入境人員……然而,街道層面的公務人員只有66人。怎么保證防控疫情不出錯,守好門、看好人?
在花木街道城運中心數據平臺上,能看到橙、黃、藍不同顏色,這是怎么回事?原來,這塊“大屏”主要是為了便于疫情期間的人員管理,社區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后臺大數據查看返滬人員情況。每個小區根據返滬人員數量進行顏色標注,紅色說明返滬人數多,需要多關注。
疫情的發生,加速了社區大數據平臺的搭建。但后疫情時代,大數據能否成為社會治理能力?花木城運中心數據組人員吳玄玉認為,大數據平臺是很靈活的,現在是疫情的場景,之后如果遇到其他的場景,平臺的設置也可以靈活調整。
“疫情期間,我們承擔著花木街道的疫情消毒工作,工作量很大。比如我們今天知道花木有75個點位,這75個點位很模糊,如果有直觀的圖,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天熱了,花木有多少雨水井、污水井、綠化帶等,那就更好做衛生了。”花木街道除害站站長李榮賓說。
“今天的花木,正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技術賦能社會治理的一個縮影。”黃曉春說:“第一,它解決了治理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第二,城運中心對整個基層政府運行的流程管理,發揮了非常重要的監督和提升作用,它使得行政管理部門的流程迅速優化。第三,在數據平臺上,跨部門的信息協同越來越成為可能,甚至商業部門的數據也可以進入我們的治理體系,幫助更好地解決問題。當我們有了海量的數據,我們的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尤其是公共資源的配置,就可以做到未雨綢繆、精準布局。”(圖片均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提供)